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圣孟子的故事 孟子性善论的哲学
孟子,先秦儒学的一位重要代表人物。名轲,邹(今山东邹县)人。约生于公元前372年,约卒于公元前289年。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 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当时几个大国都 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 《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 长期以来,他被人们尊为“亚圣”,奉为孔子思想的正宗嫡传。无论是宋明理学,还是现代的新儒家,无一不归宗于孟子。除孔子外,孟子可以说是历代大儒中对中国文化影响最深的人物了。> > 性善论的哲学> > 《孟子・滕文公上》:“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性善”之中的“性”,是指人性。所谓人性,就是人最本己的存在。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个人都具 有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关于心理,孟子强调了两个层面,一个是“四端”之心;一个是“思”之心。正是通过这两个层面,孟子发现了人性之善。> >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 > 人性本善自孟子提出,贯穿两千年的中国主流历史,到了《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为起始句,关于人性本善这个并不正确的认识就根植于人们心里,难以 去除。但是在当时,对于人性这个问题存在着大致三种观点:其一认为人性没有善恶之分,告子正是持有这种观点的人之一。其二是人性中有善也有恶。其三则认为 有的人人性为善,有的则为恶。孟子的性善论的人性观,是在与告子的人性无善恶的观点辩论当中展开,从而逐渐证明自己的主张的。> > 在主张性善论的孟子看来,告子提出的观点在两方面对其造成理论上的威胁,孟子的观点最初就是在驳倒告子这两方面入手,从而在这两方面上突显的区别中立论其“人性善”的本质:> > 第一,告子的“性无善恶”说表示人的善和恶并非与生俱来,而孟子的“性善”说表示善是人的天性中固有的。> > 《告子上》中写道: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桊也。以人性为仁义,犹以杞柳为*桊。”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桊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为*桊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桊,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 这段话说的意思是:在告子看来,人之初就好比柳条一样,自然而然;而人成长中的变坏或者变好则好比把自然的柳条弯曲,裁剪而做成篮子或者其他什么一样, 是后天作故,都与最初毫无关系。因此,人性是没有好坏、善恶之分的。对此,孟子则认为如告子所言,仁义是后天的,它成为扭曲,造作最初人性的东西,天下之 人就将会以仁义为害性而不肯为,他指出了告子的这种“人性无善恶,仁义为后天”的观点必定是祸害仁义的。> > 接着,孟子在此之上提出了自己的性善说: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袂诸西方则西流。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 > 它的意思是说:在对于水流的比喻当中,告子认为人性好比水,被引往哪个方向就往哪个方向流动一样,它也是在被引向善的时候为善,引向恶的时候为恶,这都 是后天使然,而人性本身则没有善恶之分。在此,孟子机智地以水总是往下流动的普遍性来说明,无论水是东流还是西流,水的更根本的特性是它总是往下流,从而 论证自己的观点,人的天性原本是善的。> > 为了证明人性为善,孟子又运用经验事实进行论证。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 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而这些基本的人性其实就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 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天性和人格上,圣人和凡夫俗子是生而相等的,他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 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正因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天性和良好品德,如果人们不断发展自己的“四端”,也就是善 性和道德,那么“人皆可为尧舜”。> > 现代历史学家钱穆先生指出,孟子的性善论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启迪人们向上的自信;二是鞭促人们向上 的努力(《孟子要略》)。