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他谋夺皇位,却开创了明朝一代盛世!

与中国历史上的其他王朝不同,明朝的皇帝中,亲自指挥甚至亲临战阵次数最多的,不是开国君主,而是第三位皇帝,明成祖朱棣

尽管出身于草莽,崛起于行伍,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击败劲敌陈友谅之后,不再亲临战阵,甚至不再御驾亲征直接行使战场指挥权。

有意思的是,他的儿子朱棣生于帝王之家,长于安乐年代,却十分热衷于战争,不仅亲临矢石夺取帝位,而且五次亲征大漠,最终死于征途。

朱棣对战争的痴迷和对军旅生涯的热爱,是明朝的皇帝中绝无仅有的,而他的经历更像是一位罗马帝国的将军皇帝,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端坐朝堂的中国天子。

朱棣以镇守一地的藩王起兵,四年而夺取帝位,此后南征安南,北讨大漠,屡下西洋,“此明一代之侈言国威者无不归功于永乐之世”。

朱棣的辉煌武功载之史册,这里不必细说,需要讨论的则是一个大家常常忽略的问题,如此能征善战的朱棣,他打仗的本领究竟是谁教的?

虽然史无明言,但是根据其经历仔细探求,朱棣的军事导师,应该是父亲朱元璋、岳父徐达和头号谋士姚广孝。

父亲朱元璋

即使《明史》上说,成祖朱棣“智勇有大略”,但是这种皇帝天纵奇才、英明神武的套话只能信一半疑一半,人还是需要老师来启蒙领进门的。

朱元璋给太子和诸位皇子们选的文化课老师是名儒宋濂,政务老师是左丞相李善长,这两个都是长居京城的,就算不能事事躬亲,也可以履行教导职责。

但是,朱元璋给太子和皇子们配的军事老师就不太靠谱了,右丞相徐达兼太子少傅,中书平章常遇春兼太子少保,冯胜廖永忠等一班武将兼东宫官员,这些将领在洪武朝前期纷纷领兵在外,后期不是早亡就是被清洗,几乎没有什么时间和机会能够教授军事课程。

那么皇子们的军事启蒙老师是谁呢?其实是皇帝朱元璋本人。

朱元璋在郭子兴起义军中从小兵做起,自己武功出众,既当过冲锋在前的小卒,又当过小头领、中头领和大头领,有极为丰富的战争经验;不仅勇敢,而且熟悉底层士兵和中层军官的心态,既能凭着情感带动人,又能靠着权利激励人。

朱元璋把自己“善战”而“知兵”的本领潜移默化地向王子们传授,并多次组织军事演习让王子们操练。

洪武八年十月,皇太子朱标、秦王、晋王、燕王、吴王、楚王等年长诸王在中都凤阳第一次进行军事演习,现场操练。此时,排行第四的燕王朱棣大约15岁。

对于在战火中出生的年长诸王来说,战场对他们并不陌生,但是亲自指挥调动军队还需要锻炼学习。

洪武九年十月,秦王、晋王、燕王、吴王、楚王、齐王在凤阳再次操练军队。

洪武十年春天,朱元璋将自己的亲军卫队“羽林军”及一部分卫所军兵划拨给排行第二秦王、第三晋王和第四燕王,增加三个王府的护卫军数量。

面对着几个20来岁的大儿子们,朱元璋还处在年富力强的阶段,精力和时间都很充足,不仅将练兵的方法传授给儿子们,而且还把自己身边的亲兵交给他们,最大限度地把自己的军事才能传递下去。

太子、秦王、晋王、燕王以及略小一点的谷王、宁王、安王、辽王都能亲自领兵出征,足见明朝初期皇室军事教育的成功。

对于燕王来说,此后能够以王爷甚至皇帝的身份,吃苦耐劳、顽强彪悍,亲临战争第一线,甚至是直接与敌人正面格斗,并且能够将一大批中下级军官团结在自己身边,屡战不退、败而不乱,与青少年时期父亲朱元璋的言传身教密不可分。

岳父徐达

洪武九年,朱元璋将14岁的徐达长女许配给16岁的燕王朱棣,册封为燕王妃。

历代王朝建立之初,皇室与功臣联姻是常见现象,这种将国家公共事务与精英私人关系相结合的模式,直到现代社会仍然屡见不鲜。

朱元璋将帝国头号猛将常遇春的长女许配给太子朱标,此后,冯胜、蓝玉、常茂、常升等常遇春系将领先后执掌帝国主力部队;将蒙元残余势力的领袖、仍然威胁帝国西北部的扩廓帖木儿(王保保)的妹妹许配给二子秦王朱樉,让镇守西安的秦王重点做“统战”工作;而将大明帝国最有威望的徐达之女许配给燕王,则有深远的政治考虑。

徐达是朱元璋的同乡,是最早追随朱元璋参加起义的一批人,是朱元璋翦灭群雄、定鼎天下的头号功臣,而且是朱元璋嫡系部队——淮西军事集团的首领。

朱元璋不亲临战场之后,徐达就充当最高军事长官,以大将军的身份指挥部队,平张士诚、北伐、夺取陕甘和追剿王保保等元朝余部,可以说,黄河以北的半壁江山,都是徐达打下的。

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徐达是一个“小号”的朱元璋,同样的出身、同样的支持者、同样的能征善战、同样的政治精明,唯一的不同,就是朱元璋的“江湖手段”远胜于徐达,笼络人才和清除异己的目的性更明确、功利性更直接、实用主义色彩更浓厚。

