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诩的故事:保地安民深谋远虑,弹劾权势直道不屈
虞诩(生卒不详),东汉将领。字升卿。陈国武平(今河南柘城南)人。虞诩智略过人,忠勤国事,直道而行,守志不屈,九谴三罚,不降其节,确实是难得的将才与治才。
一、保地安民深谋远虑
虞诩的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到九卿之位,于是便让虞诩以“升卿”为字。虞诩早年丧父,孝养祖母,县里推荐他为顺孙。陈国国相见到他后,也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想任他为官。虞诩推辞说:“我的祖母年已九十,倘无虞诩,无人赡养。”国相这才作罢。后来,虞诩祖母去世,虞诩服孝期满,被征召到太尉李惰府中任郎中。
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起兵,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认为军费太多,无法兼顾,想丢弃凉州,集中力量保守北边。于是便召集公卿商议,与会者也都同意他的看法。虞诩认为凉州地理地位重要,人民熟谙兵事,不能撒手不管;应该让四府九卿各从凉州征召几人,把凉州的州、郡、县长吏的子弟提拔为闲散官员,表面上酬其功勋,实际上防其奸邪。李候船依议,召集四府会商后布置安排,任命西州豪强为掾吏,任命长吏子弟为郎,以示安抚。
虞诩的建议得罪了邓骘兄弟。正好朝歌(今河南淇县)宁戚等数千人为乱,于是邓骘兄弟便推荐虞诩任朝歌长。虞诩一到任所,就去拜谒河内太守马棱,认为朝歌叛乱者并没有什么作为,希望马棱能略宽约束,暂勿拘阂,给自己较多的自主权,慢慢图之。上任之后,虞诩设立三个等级招募壮士:能够征战劫夺的为第一等,干过伤人偷窃行为的为第二等,游手好闲、不事家业的为第三等,并命令手下吏员不得隐匿。才几天,就招来了一百多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宣布赦免他们过去的罪过,派他们混入叛乱者的队伍中,蛊惑引诱叛乱者来抢掠劫夺,而虞诩则预先设下埋伏等待击杀。利用这种办法,虞诩杀死了几百名叛乱者。虞诩还派会缝纫的贫苦百姓去叛乱者队伍中做佣工,缝制衣服时悄悄在衣襟上缝上彩线作暗记,这样一来,叛乱者一进入街市,差役们就可以根据暗记逮捕他们。叛乱者不明底里,以为虞诩有神明相助,纷纷败散,朝歌县境从此清平。
后来,羌人入侵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将帅之才,调他任武都郡太守,并在嘉德殿接见他,给予很厚的赏赐。
听说汉廷派虞诩来,羌人首领率领几千人马,在陈仓道上崤山山谷拦截。虞诩命令随行人马停止前进,并宣称已上奏朝廷请兵增援,要等援军到来再一起进发。羌人闻知这一消息,信以为真,就分头到邻近的县城抢掠去了。虞诩趁此机会,日夜兼行,一天走一百多里。他还命令将士每人挖两个灶坑,以后每天再增挖两个。羌人见灶坑天天增加,不敢逼近。
虞诩到武都郡,发现郡兵不过3000人,而羌人则有一万多,围攻赤亭城,一围就是几十天。虞诩命令将士不要发射强弩,只用小弩射击。羌人见汉军箭力很弱,射不到自己,以为没有危险,便集中兵力加紧攻城。这时,虞诩命令20副强弩同时射一个羌人,每射必中。羌人非常震惊,连忙退却。虞诩见敌退兵,纵兵追击,多有杀伤。第二天,虞诩调动全体将士列成军阵,让他们从东门出城、北门进城,改换衣服后再连续周转,走了好几圈。羌人见汉军服饰不同,源源不绝地出入城门,猜不透有多少人马,愈发惊惧,军心动摇。虞诩估计羌人要退兵,便预派五百多人在浅水埋伏,等待他们。羌人果然逃走,汉军伏兵突起,截击掩杀,大获全胜。羌人溃败,逃窜到益州去了。虞诩察看地形,构建营垒一百八十多所,把流亡到外地的民众招回,救助贫民。武都郡逐渐安定下来。
虞诩还为当地开通了一条几十里的航路,并采取一系列安集荒余、招还溃散的措施,人口也增加了一倍多,一时武都郡盐、米丰贱,十倍于前。后来,虞诩因为犯了小过失,被免了职。
二、弹劾权势直道不屈
