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炎帝陵、黄帝陵到底在哪里?
祭黄帝陵场景
1 中国人祖先崇拜之诉求
“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作为中国文化内涵之一的祖先崇拜,仿佛是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的舟楫,尽管若隐若现,却成为钩沉历史的生动索引,而历史画面也因此多了跳动的元素。
要形成以祖先为主体的信仰,祖先的构建就成为必然。于是,炎帝神农氏、黄帝轩辕氏从神话传说一路走到今天,就成为历史必然的祖先,而“炎黄子孙”也成为中国人自觉而又自豪的称谓。
祖先崇拜是信仰,信仰也同样需要主体,祖先的陵墓——炎帝陵和黄帝陵,就成为祭祀的诉求。中华民族祭祀黄帝陵庙的活动,有确切文字记载,当始于春秋战国时代。记录孔、孟二圣行状的《论语》和《孟子》中,已有迹可循;《吕氏春秋•安葬篇》《七国考》《山海经》等史籍已明确说:“墓设陵园”在秦代开始形成一种制度。
广州陈氏宗祠
问题是,炎帝和黄帝是神话传说中的主人公,是远古时代疑点颇多且至今也无法确证的文化现象,炎帝和黄帝的陵到底在何处,就必然成为学界和芸芸众生争论不休的话题。而与这个话题相伴随倒出现了一个十分有趣的现象:争论的目的似乎并不在于确证炎帝陵和黄帝陵的准确位置,而在于推动这种争论——显而易见的事实是,炎帝陵和黄帝陵在争论中是多了而不是少了;炎帝陵和黄帝陵的地理位置愈发变得不具权威性。
2 炎黄帝陵可能所在地非常广泛
按司马迁所采集的远古传说,炎帝,是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又称赤帝、烈山氏(或连山氏),一说即神农氏(或神农氏的子孙)。相传其母名任姒,一日游华山,见一神龙,得有身孕,生下炎帝。炎帝生于烈山石室,长于姜水,有圣德,以火德王,故号炎帝。炎帝少而聪颖,三天能说话,五天能走路,三年知稼穑之事。他一生为百姓办了许多好事:教百姓耕作,百姓得以丰食足衣;为了让百姓不受病疾之苦,他尝遍了各种药材,以致自己一日中七十次毒。他又作乐器,让百姓懂得礼仪,为后世所称道。
炎帝的族人最初的活动地域在今陕西的南部,后来沿黄河向东发展,与黄帝发生冲突。在阪泉之战中,炎帝被黄帝战败,炎帝部落与黄帝部落合并,组成华夏族,“炎黄后代”由此而来。
后世学人从传说中钩沉的史实,又有了另外一种说法,即黄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西侧,炎帝活动于黄河下游,泰山东侧,两部落为了争夺统治权,在阪泉也即逐鹿(两者是指同一地点,皆在泰山周围)决战,黄帝战胜并流放炎帝于南方,后又将其召回,联合执政,开创华夏一统的局面。
不管是神话还是史实,都说明一个事实:炎帝的活动范围很广,北边的黄河流域,南边的长江流域,都有其踪迹。这样广泛的活动足迹,也决定了炎帝陵的南北纷争。
目前,关于炎帝陵有四处,黄河流域的有三处:第一处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差门乡(神农乡)(简称宝鸡炎帝陵);第二处位于山西省高平市故关村(简称高平炎帝陵);第三处是位于河南省商丘市的朱襄陵(简称朱襄陵)。长江流域有一处,即湖南省炎陵县(简称炎陵炎帝陵)。
宝鸡炎帝陵
与炎帝陵的纷争不同的是,尽管黄帝陵也有数处,但大致都在黄河流域,或者说北方地区。这与神话传说或史料所闪现的黄帝的足迹有关——黄帝大致活动在黄河流域或以北地区。
数算下来,关于黄帝陵,有三处。第一处是陕西黄陵县黄帝陵;第二处是北京平谷县黄帝陵;第三处是河南灵宝市黄帝陵。