因此,朱元璋在信任和依靠徐达的同时,始终对他的能力十分忌惮、潜力十分担忧。

也正因如此,朱元璋更加愿意扶植和推崇单纯的军事型将领常遇春,对文武兼资全能型的徐达,进行名义上的重视和实质上的降格使用,时常让他顶着大将军的头衔和“出将入相”的待遇,却仅仅指挥一部分军队出征,自己在后方严密掌控各支军队。

选择太子与常遇春的女儿联姻,而仅仅将徐达的女儿许配给燕王,也正是出于这个考虑,纯粹的军事将领作为外戚是皇室的重要支持者,而军政全能的实力派作为外戚,则很有可能成为皇室的颠覆者。

在两次北伐未能彻底剿灭蒙元余部的情况下,徐达被授命营造此前的元大都北平城,此后多次在北平附近练兵、屯田、修城和驻守。也就是说,徐达和他的女婿燕王朱棣一起,成了帝国的北部守将。

洪武十三年三月,20岁的燕王朱棣就藩北平。

洪武十四年四月,徐达讨乃儿不花,北征至北黄河,俘获全宁四部;八月班师,九月出镇北平。十五年十月,徐达返回南京。

十六年正月,徐达镇北平。十月,徐达返回南京。

十七年正月,徐达镇北平。十月,徐达返回南京。

十八年二月,徐达卒于南京。

在徐达生命中的最后5年,他几乎每年都往返于北平和南京之间,春天到北平和女婿朱棣一起练兵驻守,冬天回南京与朱元璋和一班老兄弟喝酒聚会。

出于对徐达的戒心,朱元璋甚至不肯让他有一整年的时间领军在外,徐达也再没能组织大规模的远征,而是长期奔波在南北之间,在旅途中空耗精力,在酒精中摧毁健康。

不过,徐达晚年的不幸却成为了燕王朱棣的幸运。作为徐达的女婿,朱棣在青年时期得到了帝国最优秀将领的亲自指导,与他一起练兵备边,向岳父学习行军打仗的种种学问,向他讨教与蒙古人对敌的策略和经验,更与徐达手下的各级军官建立了联系和信任——旧时期的军队非常讲究系统。

此后,朱棣起兵能够迅速接掌周围三府的驻军、在战斗中不断招降前来讨伐的中央军——甚至徐达幼子徐增寿也在南京不断向他通风报信——和他与这些中下级军官的熟悉有很大关系。

谋士姚广孝

法名道衍的姚广孝是个不安分的和尚。身在佛门,却以儒学和道术见长;本应清修,却满腹兵家的诡辩和机谋。

按照他的年龄,姚广孝本来应该在元末天下大乱之际崭露头角,却不知为何一直隐身僧院,直到洪武八年,以通儒学的僧人名义被朱元璋召到南京,然而未获赏识。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去世,朱元璋挑选高僧作为诸位王爷的佛学顾问,为马皇后诵经祈福。姚广孝与从北平返京的燕王朱棣相谈甚欢,便借机离开南京,成为北平庆寿寺的住持,兼做朱棣的谋士。

尽管从未上过战场,但是姚广孝却是一位战略大师和心理战专家。本来,朱元璋隔代传位给皇太孙朱允炆,燕王朱棣觊觎皇位,虽有不满,却有心无胆。

一方面父亲余威尚在,另一方面,朱元璋建立的政治军事制度并没有什么太大的漏洞,即使他是实力最强的藩王,与中央对决也没有胜算。

然后,建文帝急不可耐的削藩政策逼得燕王无路可退,姚广孝又借机鼓动和暗示,最终促成朱棣起兵“靖难”。

30年前,当明朝军队北伐蒙元的时候,副将军常遇春曾经提出过一个速战速决的“斩首”行动计划,即不顾山东和河南,从南京帅孤军直取北平,解决掉对方中央机构,则天下传檄而定。

这个计划被谨慎的朱元璋否定,要求徐达、常遇春依次夺取山东、河南、河北各地,翦除蒙元的两翼,打开门户之后再进攻首都。果然,元顺帝势孤而退,北平不战而降。

朱棣起兵靖难,最初学的也是朱元璋和徐达的路子,固守根本,稳扎稳打。

不过,朱棣从父亲朱元璋和岳父徐达那里学来的本事虽然让他迅速聚集起了一直非同小可的部队,又成功地打退了中央军的数次进攻,但是也仅限于此,与争夺天下相距甚远,而且相持的时间越久,以一隅之地对抗全国的燕王方面越不利。

此时,姚广孝敏锐地看出建文帝政权内部的裂痕。

初登帝位的建文帝与朱元璋朝的老臣还没有完全磨合好,与带兵镇守各地的宗室亲王又撕破脸皮,朱元璋晚期的大规模清洗使军队各级军官处于经验不足、人人自危的状态,军队的士气和信心极容易动摇,没有实战经验的齐泰、黄子澄和方孝孺等文官应变能力不足。

因此,姚广孝向朱棣建议,把当年常遇春的“斩首”行动反过来用,孤注一掷,直捣南京。

战略调整之后,朱棣亲帅精锐开启了“自杀式”进攻,每一战都是背水一战,每一步都没有回头路。

果然,中央军各支部队在战败之后纷纷倒戈,手握重兵的朱元璋驸马梅殷也仅仅拥兵淮上,坐壁上观,最终让朱棣行险成功,夺取帝位,此后继续南征北讨,开创了有明一代武功最盛的永乐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