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龙八部》虚竹,戒律全破,仍不失为个好和尚
在梵文中,慈是指给人以快乐;悲是解除人们的痛苦之意。《大智度论》中说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慈悲是佛和菩萨对世上一切生灵平等一如的深切关怀,是以一种积极的态度向众生撒播爱的行为。因此,慈悲也带有博爱的意思。慈悲博爱作为释家的信念和要求,在《天龙八部》的一些人物身上得到深刻的体现。
虚竹是“佛家之侠”。
他自幼就在少林寺出家,从小接受的是十分正规的释家教育。清规戒律,慈悲博爱在他心中根深蒂固。作为“虚”字辈的和尚,本无外出送信的资格,只因少林寺人手不够,他被充数派下山。因为不通人情世故,他连接破了嗔戒、荤戒、杀戒、色戒。不过,这些被迫破除的戒律并未使他的本质发生丝毫的变化。虽然因破戒而做不成和尚,但他仍是一个时刻怀着慈悲之心的人。
借着从逍遥子处得来的内力,他在众多的高手面前,挺身而出,救走了素不相识、命悬一线的天山童姥;当天山童姥需要鹿血练功的时候,他宁死也不肯去猎杀,并用自己的行动感化了心肠僵硬的天山童姥,使她每天练功的时候只喝鹿血而不杀死小鹿,最后将它放归山野;饿了时,他采集难以下咽的松子充饥,不吃肥美的鹿肉;在西夏的冰库里,他极力劝解李秋水与天山童姥之间因痴于情而进行的恶斗;在灵鹫宫中,他替众多为正道所不耻的旁门左道之士除去被天山童姥种在身上的生死符,并把他们收归麾下,整顿灵鹫宫,使之不再背负恶名。这些,无不体现他作为一个佛教信徒所具有的慈悲博爱之心。虽然,他知道所救的人,多为残暴无良之辈,却仍全力以赴,以佛性去感化他们的兽性,这更体现出他慈悲之心的无界与可贵。
屏山石(时评)/凡人摸史(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