3 炎帝陵遗迹见于黄河、长江流域 ● 宝鸡炎帝陵
对于宝鸡人来说,把自己家乡中的炎帝陵视为正宗,似乎理由最充足。
从史料来看,宝鸡人底气最足。史料中对炎帝的记载,有姜姓之炎帝者,也有连山氏之炎帝者。关于姜姓之炎帝的记载,《国语•晋语》说:“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成而异德,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左传•哀公九年》说:“炎帝为火师,姜姓其后也。”记载说明,姜姓的炎帝,生活在姜水流域。学者徐旭生根据《水经注》渭水条下考证,认为“岐水又东,径姜氏城南,为姜水”,姜姓的炎帝氏族发祥地在渭水上游今宝鸡一带。
而从实物发掘看,在姜城堡地区发现的姜氏城遗址中,出土的生产工具和陶器,印证了母系氏族公社向父系氏族公社的过渡时期,与传说中的炎帝时相吻合。目前在宝鸡已发现古文化遗址40多处。众多的古文化遗址,都成为当地构筑炎帝陵的正宗在宝鸡的佐证。
● 高平炎帝陵
相对于宝鸡人的底气来说,山西高平人要想争得炎帝陵的正宗,则多少有些心虚。因为从史料记载来说,高平人很难找到过硬的支持。就史料来说,有关于炎帝在高平的遗迹,只有一条间接的材料。《山海经•北山经》云:“(高平发鸠山)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名曰精卫。”发鸠山,在高平西北的羊头山。精卫是传说中的炎帝之女,游于东海而溺死,化为精卫鸟,常衔发鸠山之木石,以填于东海。
而另一条证据则为“炎帝陵”石碑一通,立于明万历三十九年(1161年)。这后一条证据,虽然被高平人视为佐证,但毕竟是在明朝,且立碑者仅为当地的一个生员,在材料上不具有权威性。因此,在炎帝陵熙熙攘攘的纷争中,高平人只好低调。尽管在1995年山西省政协就曾报告山西省有关部门,建议在这里开发以炎帝陵为中心的炎帝文化旅游业,列入全省旅游业发展规划,直到今天,该计划也没有实行。
● 商丘朱襄陵
作为中原的“中”,商丘人一直认为,商丘何以为“中”,不仅是地理位置为中,而且是“中华民族”的“中”。因此,中华民族的祖先炎帝陵在商丘柘城县,就是现在的朱襄陵。商丘人为将朱襄陵命名为炎帝陵找到了诸多根据。
关于朱襄氏,光绪二十二年版《柘城县志》记载很详细:“有巢氏没,数阅世而朱襄氏立,群阴閟遏,诸阳不成,百物散解,而果蓏草木不遂;迟春而黄落,盛夏而疝?。乃令士达作五弦瑟,以来阴风,以定群生。令曰‘来阴’,都于朱,故号曰‘朱襄氏’。传三世没。”朱襄氏何许人也?据《帝王世纪》载,三皇之一的“伏羲氏之后,为女娲氏、大庭氏、柏黄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庐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六世,皆袭伏羲氏之号。是朱襄氏,乃伏羲氏之后也”。
而《辞源》引《吕氏春秋》注释云:“朱襄氏,古天子,炎帝之别号也。”既然“朱襄氏”是“炎帝神农氏”之别号,那朱襄陵自然是炎帝陵了。朱襄氏定居于朱(商丘市柘城县故称)、归葬于朱,的确是无可争议的。
● 炎陵炎帝陵
炎陵炎帝陵,是四处炎帝陵中最大的,因而炎陵人也是最有底气的。炎帝陵的地理位置最早见于史籍是晋代皇甫谧所著的《帝王世纪》:炎帝神农氏“在位一百二十年而崩,葬长沙”。宋代罗泌撰《路史》记述得更具体:炎帝“崩葬长沙茶乡之尾,是曰茶陵”。据地方史《酃县志》(炎陵县原名酃县)记载,此地西汉时已有陵,西汉末年绿林、赤眉军兴邑人担心乱兵发掘,遂将陵墓夷为平地。唐代,佛教传入,陵前建有佛寺,名曰“唐兴寺”,然而陵前“时有奉祀”。
