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兴八十年》第四卷 高帝平乱第一章 汉高帝六年 公元前201年
> 第一节 车前力士擒>> 汉高帝的年号一共有十二年,是从项王封他为汉王开始算的,所以前四年半其实都还只是汉王而不是皇帝。直到第五年项王的势力被全部消灭,刘邦才在各个诸侯王一再上书之下,进位为“皇帝”。>> 所以从这时开始刘邦才能被称为汉高帝,这样算他当皇帝的时间只有七年,而这七年里他一天没闲着,忙着四处平乱,项王的势力虽然都灰飞烟灭了,但毕竟还有其他八个异姓王。>> 太子刘盈仁弱,刘邦不敢让他以后直接面对这帮虎狼,他怕辛辛苦苦建立的大汉王朝会像一样,传了两代就灭亡,所以他必须在活着的时候尽可能多的替儿子铺平前路。>> 刘邦的这种心态后来也有,把开国功臣一个个整死,留给后人一个他认为相对温和的环境。可其实越是这样做的人,最后越没有达到目的,刘邦杀光了异姓王,结果后来天下被老婆吕后给控制了,朱元璋更惨,甚至是直接被燕王赶下了台。>> 真正的君王绝不是靠前人铺路铺出来的,都是自己腥风血雨斗出来的。后来也给做了好多准备,但其实都没有发挥什么作用,还是靠雄才大略的汉武帝自己拿稳天下。>> 八大异姓王里燕王臧荼已经提过了,第一个跳出来第一个被干掉。之后刘邦忙着进位皇帝的事情,消停了一阵,这一阵忙过之后,又开始了他给太子拔刺的步伐。>> 先拔最大的刺,从楚王韩信开始。>> 韩信也许不是所有刺中最容易跳反的,但他绝对是最强的,他的征战能力在楚汉之争中已经反复验证过了。>> 很快韩信就有了把柄被刘邦抓住,那就是项王手下的大将钟离昧投靠了韩信。钟离昧的情况和季布很像,其实刘邦也不是那么在乎他,但他逃到了韩信那儿,就绝对不能放过了,正好可以借他来整治韩信。>> 韩信本来当楚王当的挺快乐的,他倒是真的没有什么更多的非分之想,先是报答了那个当年给他饭吃的河边洗衣老妇,又找到曾经让他蒙受胯下之辱的屠夫少年,非但没有杀他,反而是封他做了官。>> 韩信不属于田荣兄弟那样“恩将仇报”型的恶人,也不是像范雎一样恩怨分明,有恩报恩,有仇报仇,他反而是最和善的“以德报怨”型的。>> 从很多这样的小事中我们都不难发现,韩信真的是一个“好人”,可是在钟离昧这件事上,韩信最终却败了,不但没有得到一个好结果,更丧失了好名声。>> 刘邦开始想动韩信,韩信多少也有些耳闻,有人劝他:“将军如果杀了钟离昧献给皇上,皇上一高兴就没事了。”韩信在自己的安危和朋友之间抉择,最后走错了一步,给自己几乎完美的一生抹上污点。>> 本来钟离昧危难之际来投他,可他却为了自己把钟离昧杀了,韩信这一手实在是有些毁形象,和前面提的大侠朱家相比,简直是一天一地。>> 可关键是人杀了,名毁了,韩信自己还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刘邦根本不会因此放过他。刘邦怕的是韩信的本事和势力,和钟离昧一点儿关系都没有,项王本人都死了,他手下的小小将军又如何能有大作为。>> 面对韩信,刘邦也有难题,他这边的将领,包括自己,没有一个人是韩信的对手,这个时代唯一有可能赢韩信的人已经在乌江自刎了。>> 韩信现在在楚地,即使楚兵们和他离心离德,毕竟这是一群当年项王带过的兵,其战斗力不是刘邦那些屡战屡败的嫡系部队可比的。>> 所以刘邦想收拾韩信,直接出兵打是不可能的,打不了就只能用阴招了,“诡计专家”的六大奇计又出现了。>> 陈平的做法很简单,就是着名的“车前力士擒韩信”。