汉顺帝永建元年(126),虞诩接替陈禅,任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位高权重,职责之一是督察百官。虞诩上任几个月,连续奏免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劾奏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悚动,纷纷侧目,认为他过于苛刻。三公上表,劾奏虞诩不顺天地长物之性,盛夏时节拘捕关押大量无辜之人,为害官吏百姓。虞诩上表自辩,汉顺帝知他忠贞,没有加罪。
当时,中常侍张防弄权玩法,经常受人请托,收受贿赂。虞诩查办其案件,但屡次上书都被上司押下,不予批复。虞诩不胜愤怒,命人把自己捆起来,自投廷尉狱中,表示不愿与张防这样的乱臣同朝为官。张防在皇帝面前流着眼泪解释,虞诩因此被免官为徒,输作左校。张防不肯罢休,两天之内派人连审虞诩四次,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狱吏劝虞诩自杀,以免凌虐,虞诩不肯。孙程、张贤有扶立之功,他们劝顺帝逮捕张防,赦免虞诩。顺帝征询尚书对此事的看法,尚书贾朗一向和张防友善,力证虞诩有罪,顺帝。虞诩的儿子虞凯和门生一百多人,在路上拦住中常侍高梵的车子,叩头流血,诉陈冤情。高梵入朝奏明,于是张防被流放边塞,赦免虞诩出狱。孙程又上书陈说虞诩有大功于国,言辞激切。顺帝感悟,便任命他为议郎。过了几天,升任尚书仆射。
那时,郡县长吏及二千石官员允许犯罪的百姓交钱赎罪,叫做“义钱”,名义上是替穷人储备,实际上是郡守县令等以此聚敛民财,中饱私囊。虞诩上书指斥其弊,建议免除输赎制度。顺帝把虞诩的奏章下达州郡,并为诏切责长吏。谪罚输赎的措施从此废止。
宁阳主簿控诉县令枉法,可六七年过去了,朝廷始终未予理睬。主簿愤而上书:“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臣百上奏章,陛下您到现在还不闻不问,难道臣应该到北方去找单于,对他诉说冤情吗?”顺帝见此奏章大怒,拿给尚书看。尚书弹劾主簿,说他大逆不道。虞诩驳斥说:“主簿所诉讼的是君父之怨,百上奏章而不能达于帝听,那是主管官吏的过失。不该如此苛责!”顺帝听了虞诩的话,只是责打了主簿,未加深责。此外,虞诩还有一些别的奏章建议,常常被采用。
虞诩喜欢举劾官吏,讥刺朝政,一点都不回护,屡次忤怒权要贵戚。因此,他一生九次被谴责审治,三次遭到刑罚,然而刚正之性至老不屈。
永和初年(107),虞诩升任尚书令,后因公事离职。朝廷知他忠直骨鲠,再次召任,可不巧他去世了。
一、保地安民深谋远虑
虞诩的祖父虞经,长期担任郡县狱吏,执法断案,公正平允,且心存宽恕。他希望自己的子孙能到九卿之位,于是便让虞诩以“升卿”为字。虞诩早年丧父,孝养祖母,县里推荐他为顺孙。陈国国相见到他后,也认为他是难得的人才,想任他为官。虞诩推辞说:“我的祖母年已九十,倘无虞诩,无人赡养。”国相这才作罢。后来,虞诩祖母去世,虞诩服孝期满,被征召到太尉李惰府中任郎中。
汉安帝永初四年(110),羌人起兵,攻掠并州、凉州。大将军邓骘认为军费太多,无法兼顾,想丢弃凉州,集中力量保守北边。于是便召集公卿商议,与会者也都同意他的看法。虞诩认为凉州地理地位重要,人民熟谙兵事,不能撒手不管;应该让四府九卿各从凉州征召几人,把凉州的州、郡、县长吏的子弟提拔为闲散官员,表面上酬其功勋,实际上防其奸邪。李候船依议,召集四府会商后布置安排,任命西州豪强为掾吏,任命长吏子弟为郎,以示安抚。
虞诩的建议得罪了邓骘兄弟。正好朝歌(今河南淇县)宁戚等数千人为乱,于是邓骘兄弟便推荐虞诩任朝歌长。虞诩一到任所,就去拜谒河内太守马棱,认为朝歌叛乱者并没有什么作为,希望马棱能略宽约束,暂勿拘阂,给自己较多的自主权,慢慢图之。上任之后,虞诩设立三个等级招募壮士:能够征战劫夺的为第一等,干过伤人偷窃行为的为第二等,游手好闲、不事家业的为第三等,并命令手下吏员不得隐匿。才几天,就招来了一百多人。虞诩设宴招待他们,宣布赦免他们过去的罪过,派他们混入叛乱者的队伍中,蛊惑引诱叛乱者来抢掠劫夺,而虞诩则预先设下埋伏等待击杀。利用这种办法,虞诩杀死了几百名叛乱者。虞诩还派会缝纫的贫苦百姓去叛乱者队伍中做佣工,缝制衣服时悄悄在衣襟上缝上彩线作暗记,这样一来,叛乱者一进入街市,差役们就可以根据暗记逮捕他们。叛乱者不明底里,以为虞诩有神明相助,纷纷败散,朝歌县境从此清平。
