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南北朝的『人工印刷机』
很多年前,CCTV6 播放的某部电视电影中,有这样一段情节:一个仰慕中国“四大发明”的美国女孩,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却不慎拜了一个半瓶子醋的 “砖家”为师。相处期间,女孩很天真无邪地把所有关于中国“四大发明”的事情都要打破沙锅问到底,直叫“砖家”张口结舌。某日女孩又发奇问:“中国人在发 明印刷术以前,那么多的书,都是怎么弄出来的?”“砖家”答:“这都不知道?当然是一笔又一笔地抄出来的。”女孩闻言惊呼:“哇,这么多书,一个字一个字 地抄出来,好了不起哦!”“砖家”气骂道:“真没见识,这点鸡毛蒜皮的事都大惊小怪。”
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上,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 期,我们就会发现,“没见识”的反而是那位“砖家”,在魏晋南北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一笔一笔抄出一本书来,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后世,都绝不是 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负责抄书的人,更是一群对印刷术发明前整个中国文化的演变极其重要的人,其意义绝不限于抄书写书这一方面,更对中国文化的流变,艺术的 多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是了不起的小人物。
这些了不起的小人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书佣。
所谓书佣,顾名思义,就是在当时负责抄书工作的人,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抄写员或者打字员。这样的职业在中国诞生很早,地位也一直不高,名字也发生过多 次变化。最早的时候,它曾叫过“书人”、“书手”、“书工”,最后才叫“书佣”,只是不管名字怎么变,身份和工作内容一直没变:抄书。把那些珍藏的典籍, 一本一本抄录下来,装订成册,流传于世,给越来越多需要它的人去看。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到几千年前祖先的历史,传承伟大的华夏文明,他们是背后的无名英雄。
且去看看,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的真实风貌,他们对印刷术发明前中国历史的演变,究竟产生了哪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
“书佣”这个称谓,最早出自东汉,虽然书佣都是一些身份卑微的人,但是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书佣,却是东汉王朝一个不世出的牛人。后来投笔从戎,开拓西域的大英雄班超。
《后汉书》中,有关班超的记录是这样的:“家贫,常以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这是“书佣”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做这个工作确实“劳苦”, 每天就是伏在案子上,一笔一划地抄书,而且绝不能潦草,每一笔都要写得方方正正,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干的活,既要字写的好,又要有耐 心。在那年头,做这种活的,确实不是普通人,有这种本事的,有多少人愿意凭这个工作混饭吃?至少贵族子弟,儒家学子,大多数都是不屑去做的。愿意凭这个混 饭吃的,大多数又没有这个本事,没文化的,或者是粗通点文墨的都不行,文化不错但是字写得烂的同样不行。所以古代做这个工作的,基本是这样几类人:一是贫 寒的书生,二是破落贵族子弟,甚至还有犯罪服役的囚犯。而这么高难度的工作,在东汉时期工资又有多少呢?东汉侯谨的《汉德皇传》里,就记载了一个叫普盖的 书佣,说他每个月“得钱,足供而已,不取其余”。也就是说,书佣们当时每个月的薪水,除了吃穿外,基本就什么都剩不下了。待遇低,工作却相当辛苦,甚至辛 苦到变态,班超自己说过,他做书佣的时候,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没完没了地抄写,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还经常被领导“枪毙”掉重来,可以 说是既吃力又不讨好。当然,这时期的书佣,和过去的“书工”已经大不相同,先秦时期的“书工”,基本属于权贵们的私人奴仆,最多是个高级奴隶。而到了汉 朝,书佣不但是自由民,也是“吃国家财政”的,由国家雇佣书佣,并且支付工资。因为这时期中国的文化形势已经大不相同,汉帝国作为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修书 已经成了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修的书多,需要的人手也多。给国家干活,自然也要国家开工资。所以在汉朝的大多数时候,书佣这个工作本身很有前途,但 干这个工作的人,基本都没什么前途,即使是后来名垂青史的班超,也是拜了愤然跳槽所赐。
