明清时代的地雷有多猛:种类繁多 威力巨大
地雷作为一种传统型防御武器,在我国已有500年历史之久。地雷以火药为基础,最早出现在我国。南宋时期的“震天雷”便是地雷的雏形。在《明史纪事本末·燕王起兵》一书中有关于地雷的记载:建文二年,在白沟河之战时曾“藏火器地中,人马遇之,辄烂”。由于早期的地雷构造较为简单,多是石壳,内装火药,插入引信之后便密封埋于地下,加以伪装。只要敌人一接近,便可引信发火,引爆地雷。
关于“震天雷”制作方法在史书中可以找到:取竹西三节,径一寸半且无罐裂者,存节勿透。用薄瓷如铁钱三十片,和火药三四斤,裹竹为球。两头留竹寸许,球外加傅药。”这种“震天雷”也叫作“霹雷火球”,使用时只需用烧红的烙锥引燃后用“炮”掷向敌人,“球开,声如霹雷”,爆炸时的碎瓷片会使敌人受重伤,同时伴随而来巨大的声响会使敌人震惊。
在明朝末年,各式各样的地雷纷纷问世。据《筹海图编》、《武备志》、《练兵实纪·杂集》等史料记载,明朝军队所用的地雷就有十多种。若按引爆方式区分,有燃发、拉发、绊发、机发等。其布设方式,除单发雷外,还有利用一条引信控制爆炸的群发雷,一个母雷爆炸引爆若干子雷的“子母雷”。根据作战需要,还可将地雷设置在车上、建筑物内或用动物运载地雷冲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