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林寺的兴起是在北魏的哪个时期?
少林寺始建于北魏太和十九年(495)。当时,天竺僧人佛陀到达中国,擅长禅法,得到北魏孝文帝礼遇,并且在太和十九年为他敕造寺庙于少室山中,供给衣食。因寺处于少室山茂密丛林中,所以名为少林寺。孝昌三年(527),禅宗初祖菩提达摩来到少林寺中传授佛法,传说他曾于寺内面壁9年,后传法给慧可。此后少林禅法师承不绝,传播海内外。达摩长期打坐修炼,为活动筋骨,创造了后世广为流传的少林拳法。北周建德三年(574),武帝禁佛,寺宇被毁坏,大象年间重建,改名为陟岵寺。隋代又恢复旧名,日渐发展为北方一大禅寺。唐初少林寺13棍僧救唐王,立下战功,为少林寺博得天下第一名刹的名号。
魏碑书法风格劲健
北魏时,佛教盛行,一时庙宇、造像、摩崖、碑林、墓志、刻经等处处林立。在客观上促进了北魏碑刻艺术的迅速发展。北魏碑刻中多用一种楷书,这种楷体直接继承了汉魏末年钟繇、卫等的笔法,结字紧密厚重、端庄劲健,但在具体碑刻中又隶楷错变,无体不备,风格多样,成为南北朝时书法艺术的杰出代表。这种碑刻称为魏碑,书体称为魏碑体。太和(477~499)年间,继承造像书体形成雄伟浑厚的书风,雄健宽博,笔法圆转凝重,以篆籀笔力、隶书体势、行草跌宕风姿、楷书端庄之象集于一身。清末民初,康有为把魏碑的美归纳为十项: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跃、点画端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组肉丰美,对它推崇备至。魏碑体在东魏得到继承,影响直至隋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