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秀才王致和,靠“臭”闻名,连康熙都知道
清朝康熙年间,顺天府武清县西河村(今天津市武清区河西务)有一个落第秀才,他发明了一种怪异小吃,在当时很有名气。后来他参加乡试中了举人,但却辞官不做回京创业,怪异小吃销遍大江南北,康熙皇帝赐名青方,后来成为慈禧太后御膳,毛主席也喜欢吃,还曾题写15个字点赞。
这个人叫王致和,安徽仙源县人,是个秀才,因屡试不第,于康熙年间投奔远亲,来到京南顺天府武清县,住在了潞河畔西河村。为了生活,他做了起了小本生意——卖豆腐。
这一年夏天,王致和挑着一担豆腐正要去卖,远房亲戚来找他,说家里要办喜事,叫他去帮忙。他说还要去卖豆腐,远房亲戚说豆腐他都买下了。说完扔下一贯钱,拉起王致和就走。
王致和一去就是二十多天,回来的时候,发现豆腐都长了绿毛儿,奇臭难闻。王致和非常节俭,不舍得把豆腐扔掉,便夹起一块豆腐尝了尝,结果发现,那豆腐虽然臭了,但吃到嘴里却有一种特殊的香味,而且越嚼香味越浓。王致和明白了,原来臭到极致就是香!于是专门做臭豆腐,在京城附近卖。
因为王致和的臭豆腐很特别,很快在京城出了名。康熙皇帝听说后,让太监买几块品尝,感觉味道不错,但觉臭豆腐之名不雅,于是赐名青方。从此,王致和的臭豆腐更加有名,王致和也成了京城一带知名人物。
王致和因臭豆腐畅销时来运转,顺天府举行乡试时,有官使推举他参加。当时的乡试在每年八月举行,分为三场,其中第一场要作五言八韵诗一首。王致和是秀才,作诗不外行,但他多年卖臭豆腐,读书时间不多,对自己的臭豆腐倒是情有独钟。那一年的考题正好是知味下车,他便写了一首诗夸奖自己的臭豆腐:明言臭豆腐,实名正相当。自古不钓誉,于今无伪装。扑鼻生奇臭,入口发异香。素醇饶回味,黑臭蕴芬芳。珍馐富人趣,野味穷者光。既能饫饕餮,更可佐酒浆。餐馔若有尔,宴饮亦无双。省钱得实惠,赏心乐未央。
考官看了这首诗,鼻子都气歪了,要治他玷污考场之罪。主考官看罢,摆摆手说:知味下车,考生千篇一律皆论酒,惟王生之臭豆腐诗别开生面,且词意豁达,故应重新裁定为是。就这样,王致和竟得中第107名举人,任铁岭知县,后来又升任卫辉知府。但他没干几年,就辞官回京创业了。
王致和的臭豆腐在顺天府最有名,他便在北京延寿街开了一家臭豆腐坊。大门上还写了幅对联:可与松花相媲美,敢同虾酱做竞争。横批是臭名远扬。从那以后,王致和的臭豆腐销遍大江南北,真的臭名远扬了。
到了光绪年间,王致和的臭豆腐成了慈禧太后的御用食品,平民百姓则把它当成了日常佐料。在湖南,王致和的臭豆腐经过改良,成了地方名吃。
1922年,毛主席邀李立三商议组织安源煤矿工人罢工时,曾在火宫殿请李立三吃臭豆腐,还给李立三讲臭豆腐的由来。1958年4月12日,毛主席在黄克诚陪同下重游故地,仍对臭豆腐赞不绝口。湘菜师傅专门制作了主席宴,其中就有臭豆腐。毛主席说臭豆腐有三个特点:闻起来很臭,看起来很脏,吃起来很香。在工作人员请求下,毛主席亲笔为臭豆腐写下15个字的点评:火宫殿的臭豆腐闻起来臭吃起来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气吞万里如虎:叱咤风云的南朝第一雄主刘裕
- 下一篇:尊儒重学的苻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