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在众多家训中影响最大的《颜氏家训》,成书背景如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中国人安身立命的人生追求。而家训就是古代知识分子为修身齐家而撰写的教育后辈儿孙的读物。中国家训文化蔚为大观,其扛鼎之作便是《颜氏家训》。

清人王铖曾说:北齐黄门颜之推《家训》二十篇,篇篇药石,言言龟鉴,凡为人子弟者,可家置一册,奉为明训,不独颜氏。

中国古代历来重视对后代的教育。家训便是古人对后代子女进行修身、处世、治学、为人等方面教育的家庭读物。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曾记载秦代任公家约,非田畜所出,弗衣食,公事不毕,则不得饮酒食肉。所谓家约,实际上即为成文的家训条款。明确记载家训一词的,当数《后汉书》。在《后汉书,边让传》中,记有髫龀夙孤,不尽家训的话,说的是边让父母早亡,他从小没有受到家长很好的教养。由此可见,古人对家训是极为重视的。

我国古代的家训可谓源远流长,蔚为大观。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载的家训就有一百多家。在众多家训中,《颜氏家训》的影响最大。王三聘在《古今事物考》一书中说: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可谓一语道破《颜氏家训》的地位和价值。

《颜氏家训》的成书背景

《颜氏家训》的作者颜之推,字介,祖籍琅辏今山东临沂),后南迁。公元531年,颜之推生于江陵(今湖北江陵),他是南北朝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大学者。

颜之推生逢乱世,从他出生的那一年一梁中大通三年算起,到隋朝统一天下,短短60余年内,南北两朝兵连祸结。生民涂炭,朝代更迭之频繁,堪称我国历史之最。在北方,少数民族长期居于统治地位,北齐代东魏、北周代西魏、北周灭北齐、隋灭北周,可谓变乱横生,国无宁日。而偏安于东南一隅的汉族政权虽然只经历了梁、陈两代政权的更替,却有侯景之乱、江陵之变、隋灭陈等重大事变,门阀士族受到毁灭性的打击,黎民百性所受苦难不亚于北方人民。颜之推就出生于这样一个动荡的社会环境中。

颜之推出身于书香门第,他的先祖为北方士族,西晋末随晋元帝南渡后成为南方的侨姓高门。颜乏推的父亲颜协学识渊博、为人刚正不阿,曾在梁武帝时任官,以才学见重。据《北齐书,文苑传》记载,颜家世善《周官》、《左氏》学,在这样的家庭环境熏陶下,颜之推7岁开始启蒙,青少年时博览群书,无不该洽,到19岁时,就少年得志,担任了湘东王国右常侍兼镇西墨曹参军。公元550年侯景叛乱时,颜之推被俘,差一点被杀,后被囚送建邺,第二年梁军收复建康,他才回到江陵任散骑侍郎,奉命校书,使他有机会遍读秘阁藏书。公元554年,宇文泰破江陵灭梁,颜之推再次被俘。他不愿做仇国的臣属,蓄志南归,终于在北齐文宣帝七年(公元556年)率妻室逃至北齐,在北齐担任黄门侍郎。从此时起,他在北齐过了20年相对稳定的生活,主持文林馆并主编了《修文殿御览》一书。他在北齐仕途顺利,屡有升迁。然而官场险恶,时时如履薄冰的景况给颜之推内心蒙上了阴影。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颜之推第三次成为亡国之人。周静帝大象二年(公元580年〕,年已50的颜之推出任北国的御史上士。隋灭周后,他被太子杨勇召为学士,不久便病逝了。

颜之推一生做过三次亡国人,他反对宇文氏,但不得不做周国的官,对于亡国,他表现了极其沉痛的心情,在《观我生赋》中发出:向使潜于草茅之下,甘为畎亩之人,无读书而学剑,莫抵掌以膏身,委明珠而乐贱,辞白壁以安贫,不敢怨天而泣麟的感叹。

颜之推虽然一生历尽离乱,饱经苍桑,但他聪颖机悟,深知时政,洞悉南学北学的长短,是南北朝时期最通博、最有思想的学者。他一生著文3.0卷,其中《家训》17卷20篇,述立身治家之法,辨证时俗之谬,谆谆告戒后世子孙安身立命之道。《颜氏家训》内容丰富,领域广泛,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各方面的知识无所不包,正如《宋刻颜氏家训小引》中说,黄门祖家训,该指百行,贯穿六艺,寓意极精微。它既是一本见解记录,又是一本道德规范的教科书,还是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它用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被封建社会看作处世良方。

《颜氏家训》文笔流利,风格平易亲切,讽刺之笔意味隽永,虽然时有骈体,但立论平实且不落俗套,在当时南方浮华、北方粗野的气氛中自成一家。《明嘉靖甲申傅太平刻本序》中评价《颜氏家训》质而明,详而安,平而不诡。《颜氏家训》为研究南北朝历史和研究《汉书》、《文心雕龙》及其他经典提供了大量参考资料。《颜氏家训》一书成于开皇九年,即隋文帝平陈之后,隋炀帝即位之前,但却以北齐黄门侍郎颜之推署名,这是由于颜氏当时所处的南北朝,宦海浮沉,唯有黄门侍郎最为清显,颜之推以之为荣,故而津津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