炎帝陵庙始建于宋,宋王朝建立后,宋太祖赵匡胤派人遍访天下古陵,在茶陵县康乐乡鹿原陂找到炎帝陵墓。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在墓前修建陵庙,进行祭祀。
1944年,为纪念始祖黄帝,陕西省黄陵县由原名中部县改为现名。而在半个世纪后的1994年,出于同样的理由,经国务院批准,酃县改名为炎陵县,从而形成“北有黄陵,南有炎陵”的格局。1993年9月,时任国家主席江泽民为炎帝陵题写了“炎帝陵”陵款。目前,炎帝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4a级旅游景区。
因此,相对于其他三处炎帝陵,炎陵县有不可撼动的自傲。当你向炎陵人说出其他三处炎帝陵时,他们会不屑地说:炎陵炎帝陵能比吗?国务院批准更名、国家领导人题词,以及大量考古证据,都足以证明炎陵县作为炎帝陵寝之地无可撼动的地位。
就上述四处炎帝陵来说,不管根据如何,总的说来,形成了固定的说法。但是,有的地方也希冀把自己的地盘列入其中。这就是近年来有名的炎帝故里在何处的纷争,譬如,湖北随州、湖南会同等,都宣告自己的地域是炎帝故里。尽管故里和陵寝是两码事——前者是安葬地,后者是出生地,但相信不久,故里也会变成陵寝,成为越争论陵寝越多的佐证。
4 黄帝陵遗迹见于黄河流域以北● 黄陵县黄帝陵
这里的黄帝陵,不管从史料渊源还是从人们的认知度来说,都被认为是正宗的黄帝陵。
从史料上来说,非常扎实。司马迁的《史记•五帝本纪》说:“黄帝崩,葬桥山。”《史记•封禅书》中又引述了轩辕黄帝的死因和入葬情况:“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后来,汉武帝“北巡朔方,勒兵十余万,还,祭黄帝冢桥山”。后曾说:“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司马迁的记载,未能确定黄帝是否真正葬在这里。或说是乘龙上天,或说崩葬桥山,或说是衣冠纪念冢,未有定论。因此,对于黄帝是否真有陵墓存之于世,历史上众说纷纭,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如《路史》对黄帝升仙之说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这是秦汉时期方士之言,不足为训。《剑经》上说的则是黄帝铸鼎以疾崩葬桥山,意指为铸鼎时生病而死。但后面又说,五百年以后,山崩,墓内空空无尸,只存有黄帝的宝剑和赤靴。但司马迁所记,汉武帝北巡朔方回长安时,曾在黄陵县城北面的桥山祭祀过黄帝陵,这一点应是事实。由此也可以断定,桥山黄帝陵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传说历史。
可是,对这座最正宗的黄帝陵的质疑依然存在。质疑者的疑点集中在“桥山”这一地名上。桥山地名见于书载竟有四:一是汉置阳周桥山;二是宁州罗川县东八十里子午岭之桥山;三是河北涿鹿县西南有桥山;四是今陕西黄陵县之桥山。因为这么多“桥山”,使黄帝陵的纷争就有些扑朔迷离。譬如,张耀民在《黄帝冢原址考》一文中,通过翻阅大量文献资料,考证出“桥山”即子午岭,得出黄帝陵在宁州罗川东八十里的子午岭,即今甘肃省庆阳市。
当然,学界的考证是严肃的,但对于地方来说,这种考证就往往成为发展旅游的噱头。不过,历史是有年头的,要形成历史更需要年头。所以,黄陵县的黄帝陵的地位,并没有因此而撼动。
● 平谷县黄帝陵
相对于黄陵县黄帝陵的历史来说,平谷县的黄帝陵简直有些可怜。直到1992年才冒出黄帝陵在平谷的说法。