而孟子提倡学做圣人不仅有益于挽救社会风气,更为重要也更积极的意义则在于肯定众生人格平等。每个人经过努力都能够成为圣人的命 题,从终极目标上激励人们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同时表明国君、大臣和庶民在人格上并没有高下之分。在等级分明的古代社会,这一思想无疑是大胆而且富有进步意 义的。> > 此外孟子提醒人们,本性里善的萌芽要加以扩充、培养,才会发展为完美的道德;如果不加以扩充、培养,像伐牛山之木一样,善也会“濯濯”无存,并且产生出恶来。> > 孟子的性善说是一种道德先验论。宋代以后,为理学家们普遍接受,成为正统的人性论思想,影响深远。> > 语言艺术的体现> > 孟子,孔孟之道的开山鼻祖之一。一部《孟子》不过三万五千余言,其思想内容却博大精深,语言文字明白晓畅;叙事简明扼要,说理形象生动,正因为如此,它成为了儒家经典的扛鼎之作。下面我们就简单地讲述一下孟子语言艺术的体现。> > 一、循序渐进法> > 大家都明白,要让一个人理解某种现象,认识某个道理,就必须为他铺设思维前进的道路,循序渐进,就像登百尺高台一样,拾级而上。如果躐等,就会导致认识断层,从而就导致说理难以实现。> > 在这里,孟子主张“民贵君轻”,主张施仁德,劝农桑,薄赋役。他四处劝说君王要勤于政事,善待民众,不能只沉醉在个人的享乐中。> > 有一次孟子去拜见齐宣王,他问齐宣王:“您有一个臣子,出游楚国,把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照顾。等他回来时,他的家属却在挨饿受冻。如果是你,你对怎么对待这个朋友?”> > 齐宣王说:“我会和他断绝交情。”> > 孟子接着问道:“假如一位监狱官不能管理他的下属,那又该怎么处理?”> > 齐宣王回答说:“撤去他那长官的职务。”> > 孟子又问:“假如一个国君没有将他的国家治理好,那又该如何解决呢?”> > 齐宣王领会了孟子的意思,并面红耳赤的不敢正视孟子,将话题转向了别处。> > 在这里我们看到,孟子说话的重点是要规谏国王,可他并没有因此就直接把话挑明,而是从交友之道说起,获得齐宣王认同,登上第一级台阶;次及长官的政务, 引齐宣王跻上第二级台阶;最后提出议论中心,使齐宣王的内心不得不赞同他的观点。我们知道,虽然孟子没有口头上说出自己的观点,但最终还是达到了规谏国王 的政治目的。在这里,孟子的语言艺术得到了完美体现。> > 二、借彼喻此法> > 孟子说:“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 在上面我们已经说过,孟子主张性善说,而且他还把“义”看作是性善论的主要内容之一。生命是人所共见的,人们都能切切实实体会到它的存在和价值,能唱能 跳,善行会跑。然而,“义”给人的概念却是抽象的,它无声无嗅,无形无状,一般人很难将它把握好。基于此,孟子为了使“义”的价值能够直观现实在人们眼 前,因此采用了借彼喻此的方法。> > 所谓借彼喻此,就是用人们理解的东西来比较人们不懂或不好懂的东西,从而使人由不知到知,由肤浅之知 到深刻之知。鱼是美味,一般人都可以得而食之;熊掌是佳肴,比鱼贵重许多,而且极难得到。孟子用鱼比喻“生”,用熊掌比喻“义”,详细并形象地区别出 “生”和“义”价值高下不同。这么一比喻,“舍生取义”的结论就很容易使人们接受并且实践。在这里,我们再一次体会到了孟子的语言艺术美。> > 三、举例论证法> > 在我国历史上,儒家主张“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意思是要人们的言谈举止不能偏离礼节的范畴。但有一点要说的是,也不是说拘泥礼节 超过一切,而可视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例如,“男女授受不亲”是一条儒训,本来是应遵守的行为规范,但是如果嫂嫂掉进河里快要溺毙,孟子就认为当然不用遵守 这项“礼”,不必害怕肌肤相亲,要赶快扶起她。毕竟生命是最重要的!因此,孟子说:“男女授受不亲,礼也;嫂溺援之以手者,权也。”> > 有一次一个任国人对孟子的学生屋庐子说:“如果按照礼节去找吃的,便会饿死;不按照礼节去找吃的,便能找到食物,那么,一定要按照礼节去行事吗?如果按照 迎亲礼,便得不到妻子;如果不行迎亲礼,便会得着妻子,那一定要行迎亲礼吗?”屋庐子听后感到很迷茫然,不知所对,于是将这个问题告诉了老师孟子。> > 孟子告诉他的学生应该这样答复任国人:“扭转哥哥的胳膊,抢夺他的食物,便得到吃的,不扭便得不着吃的,那你会去扭吗?爬过东邻的墙去搂抱女子,便得到妻室;不去搂抱,便得不着妻室,那你会去搂抱吗?”> > 在这里,孟子并没有直白地将自己的回答说出口,而是举出两个例子任国人判断,间接表述自己的观点,即应当根据礼节来待人处事,决不能违反礼节,任意胡作 非为,干出伤天害理之事。我们不得不说,孟子的语言艺术是非常令人佩服的!他将各种语言运用自如,而且也得到了显著效果,这一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后人去学习 的。> > 孟子的很多理论,有力地抨击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学说,使儒家的思想得以广泛传播,从而对后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因此,他也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www.)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正史轶闻:秦始皇为什么要修建长城?
- 下一篇:第44节 马陵道孙膑复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