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汉朝女性文化:汉朝的女性发式有什么特点?

  汉朝,作为历史上承前启后的重要时期,其思想取先秦百家之精华而不断被完善,同时也是东汉和后世朝代思想的基础和参考,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无法取代的承接性作用,对古代服饰文化体系的研究也至关重要。

  那么,汉朝的发式文化有何特点?

  西汉女性的发式通常为挽髻。早期,女性发式主要为背后或头后挽髻,背后挽髻并留出一缕的发式在当年也曾盛行一时,例如较为闻名的“堕马髻”。堕马髻的挽结方式为:将头发中分为两股,再将其至颈后合为一束,挽髻之后将结固定于人体背部的位置,并在髻中抽出一绺头发自然下垂,因为其形状酷似于人从马上跌落后发髻松散飘逸而得名,同时这也是堕马髻的基本特征。发展到西汉和东汉交替时期,堕马髻这一发式的流行程度逐渐减退,到东汉时就基本上不见踪影了。

  西汉中期,女性发式逐渐转以头后挽髻为主,到了中晚期,女性发式开始出现了头顶挽髻。西汉晚期,女性发式向着主要在头顶挽高髻的方向发展。汉代,挽髻的样式除“堕马髻”外,还有“垂云髻”、“迎春髻”、“飞仙髻”等。

  汉代贵族妇女的发式十分考究,假发是其中十分重要的部分。在长沙马王堆一号墓中出土的西汉女尸上,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发髻:由缀加假发梳成的盘髻。梳理时将假发续接在真发之下,然后反转上来盘到头顶上,形成高髻,再用发笄插入固定。

  下层妇女的头式则相对简单的多。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的女侍俑的发式就比较简单。大致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前额中间将头发平分成左右两部分,然后向后梳成一缕,在脑后部折平,向上挽回,然后在头顶平展成一个发结。一类是在前额将头发分成两部分,向后梳到后背,在垂尾处挽成一个垂髻,下面接上假发,垂到臀部。

  纵观西汉女性发式的发展可将其发展规律总结为:发髻由低到高的转变。西汉早期的女性发式主要为背后或头后挽髻。西汉中期,女性发式逐渐转以头后挽髻为主,到了中晚期,女性发式开始出现了头顶挽髻。西汉晚期,女性发式向着主要在头顶挽高髻的方向发展。西汉贵族女性发式伴随着整体女性发式而变化发展,但突出于平常女性发式,贵族女性发式更为简洁、大气,不多余、杂乱,由此表现出西汉以“简朴为美”的审美文化特质。

  以上是关于汉朝女性发式的相关介绍,如你想更多信息,敬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