>> 楚国地面上有个古时候着名的大湖泊叫云梦泽,刘邦假称自己要去云梦泽游玩,身为楚王的韩信看到皇帝来了自己的地盘当然要觐见,也没有多想就直接去了,就被刘邦皇车前事先准备好的两名力士擒住,不能指挥兵将的韩信又不像项王一般有万夫莫敌的勇武,自然是手到擒来,直接被刘邦抓回了长安。>> 韩信没有什么明确的大罪,刘邦不方便直接杀掉他,便随便找个罪名将他贬为了淮阴侯,留在京城随时看着。>> 进了京城的韩信还是享受着最大功臣的待遇,和刘邦最信任的那些沛丰的老乡周勃樊哙等一样的规格,可即便是这样,他还是感觉到屈辱。一直以来他自视太高,可以说天下除了刘邦和有知遇之恩的外,他恐怕还没有把谁放在眼里过,连项王在他的眼中都只有“匹夫之勇,妇人之仁”的评价,更何况周勃、樊哙这一帮人。>> 樊哙是个直肠子,他敬重韩信的本事还是称呼他为“大王”并且自称“臣”,周勃灌英等人可不管这些,如今的韩信不过和他们平起平坐而已,有什么好神气的。>> 韩信对自己居然落到了和这群人一样非常不满,但是他在京城已经无权无势,想要再有作为只能开始暗中布局,真正的走向了谋反之路。>> 韩信的本事很强,但也许是性格的问题,他总是在大方向上把握不好,当初项王不用他,他就逃跑,刘邦不用他,他也逃跑,并没有说真的很明确自己该干什么,所谓的能忍胯下之辱也只是盲目的忍而已,要是没有萧何的力推,恐怕他这辈子也就湮没了。>> 韩信得势之后,有三分天下的机会他没有选择,拥有重兵时可以直接造反的机会他也没有选择,反而是到了这等无权无势时才开始考虑这几乎不可能成功的造反,实在是不识大势。>> 韩信谋反的事发生在几年之后,后面再说。>> 在韩信被去除楚王的头衔后,刘邦大封子嗣宗亲,不放心把外人放在这些要地,自己家人还是可以放心的,让家人都在地方上掌权可以起到庇护中央政权的作用。>> 于是刘邦封自己的长子(因为是庶出,所以不是太子)刘肥为齐王,王齐地七十三城;封自己的弟弟刘交为楚王,王楚地三十六城;封堂兄刘贾为荆王,王楚地另外的五十三城;封堂兄刘喜为代王,王北方代地五十三城。>> 其实后来历史的发展告诉我们,不但外人封了王不值得信赖,自己家人封了王同样不值得信任。家人也会造反,是不是异姓王其实并没有刘邦想的那么重要。这个观点后来文帝时期由贾谊提出,景帝时期验证了其正确性。>> 刘邦为了稳定自己的天下算是不遗余力了。除了诸侯王以外,其实一开始朝中的各将也都天天为了功劳纷争不休,搞的刘邦没有一天宁日,刘邦经常能看到将领们三三两两的坐在一起讨论什么。于是他问:“他们在讨论什么?”张良说:“他们在谋反。”刘邦问:“天下刚刚安定,他们为什么要谋反呢?”张良说:“陛下由平民起家,依靠这班人夺取了天下,现在陛下做了天子,所封赏的都是自己亲爱的老友,所诛杀的都是平生怨恨的人。现在有的人认为把天下所有土地都封赏了也不够,也有人认为他们不受陛下的喜欢,迟早要被诛杀,所以一起谋反。”>> 刘邦就说:“那该怎么办?”张良问:“陛下最憎恨,而群臣又都知道的人是谁?”刘邦说:“雍齿。”>> 雍齿这个人我们之前提过,丰县人,最早替刘邦守丰县的时候投降了魏国,是第一个背叛刘邦的人,害得刘邦在起义之初很狼狈,所以恨他也是情理之中。>> 张良说:“那就赶快封赏雍齿,群臣一看你连他都封赏,就不会怀疑自己了。”>> 于是刘邦设酒宴大封雍齿,稳定了大家的心。>> 当皇帝其实也挺没意思的,想报仇都报不了,太憋屈了,所以好皇帝都是最的,为了天下可以牺牲自己的家人,也可以牺牲自己的好恶。>> 内忧还没有完全解决,外患又开始威胁到了大汉王朝。此时未来汉朝最大的敌人匈奴已经屹立在了刘邦面前。
- 上一篇:1.无为而治:清静恭俭,国泰民安
- 下一篇:周亚夫生平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