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明朝有骨气,不和亲不纳币,君王死社稷 ?
“我朝国势之尊,超迈前古,其驭北虏西番南岛西洋诸夷,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朱棣。
这是明成祖永乐大帝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万里扫荡蒙古,得胜班师回朝时发出的豪迈的誓言。
他的这番话宣示了明朝的强大,也影响着明朝历代皇帝以及朝廷的外交政策,甚至影响了明朝的命运。大明王朝从此有着中原王朝少有的自始至终的刚硬。
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议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汉朝初建,高祖在白登山被匈奴所围,用陈平计贿赂单于阏氏方才脱险,之后汉朝不得不采取和亲政策,直到汉武帝打败匈奴,才有“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
唐朝建立之初,唐太宗被迫与突厥人缔结了便桥之盟,文成公主也嫁入吐蕃,甚至有公主嫁入吐谷浑、回鹘。宋朝更不必说了,先是与辽国结为兄弟之国,后来甚至向金称臣,并且缴纳大量岁币。议和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国家得到了喘息的时间,有了翻本的可能,并且后来果然翻了本,连宋都延续了数百年的国祚。很多和亲的皇帝也没有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只有明朝,却始终没有给侵略者送过礼送过女人,即便是皇帝被俘虏了(朱祁镇)也能够保持尊严,战斗到底。其实对当时的少数民族而言,与中央王朝议和,一直是他们的愿望,这意味着其政治地位得到了中央王朝承认,还可以得到朝廷更多的赏赐,当与其他部族产生矛盾时,也可以得到中央王朝的支持或帮助。甚至皇太极也一直是极想与明议和的,占领全中国——估计他都没想过。那明朝尤其是明朝末期为什么不就是不议和哪?也许有以下原因。
一是明朝自身就是通过打走少数民族起家的,当时打的蒙古望风而逃,建立了足够的自信与极度的自尊。现在反过来让明朝向他们这些蛮夷手下败将称臣做小,自然是无法接受。即使皇太极都兵临京城了,也不肯承认他的政治地位。正像本文开头所引用的朱棣的话:“无汉之和亲,无唐之结盟,无宋之纳岁薄币,亦无兄弟敌国之礼。”明朝君臣沉陷在这种光环之下不能自拔,不能够审时度势地徐图缓进,丧失了一次次反败为胜的机会。
二是在朱熹理学的影响下社会思维逐步僵化。“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同样适用于当时的政治生态。许多官员宁愿被皇帝杖责而死,还沾沾自喜,因为成全了自己的名节,实际上是沽名钓誉之徒,对国家甚至毫无益处。明朝后期的清流气焰高涨,不识时务,科道言官高举道德、气节大棒,谁敢议和谁就是秦桧,谁就是卖国贼,这时候谁敢说议和?
三是专制高压政策,无人敢于担责。明朝也是有高人的,很多人有了议和的想法,打算采取安内之后再攘外的策略。但大家都知道,明朝对大臣的残酷是有名的,大臣背黑锅,被灭门也是很常见的,在当时情况之下,如果明说议和很有可能成替死鬼,会脑袋搬家。事实上也是如此,崇祯皇帝为洗脱自己,反而有一次处死了谈判代表以掩盖自己谈判的意图。反正国家是你老朱家的,谁还会进言寻死呢?
明朝的军队,即使到灭亡都有较强的战斗力,有很多如孙承宗、卢象升等名将,明末的天雄军、秦兵、关宁铁骑也都很能打。如果明朝政策对头,用人得当,崇祯或许也不至于死社稷了。
是的,明朝确实有一种骨气,一种决战到底的决心,这是值得可敬的,但骨气在实战中是不能掩盖政治腐败和军事无能的。明朝是“一己”的天下,是朱家皇帝及其家族的天下,人民从根本上说什么也没有,江山易主就易主吧,与我何干?人心不在——这才是明亡的根本原因。
一家之言,不当之处,敬请指正。
- 上一篇:那些年,那些惊艳西方的扇子
- 下一篇:雍正的“天子宝座”是即位还是篡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