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解密

历史解密

西游记奇怪设定“天上一日,下界一年”,隐藏着何等恐怖的真相?

第98章、西游记的奇怪设定“天上一日,下界一年”,究竟有何深意?

从写品西游之初,就不断有朋友问起“天上一日,下界一年”,究竟有何深意。今天我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在原著中,提到”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个概念的地方,主要有三处。

第一处,在第4回,孙悟空嫌弼马温官小,反出天庭。猴子猴孙说:“恭喜大王,上界去十数年,想必得意荣归也?”孙悟空疑惑道:“我才半月有馀,那里有十数年?”众猴道:“大王,你在天上,不觉时辰。天上一日,就是下界一年哩。”虽然书中是写“众猴道”,但能说出这话的,必然就是当初引导孙悟空前往求仙、学问渊博的通臂猿猴。因孙悟空初次上天,因此不知。

第二处,在第31回,黄袍怪下界,将唐僧变成老虎。之后,孙悟空战败黄袍怪,上天查问。之后,孙悟空向宝象国国王介绍情况说:“玉帝查得他四卯不到,下界十三日,就是十三年了,盖天上一日,下界一年”。

第三处,在第83回,孙悟空入无底洞寻老鼠精,发现有托塔李天王的牌位。孙悟空大怒,带着李天王牌位上天庭告状。李天王说自己并无女儿在下界作乱,双方发生争执。太白金星出来打圆场说:“你两个只管在御前折辨,反复不已,我说天上一日,下界就是一年。这一年之间,那妖精把你师父陷在洞中,莫说成亲,若有个喜花下儿子,也生了一个小和尚儿,却不误了大事?”孙悟空听太白金星如此说,才忍下怒气,带李天王下界捉妖。

这三处地方,一处是下界群猴说起,一处是孙悟空说起,一处是太白金星说起,说明|“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个概念并非是什么三界秘密,而是人间天上、神仙妖怪都知道的常识。

在书中其他地方,还反复提到了类似的概念。比如孙悟空在担任齐天大圣、看守蟠桃园前后大半年,人间即过去了一百七八十年。老君的青牛走失了七日,在人间为祸七年等等。不过,如来所在的灵山,观音所在的南海,并非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在时间上和取经团队属于同一时区。

不少朋友对《西游记》这个设定提出怀疑。比如,孙悟空飞到天宫需要时间,向天庭借兵需要时间,返回还需要时间。这一来一往,若按照“天上一日,下界一年”的标准,唐僧早就被吃了。

应该说,吴承恩在写作时,基本上都有注意维持这个设定。

比如在写因青牛精孙悟空屡次上天庭求救,写作时,作者特意强调孙悟空和众仙上下天庭,往返时间很短,短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孙悟空想到去天庭求救,于是“急翻身纵起祥云,直至南天门外”……(雷公)“遂与天王、孙大圣径下南天门外。顷刻而到(金兜山)”……哪吒兵器被收,孙悟空想再搬救兵,哪吒说:“不必迟疑,请大圣早去早来,我等只在此拱候。”……火德星君放火无效,孙悟空又去请水德星君,“遂辞别水德,与黄河神急离天阙”。

孙悟空一共几次上天庭求救,相隔时间又有多久呢?

孙悟空第一次向天庭求救,是在遭遇黄袍怪(奎木狼)时,当时是贞观十六年的秋冬之交。

贞观十七年的春天,到平顶山时,孙悟空派夜游神上天求救,让玉帝帮忙“装天”。若按照“天上一日,下界一年”的概念来套,孙悟空是在天界黄昏时分来查黄袍怪身份,第二天的大清早,就又来麻烦玉皇大帝。玉帝挺烦孙悟空的,愤愤然说:“这泼猴头,出言无状,前者观音来说,放了他保护唐僧,朕这里又差五方揭谛、四值功曹,轮流护持,如今又借天装,天可装乎?”幸亏同是佛派出身的哪吒挺身而出,帮孙悟空解决了难题。

贞观十九年的冬天,即距离上次两天后的晚上,孙悟空因青牛精的事情再上天庭。

贞观二十年春天,因蝎子精事情,孙悟空上天宫找卯日星官帮忙(天界六七点钟)。端午时分,因真假美猴王事再上天庭(天庭中午)。秋季(天界当天下午),因牛魔王事情,哪吒与西天罗汉都出手相助。

贞观二十三年的春天,稍稍消停了两天后,因小雷音寺黄眉老怪事情,孙悟空请二十八宿帮忙。

贞观二十七年的正月十五(天庭凌晨时分),孙悟空大战犀牛精,后请来二十八宿中神仙帮忙。

当然,孙悟空借兵的次数实在太多,《西游记》又是一个百万字的长篇,一些细节上有照顾不到的地方,也在所难免。

既然天界的时间是下界人间的360倍,也就意味着天界的一分钟,是下界的三个时辰(6个小时)。孙悟空在天庭的时间再短,来回一两分钟还是要的,那也就是小半天的功夫。

正因为时间倍数相差悬殊,太白金星才会提醒孙悟空,再耽搁,估计小唐僧都出世了。

那么,吴承恩费尽心思来搞“天上一日,下界一年”这个奇怪设定,究竟有何深意呢?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一段原著第一回第一段的文字:

盖闻天地之数,有十二万九千六百岁为一元。将一元分为十二会,乃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之十二支也。每会该一万八百岁。再去五千四百岁,交亥会之初,则当黑暗,而两间人物俱无矣,故曰混沌。又五千四百岁,亥会将终,贞下起元,近子之会,而复逐渐开明。到此天始有根。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子会,轻清上腾,有日有月有星有辰。日月星辰,谓之四象。故曰天开于子。又经五千四百岁,子会将终,近丑之会,而逐渐坚实。至此,地始凝结。再五千四百岁,正当丑会,重浊下凝,有水有火有山有石有土。水火山石土,谓之五形。故曰地辟于丑。又经五千四百岁,丑会终而寅会之初,发生万物。历曰:“天气下降,地气上升;天地交合,群物皆生。”至此,天清地爽,阴阳交合。再五千四百岁,正当寅会,生人生兽生禽,正谓天地人,三才定位。故曰人生于寅。

这段文字说得是什么呢?它介绍了西游世界独特的天地观,时间观。

在《西游记》中,天仙的寿命叫“与天地同寿”,可是,天地并非永久不坏。天地也是有寿命,有极限的。天地的寿命,就是十二万九千六百年。每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天地就会重生一次,那时,天地恢复到混沌初开,自然才有天地,才有山川,才有万物,才有人类。

《西游记》为何要有这么一个奇怪的设定呢?它告诉我们,天地是有寿命的,仙人并不永久不死的。不但不是永生不死,并且是绝大多数天仙以下级别的仙人,都会在这十二万九千六百年的天地大劫难中陨落。

西游世界的仙人都追求长生,为了长生,可以吃人,可以吃童男童女,可以偷盗灵草,可以吃蟠桃、吃人参果。但是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仙人并非真正超脱了生死,而只是活得比凡人长一些罢了。

鬼仙、人仙不过三五百年寿命,神仙不过三五千年寿命,地仙不过三五万年寿命,天仙与天地同寿,也不过十二万九千六百年!

可是,有那么极少数的一些人,已经超越了天地,能够成功避过大天劫,他们才是真正的永生不死。比如三清,比如玉帝,比如如来。这也是如来佛羡慕玉帝的地方,人家都已经经历了一千七白五十次大天劫了!

为何每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天地就要重生一次呢?因为要维持平衡。因为有生就有死,有死方有生。

仙人追求长生,必然要利用远比凡人更多的资源。等级越高的仙人,占用的资源也就越多。那么,天地被消耗的资源也就越多。为了维持天地的正常运行,就必须要弄死一批仙人。

因此,老君、元始、灵宝等三界大天尊共同制定了三界所有世界的运行规律:每隔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就大清洗一次,将绝大多数的仙人都杀死。

按照等级,镇元大仙早就该死了,可是,因为他有人参果树,于是,寿命超脱了天仙的极限,撑过了多个大天劫,因此才被称为地仙之祖。

而“天上一日,地下一年”也同样是大天尊制定的灭仙措施中的重要一项。

但凡仙人达到神仙等级,基本上都要被征招上天庭,或者担任天兵,或者出任天将,甚至出任仙官。在天庭为官,有很好的福利待遇,比如每年会有一次机会吃到蟠桃,大幅度增加寿元。即便吃不到王母的蟠桃,玉帝的仙酒则大都有份,多少也可以延寿。而仙界灵气浓郁,灵药极多,比人间有着更多的机会突破修仙等级。一旦从神仙跨越到地仙,从地仙跨越到天仙,寿命都会大幅度延长。

正常来说,一个神仙在天庭,呆上十来年就会死掉——天上一日,下界一年嘛。一个地仙,可以在天上活一百来年,天仙,则可以在天上活三四百年。

看起来活得时间短了许多,可是却也有更多的机会突破。一旦从天仙成功突破到天尊,那可就寿元无限,真正超脱了天劫了!

那么,为何天庭要放纵许多妖怪在下界呢?那些妖怪不也修行到了神仙、地仙的级别吗?那是因为,消耗天地资源的不仅仅是仙人,还有凡人。西游世界的仙人数量并不多,不过是百余万或者数百万。可是凡人呢,动辄亿万。天庭正是要用那些妖怪来消灭一些凡人。

在西游世界天庭的律法中,吃人是不犯法的!

历史作家叶之秋全新解读西游记,观点奇葩,推理严谨,自成一家,已经完成30万字一百多章,阅读全部章节,每天自动接受,期待您关注:秋雨轩读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