平谷县有黄帝陵,最初仅仅是传说。1992年,有专家对此进行考证,并查阅史料予以论证。据专家公布的史料,平谷县有黄帝陵的记载,最早见于《大明一统志》顺天府山川门、鱼子山条:“鱼子山,在平谷县东北一十公里,上有大冢,云轩辕黄帝陵也。”专家的考证以此为线索,罗列出一大堆证据。为此,平谷县要修建黄帝陵并争正统的说法,喧嚣一时。
不过,大多数专家对此并不以为然。专家们说,自汉至宋的历代典籍中,没有任何关于平谷有黄帝陵的记载,从明代才开始出现记载,不过是出于当地群众敬仰黄帝的传说而已。一个“而已”,基本上结束了北京平谷县黄帝陵争正统的做法。
● 灵宝黄帝陵
灵宝黄帝陵,位于河南灵宝市西20公里荆山黄帝岭。最能支持这里有黄帝陵的史料,源于司马迁。《史记•封禅书》载:“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须,龙须拔,坠,坠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上天,乃抱其弓与胡胯号。”而荆山就在今灵宝市境内。关于黄帝在河南灵宝一带的活动事迹,当地流传颇多,地方志中也有记载。荆山现存黄帝陵,陵高约6米,周长40余米,整体外形略呈方锥体。陵前有黄帝庙,初为宫,乃汉武帝所建。现建筑基址尚存,占地40余亩。在庙址内散存有大量汉代建筑构件和砖瓦。每逢农历二月初九和九月初九,历代名人、学者多来拜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唐代《轩辕黄帝铸鼎原碑铭并序》石碑,系唐代虢州刺史王颜撰文,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袁滋籀书。该碑碑首部分残缺,但碑身尚保存完好,碑文字迹多数清晰可辨,文曰:
惟天惟大,惟帝尧则之。惟道为大,惟黄帝得之。南华经曰:道神鬼,神帝生天生地,黄帝守一气衍愤以治人之性命,乃铸鼎滋原,鼎成上升。得神帝之道。原有为谷之变,铭记铸鼎之神。铭曰:道能神帝,帝在于人。大哉上古,轩辕为君。化人以道,铸鼎自神。汉武秦皇,仙冀徒勤。去道日远,失德及仁。恭惟我唐,玄德为邻。方始昌运,皇天所亲。唐与兹原,名常鼎新。虢州刺史泰原王颜撰铭并序。华州刺史兼御史中丞陈郡袁滋籀书。唐贞元十七年岁次辛巳正月九日癸卯。
碑阴亦镌刻有碑文,内容大致与碑阳类同,为楷书。此碑为现今国内发现的专为记述轩辕黄帝事迹的最早碑铭,它较陕西省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前的石刻碑铭早700多年,是目前国内研究炎黄二帝历史的重要史料。
不过,尽管灵宝黄帝陵有充分的证据,但较黄陵县相比,在地理位置上失了一筹。黄陵县因地处西北,在国共合作抗战中,国共两党祭祀黄帝陵成为凝聚民族力量的象征。而此时,河南尚在抗日前线。因此,日后政治上对黄帝陵的认定,也就只能在黄陵县了。
无论是炎帝陵还是黄帝陵,出现上述的纷争,实属正常。祭拜先祖,是建立国家民族认同的重要方式,具有强烈的政治内涵。为此,有学者呼吁,每个地区,尊崇炎帝或黄帝都没有问题,但都要从中华民族的凝聚力来着眼。学者王震中鉴于炎帝的纷争局面,提出了一个“民族融合说”。他认为,在我国远古社会,不论是连山氏还是姜姓的族团,都是分散的名称在先,“炎帝”这个统一称谓在后,“炎帝”一名应当是在西周以来随着民族融合而出现的,是民族融合的结果。
尽管王震中认为自己所提出的“民族融合说”也是个假说,但对于结束上述关于炎帝陵和黄帝陵的纷争,无疑是非常有益的。
选自:爱思想
关注乡土:hvillage,更多有趣有料的内容等着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