后来,羌人入侵武都郡(治所在今甘肃成县西),邓太后知道虞诩有将帅之才,调他任武都郡太守,并在嘉德殿接见他,给予很厚的赏赐。
听说汉廷派虞诩来,羌人首领率领几千人马,在陈仓道上崤山山谷拦截。虞诩命令随行人马停止前进,并宣称已上奏朝廷请兵增援,要等援军到来再一起进发。羌人闻知这一消息,信以为真,就分头到邻近的县城抢掠去了。虞诩趁此机会,日夜兼行,一天走一百多里。他还命令将士每人挖两个灶坑,以后每天再增挖两个。羌人见灶坑天天增加,不敢逼近。
虞诩到武都郡,发现郡兵不过3000人,而羌人则有一万多,围攻赤亭城,一围就是几十天。虞诩命令将士不要发射强弩,只用小弩射击。羌人见汉军箭力很弱,射不到自己,以为没有危险,便集中兵力加紧攻城。这时,虞诩命令20副强弩同时射一个羌人,每射必中。羌人非常震惊,连忙退却。虞诩见敌退兵,纵兵追击,多有杀伤。第二天,虞诩调动全体将士列成军阵,让他们从东门出城、北门进城,改换衣服后再连续周转,走了好几圈。羌人见汉军服饰不同,源源不绝地出入城门,猜不透有多少人马,愈发惊惧,军心动摇。虞诩估计羌人要退兵,便预派五百多人在浅水埋伏,等待他们。羌人果然逃走,汉军伏兵突起,截击掩杀,大获全胜。羌人溃败,逃窜到益州去了。虞诩察看地形,构建营垒一百八十多所,把流亡到外地的民众招回,救助贫民。武都郡逐渐安定下来。
虞诩还为当地开通了一条几十里的航路,并采取一系列安集荒余、招还溃散的措施,人口也增加了一倍多,一时武都郡盐、米丰贱,十倍于前。后来,虞诩因为犯了小过失,被免了职。
二、弹劾权势直道不屈
汉顺帝永建元年(126),虞诩接替陈禅,任司隶校尉。司隶校尉位高权重,职责之一是督察百官。虞诩上任几个月,连续奏免太傅冯石、太尉刘熹,劾奏中常侍程璜、陈秉、孟生、李闰等人,百官悚动,纷纷侧目,认为他过于苛刻。三公上表,劾奏虞诩不顺天地长物之性,盛夏时节拘捕关押大量无辜之人,为害官吏百姓。虞诩上表自辩,汉顺帝知他忠贞,没有加罪。
当时,中常侍张防弄权玩法,经常受人请托,收受贿赂。虞诩查办其案件,但屡次上书都被上司押下,不予批复。虞诩不胜愤怒,命人把自己捆起来,自投廷尉狱中,表示不愿与张防这样的乱臣同朝为官。张防在皇帝面前流着眼泪解释,虞诩因此被免官为徒,输作左校。张防不肯罢休,两天之内派人连审虞诩四次,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狱吏劝虞诩自杀,以免凌虐,虞诩不肯。孙程、张贤有扶立之功,他们劝顺帝逮捕张防,赦免虞诩。顺帝征询尚书对此事的看法,尚书贾朗一向和张防友善,力证虞诩有罪,顺帝。虞诩的儿子虞凯和门生一百多人,在路上拦住中常侍高梵的车子,叩头流血,诉陈冤情。高梵入朝奏明,于是张防被流放边塞,赦免虞诩出狱。孙程又上书陈说虞诩有大功于国,言辞激切。顺帝感悟,便任命他为议郎。过了几天,升任尚书仆射。
那时,郡县长吏及二千石官员允许犯罪的百姓交钱赎罪,叫做“义钱”,名义上是替穷人储备,实际上是郡守县令等以此聚敛民财,中饱私囊。虞诩上书指斥其弊,建议免除输赎制度。顺帝把虞诩的奏章下达州郡,并为诏切责长吏。谪罚输赎的措施从此废止。
宁阳主簿控诉县令枉法,可六七年过去了,朝廷始终未予理睬。主簿愤而上书:“臣为陛下子,陛下为臣父。臣百上奏章,陛下您到现在还不闻不问,难道臣应该到北方去找单于,对他诉说冤情吗?”顺帝见此奏章大怒,拿给尚书看。尚书弹劾主簿,说他大逆不道。虞诩驳斥说:“主簿所诉讼的是君父之怨,百上奏章而不能达于帝听,那是主管官吏的过失。不该如此苛责!”顺帝听了虞诩的话,只是责打了主簿,未加深责。此外,虞诩还有一些别的奏章建议,常常被采用。
虞诩喜欢举劾官吏,讥刺朝政,一点都不回护,屡次忤怒权要贵戚。因此,他一生九次被谴责审治,三次遭到刑罚,然而刚正之性至老不屈。
永和初年(107),虞诩升任尚书令,后因公事离职。朝廷知他忠直骨鲠,再次召任,可不巧他去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