到了东汉晚期,这个原本没前途的工作,却变得 越来越有前途,特别是干这项工作的人,投笔从戎的少了,扎根本职工作并且干出前途来的,越来越多了。比如小说《三国演义》里配合黄盖一起使“苦肉计”的东 吴谋士阚泽。在《三国志》的记录中,就说他早年“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也就是说,阚泽正是凭着做书佣的经历勤工俭学,挣够了读书上进的钱, 最终出人头地的。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阚泽的“为人佣书”,不是给国家打工,而是给私人打工,替人抄书收钱。也就是说,这时期的书佣们,已经不仅仅有 “国家在册职工”,更出现了个体户。按照价值规律的说法,这当然是因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时期修书的多了,不但有国家官修典籍,更有私人修书,对书佣需 求量大。《晋书》在记录文学家左思的时候,说到左思新作写成后,当地的世家大族纷纷雇人抄写,广为流传,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世家大族里,“修书”已经成了一 种风尚。修书的多了,市场上的书籍自然也多,《北齐书》里就记录过这样的事:有书贩子跑到北齐来贩卖南朝的图书,并且说明可以先看后买,结果有些买书的, 在拿回家“先看”的时候,就故意花钱找人抄录了,然后再把原版退还给书贩子。这时候的中国图书市场,并没有因为战乱而凋零,反而火爆得不行。大量图书的商 业化,自然也让“书佣”业商业化,这时期的书佣们,已经不再受政府控制,反而成为红红火火的书佣市场的“自由人”了。
这种情况的发 生,后人大多都说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原因上,但根子上的原因,恐怕有3个,第一就是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产生于汉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 经推广到全国。在造纸术成型之前,中国的书籍主要都是用竹简和布帛来抄录的,竹简笨重,布帛昂贵,抄一本书的成本自然也高,别说通老百姓家,就是世家大 族,也没多少人肯花这个闲钱的,能出起这个钱的,也只有国家。有了造纸术,情况就反过来了,纸张的价格远远比布帛便宜的多,稍微有点钱的都修得起,如此一 来,修书的人自然多了,不但国家的修书量大增,私人修书业也大批兴起。在没有印刷术的情况下,修书也就意味着要找人抄书,能够又快又好抄写图书的书佣们, 自然也就变得很有前途,成了官府以及世家大族争抢的香饽饽,待遇当然水涨船高。东汉早期的书佣们,工资只够温饱,三国时期的书佣们,工资已经有大量盈余, 比如阚泽,就可以用抄书的工资,供自己读书上学。到了西晋时期,有大臣在揭露世家大族骄奢淫逸时,也拿着书佣们的工资说事,说这时候书佣们给世家大族修书 的工资,比起东汉的时候已经上升了6倍,这个涨幅很显然比较夸张,但是书佣们工资待遇的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到了南北朝时期,书佣们的待遇更是芝麻开花 节节高。比如北魏的文献里记载,北魏名士房景先,早年靠兄长做书佣来养活,后来他耻于如此,也做了书佣,很快家庭就摆脱了贫寒。而南朝的书佣崔光更是高 薪,他给南朝王家做书佣长达十几年,之前只是个家境贫寒的寒门子弟,做了书佣后,不但家境好转,后来还有钱买房置地,成了当时的新富阶层。如此局面,皆与 当时修书者日多大有关系。
如果放在真实的历史上,尤其是魏晋南北朝时 期,我们就会发现,“没见识”的反而是那位“砖家”,在魏晋南北朝乃至整个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上,一笔一笔抄出一本书来,无论对于当时还是后世,都绝不是 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负责抄书的人,更是一群对印刷术发明前整个中国文化的演变极其重要的人,其意义绝不限于抄书写书这一方面,更对中国文化的流变,艺术的 多源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当时,他们是默默无闻的小人物,但是,是了不起的小人物。
这些了不起的小人物,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书佣。
所谓书佣,顾名思义,就是在当时负责抄书工作的人,按照现代的话说,就是抄写员或者打字员。这样的职业在中国诞生很早,地位也一直不高,名字也发生过多 次变化。最早的时候,它曾叫过“书人”、“书手”、“书工”,最后才叫“书佣”,只是不管名字怎么变,身份和工作内容一直没变:抄书。把那些珍藏的典籍, 一本一本抄录下来,装订成册,流传于世,给越来越多需要它的人去看。我们今天能够了解到几千年前祖先的历史,传承伟大的华夏文明,他们是背后的无名英雄。
且去看看,这些有名无名的英雄们的真实风貌,他们对印刷术发明前中国历史的演变,究竟产生了哪些至关重要的影响。
