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被《三国演义》黑超惨!他不但个性好又颜值逆天,地位、战功更海放小菜鸟诸葛亮
既生瑜,何生亮?”罗贯中在周瑜死前替他加上这一句话,从此说起周瑜旁篇必然有个阴魂不散的孔明的影子。小气、善妒、爱生气,堂堂一个大都督却老是在军营里被孔明气得团团转,我们对周瑜的印象似乎就是个嫉妒诸葛亮的2号军师。再继续想下去,便看见酒席上回眸的英俊脸庞是那位精通音律的周郎,又或者想起了她那位妻子,历史上有名的大美人小乔。
但周瑜可不只尔尔,正史里的周瑜不仅是才气纵横的大帅哥,更是孙吴阵营中不可或缺的灵魂人物。自从孙吴将东起加到赤壁之战获胜,若没有周瑜恐怕这些三国历史都得改写。于是苏东坡在〈赤壁怀古〉想到的是他,那位“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周公瑾。
年纪轻轻就成为权力中心奠定孙家的江东势力
首先翻开周家族谱就可以知道周瑜的出身大有来历,从其祖父到父执辈皆出任中央或地方高官,在门第观念极强的三国时代可说早就握有了跻身权力阶层的入场券。东汉末年群雄崛起,周瑜加入了孙坚讨伐董卓的联军因此与孙策结识。同年的两人一见如故,彼此都欣赏对方的才华,奠定了日后共同打天下的身后情谊。
孙策决定以吴地当作建立政权的时候周瑜马上率领自已的兵马全力支持,并且协助孙策平定了江南地区。当时二十出头的年轻周瑜被孙册封为中郎将,赐予周瑜的封赏更是无人能及。带兵征战所向披靡,在政治上权衡局势、拿捏判断周瑜也游刃有余。
当曹操打败袁绍,声势如日中天时要求要扣押孙策长子作为牵制吴国的人质,正当孙权与朝臣们都犹疑不定时周瑜冷静的分析情势,建议孙权静观其变不要贸然送出人质。周瑜的一番见解成功的保住了孙策的长子,连孙权的母亲吴夫人也对周瑜赞赏有佳,叮嘱孙权要视周瑜为兄长。
随着孙吴在江东的势力逐渐稳固,进而讨伐江夏地区扩张势力,周瑜每每出征皆大获全胜,还亲自带兵活捉了对方将领立下大功。33岁这年周瑜被任命为都督,握有总管东吴军事大权,而诸葛亮此时还只是个初出茅庐的政治素人。
眼光远、度量大
出道的比诸葛亮早,周瑜在军事上的表现也不逊色于孔明。正当曹操入侵荆州,得到刘琮的水军准备进一步南下威胁江东之际,孙吴的朝庭上出现了两派声势。主张出兵与曹军对战的周瑜再次展现他过人的军事分析能力,他首先否定曹操政权的正当性,因此孙吴出兵就是为天下讨伐逆贼。其次指出魏国正面临着关西马超、韩遂的后顾之忧,加上曹军不擅水战又水土不服兵力大减,因此主张孙吴出兵抗曹,绝不能坐以待毙。
孙权采纳的周瑜的看法,这个决定也正是促成日后赤壁之战吴蜀合作的一大关键。赤壁之战中重要的一战火烧曹船是历史有名的战役,小说中孔明煞有其事的借东风、大败曹军,事实却是周瑜决定采用黄盖的献策,一把火歼灭了百万军队。
三国演义中处处爱与人争,小心眼的周瑜实际上却是个为人大方,颇具雅量的绅士。少年发迹、在东吴有与掌权者关系深厚让周瑜引来了资深前辈的不满。跟随孙家多年的老将程普就以仗着自己的资历不愿踢命于周瑜,还数次侮辱他。周瑜非但没有动怒,反而处处礼让,包容甘愿屈居于下的气度最后感动了程普,也让周瑜成为了军中人人敬重的大都督。
江东周郎的意气风发传入曹耳中,向来爱延揽人才的他也派出了蒋干到东吴卧底,试图挖角周瑜。没想到周瑜一眼看破蒋干的目的,以一席“君臣之义、骨肉之恩”的话逼得蒋干只能苦笑,回营对曹操说:“ 周瑜的雅量集气节之高,不是言语可以说动的 ”。
三国历史上的大帅哥
若要讨论周瑜的“帅”,搜集古今各种记载简直可以独立成编。《三国志》中说他“长壮有姿貌”,资治通鉴里形容他“英达夙成”,孙策夸赞他“英隽异才”,江东人民眼中的周郎大概可说是当代男神代表了。英俊潇洒的形象不只是外貌出众,24岁受封中郎将、33岁当上大都督,年轻有为的周瑜才气十足,身处吴国权力核心他不卑不亢,始终维持自己的气度而得到众人尊敬,连前来挖角的蒋干也忍不住称赞他的高雅度量。
如果说诸葛亮是气质文青,周瑜大概就是品味十足的绅士。他精通音律,收集珍玩,他那允文允武才情洋溢的气质更让后世诗人向往倾慕,时时误拂弦,只为引那半醉的周郎一道目光。运筹帷幄的才略及带兵驰骋战场的雄姿,更增添了武勇的英雄色彩,要说三国人物之“帅”,周瑜这次肯定是赢所有人一回了。
周瑜的才情之高、能力之好,让曹操刘备都怀疑他有僭越之心,但一生效忠孙家的他至死都把所有的生命气力投注在辅佐吴国的事业上。赤壁之战后两年,周瑜病逝于出征四川的途中。36岁的他英年早逝,但他以军事谋略让吴国稳坐江东,以赤壁之战定了天下三分的局势,对内他待人谦恭,处事温和,巩固了吴国朝廷也得到百姓们爱戴。《三国演义》中周瑜一生与诸葛亮斗智较高下,而历史上他英姿蓬勃,豪气满怀,一生斗不过的恐怕只有时间,如果周瑜能多活个十年,天下大势可能又是另一番样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