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水煮日报第287期:留学生与近代中国

1872年9月,首批到达加利福尼亚州的留美幼童合影。

1、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放弃闭关锁国的政策。由于在与西方列强的对抗中屡屡战败而割地赔款,有识之士逐渐意识到必须通过向对手学习来富国强兵,改变落后挨打的局面。这种情况下,向海外派遣留学生成为一个必然的选择。从1840年到1949年,留学生从零星少数到成群结队,一直持续不断,其中还出现了几次大的留学浪潮。近代留学生对于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容闳

2、从19世纪70年代起,清廷发起了洋务运动,希望利用西方的先进科技挽救中国。这期间留学运动得以实行,源于一个关键人物——容闳的推动。容闳1854年从美国耶鲁大学毕业后回到国内,极力说服曾国藩李鸿章等人支持他选派幼童留学美国。从1872年到1875年间,清政府先后派出四批共一百二十名幼童赴美国留学。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官派留学生。这批学生出洋时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二岁,其中50多人后来进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麻省理工等著名学府深造。这原本是清政府设立的一个长达15年的留学计划,但进行到第10年时,因遭到保守派的反对而被终止。

1872年詹天佑(左)和潘铭钟(右)在到达康涅狄格州纽黑文后的合影

3、这批留美幼童后来分散到政界、军界、实业界、知识界等各个领域,其中不少人成为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佼佼者,如铁路工程师詹天佑、开滦煤矿矿冶工程师吴仰曾、北洋大学校长蔡绍基、清华大学校长唐国安、民初国务总理唐绍仪、清末交通总长梁敦彦等。他们中的温秉忠是宋庆龄、宋美龄的姨父,是他把宋氏姐妹带到美国留学。这批留学生不但改变了他们个人的命运,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中国近现代史。

4、在洋务运动时期,清政府分别于1877年、1881年、1885年共派出三批89人到欧洲各国留学。这些留学生归国之后在各自领域都取得了不俗的成就,其中在军事尤其是海军中地位突出。甲午海战前北洋舰队12艘主力舰的舰长,一半以上是留欧学生。留学生不仅掌握了专业技术知识,而且对西方的政治制度、社会文化也有很深的研究学习。其代表人物严复在英国海军大学学习了三年,但最终成为一位思想启蒙家。他翻译了大量西方进步的书籍,将达尔文“物竟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传入国内。

鲁迅在日本留学时的笔记,上有藤野先生的注解

5、甲午战争之后,留学日本运动能开启。1901年,清政府开始实行“新政”,其中之一是鼓励留学。日本距离中国很近,学费路费都比较低。上述因素使留日学生不断增加。从1901年至1911年辛亥革命前,留日学生累计高达30000余人。随着留日学生知识观念的更新,他们从受康梁影响开始转向孙中山的革命思想。据统计,1905—1907年加入同盟会的400多人中,留日学生占90%。后来留日学生加入新军,进行秘密革命宣传和组织,把清政府的力量转化为革命力量。辛亥革命时期,留日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其中。黄兴、鲁迅、陈独秀都属于等这批留学生。

竺可桢

6、美国于1908年决定将部分庚子赔款退还中国,用于派学生赴美留学。中美双方约定:从1909年起,头四年中国每年选派留学生赴美,人数不少于100名,第五年起每年选派50名,直至1940年“退款”用完为止。在当时“实业救国”思想的推动下,庚款留美学生大多选择了学习理工农医以及工程技术。民国时期,随着官费留学生的竞争日益激烈,自费留美人数大大增加。长达40年的庚款留学,为中国培养了无数人才,竺可桢、梅贻琦、茅以升、金岳霖、胡适、赵元任、吴宓、钱学森、陈省身、杨振宁等都是庚款留学生。

16岁时的邓小平

7、“五四”时期,出国留学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出现了留法和留俄的热潮。1919~1920年间,先后共20批约1600多人到达法国。当时口号是“勤工俭学”,去法国可以边打工边读书,去俄国主要是俄国十月革命对青年人的吸引力很大。当时留法或留欧的青年学生中相当一部分后来也都转到了俄国。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后为培养干部,大力选派干部党员到苏俄学习。这些留法和留俄的留学生很多后来中国共产党的中坚力量,如蔡和森、周恩来、邓小平、赵世炎、李维汉、刘少奇、任弼时、罗亦农、朱德、聂荣臻、李立三,也包括再晚一些留俄的俞秀松、张闻天、杨尚昆、秦邦宪等。

8、中国留美的第三次高潮始于抗战结束后。据统计,1948年在美国大学的中国学生总计2710人,第二年留美学生又增加了40%,学生多达3797人。这批战后留美学生较之以前留美学生,有一些特点:受教育程度大为提高,研究生人数占全体留美学生的半数以上;年龄从17岁到41岁不等,来自社会各行各业;选择文科类的留美学生增加等。但战后留美学习热也只持续了较为短暂的时期。1949年之后,东西方“冷战”和“文革”几乎切断了中国大陆与欧美的联系,直至改革开放之后,留美才大规模发展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