一
“书佣”这个称谓,最早出自东汉,虽然书佣都是一些身份卑微的人,但是有历史记录的第一个书佣,却是东汉王朝一个不世出的牛人。后来投笔从戎,开拓西域的大英雄班超。
《后汉书》中,有关班超的记录是这样的:“家贫,常以官佣书以供养,久劳苦。”这是“书佣”一词第一次出现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做这个工作确实“劳苦”, 每天就是伏在案子上,一笔一划地抄书,而且绝不能潦草,每一笔都要写得方方正正,工作量大,工作强度高,确实不是普通人能干的活,既要字写的好,又要有耐 心。在那年头,做这种活的,确实不是普通人,有这种本事的,有多少人愿意凭这个工作混饭吃?至少贵族子弟,儒家学子,大多数都是不屑去做的。愿意凭这个混 饭吃的,大多数又没有这个本事,没文化的,或者是粗通点文墨的都不行,文化不错但是字写得烂的同样不行。所以古代做这个工作的,基本是这样几类人:一是贫 寒的书生,二是破落贵族子弟,甚至还有犯罪服役的囚犯。而这么高难度的工作,在东汉时期工资又有多少呢?东汉侯谨的《汉德皇传》里,就记载了一个叫普盖的 书佣,说他每个月“得钱,足供而已,不取其余”。也就是说,书佣们当时每个月的薪水,除了吃穿外,基本就什么都剩不下了。待遇低,工作却相当辛苦,甚至辛 苦到变态,班超自己说过,他做书佣的时候,每天只能睡5个小时,其他的时间,都在没完没了地抄写,辛辛苦苦的劳动成果,还经常被领导“枪毙”掉重来,可以 说是既吃力又不讨好。当然,这时期的书佣,和过去的“书工”已经大不相同,先秦时期的“书工”,基本属于权贵们的私人奴仆,最多是个高级奴隶。而到了汉 朝,书佣不但是自由民,也是“吃国家财政”的,由国家雇佣书佣,并且支付工资。因为这时期中国的文化形势已经大不相同,汉帝国作为大一统的中央王朝,修书 已经成了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要修的书多,需要的人手也多。给国家干活,自然也要国家开工资。所以在汉朝的大多数时候,书佣这个工作本身很有前途,但 干这个工作的人,基本都没什么前途,即使是后来名垂青史的班超,也是拜了愤然跳槽所赐。
到了东汉晚期,这个原本没前途的工作,却变得 越来越有前途,特别是干这项工作的人,投笔从戎的少了,扎根本职工作并且干出前途来的,越来越多了。比如小说《三国演义》里配合黄盖一起使“苦肉计”的东 吴谋士阚泽。在《三国志》的记录中,就说他早年“居贫无资,常为人佣书,以供纸笔”。也就是说,阚泽正是凭着做书佣的经历勤工俭学,挣够了读书上进的钱, 最终出人头地的。而且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阚泽的“为人佣书”,不是给国家打工,而是给私人打工,替人抄书收钱。也就是说,这时期的书佣们,已经不仅仅有 “国家在册职工”,更出现了个体户。按照价值规律的说法,这当然是因为供求关系决定的——这时期修书的多了,不但有国家官修典籍,更有私人修书,对书佣需 求量大。《晋书》在记录文学家左思的时候,说到左思新作写成后,当地的世家大族纷纷雇人抄写,广为流传,可以看出这时候的世家大族里,“修书”已经成了一 种风尚。修书的多了,市场上的书籍自然也多,《北齐书》里就记录过这样的事:有书贩子跑到北齐来贩卖南朝的图书,并且说明可以先看后买,结果有些买书的, 在拿回家“先看”的时候,就故意花钱找人抄录了,然后再把原版退还给书贩子。这时候的中国图书市场,并没有因为战乱而凋零,反而火爆得不行。大量图书的商 业化,自然也让“书佣”业商业化,这时期的书佣们,已经不再受政府控制,反而成为红红火火的书佣市场的“自由人”了。
这种情况的发 生,后人大多都说到“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等原因上,但根子上的原因,恐怕有3个,第一就是造纸术的发明,造纸术产生于汉朝,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已 经推广到全国。在造纸术成型之前,中国的书籍主要都是用竹简和布帛来抄录的,竹简笨重,布帛昂贵,抄一本书的成本自然也高,别说通老百姓家,就是世家大 族,也没多少人肯花这个闲钱的,能出起这个钱的,也只有国家。有了造纸术,情况就反过来了,纸张的价格远远比布帛便宜的多,稍微有点钱的都修得起,如此一 来,修书的人自然多了,不但国家的修书量大增,私人修书业也大批兴起。在没有印刷术的情况下,修书也就意味着要找人抄书,能够又快又好抄写图书的书佣们, 自然也就变得很有前途,成了官府以及世家大族争抢的香饽饽,待遇当然水涨船高。东汉早期的书佣们,工资只够温饱,三国时期的书佣们,工资已经有大量盈余, 比如阚泽,就可以用抄书的工资,供自己读书上学。到了西晋时期,有大臣在揭露世家大族骄奢淫逸时,也拿着书佣们的工资说事,说这时候书佣们给世家大族修书 的工资,比起东汉的时候已经上升了6倍,这个涨幅很显然比较夸张,但是书佣们工资待遇的提升,却是不争的事实。到了南北朝时期,书佣们的待遇更是芝麻开花 节节高。比如北魏的文献里记载,北魏名士房景先,早年靠兄长做书佣来养活,后来他耻于如此,也做了书佣,很快家庭就摆脱了贫寒。而南朝的书佣崔光更是高 薪,他给南朝王家做书佣长达十几年,之前只是个家境贫寒的寒门子弟,做了书佣后,不但家境好转,后来还有钱买房置地,成了当时的新富阶层。如此局面,皆与 当时修书者日多大有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