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僧恒传——乱世中的佛光

僧恒随着道安在苻坚的统治下翻译佛经,随着道安的涅盘,僧恒继承了道安的志业,继续弘扬佛法。在乱世中,除了僧恒宣扬佛法外,还有一些奇人故事也在各地上演……

后来道安在长安有弟子数千名,大大的弘扬了佛法。长安里官员贵族的孩子想学诗赋读书的,都前来依附,希望获得好名声。道安喜好佛教经典,立志以翻译佛经来宣扬佛法,往往延请外国和尚,翻译出百万多字的各部佛经。僧恒以前在建康的时候,常常和和尚详细校订字音与文义,所以道安非常倚重他,与他一起校阅新翻译的佛经,于是这些经文的内容获得正确的翻译。

东晋太元十年(西元三八五年),道安忽然告诉众人:「我应当离世了。」他并且向僧恒说:「我走后的十六年,鸠摩罗什会到长安来,你要继续我留下的志业,翻译佛经弘扬佛法,成就伟大的功德。」这一天道安吃完斋饭,没有生病就圆寂了,卒年七十二岁。道安是中土佛教史上建立僧尼规范,确立僧人一律姓「释」的人。他的弟子慧远后来到庐山结舍修行,也名振一时。

料事如神的隐士传奇

道安还没圆寂之前,隐士王嘉(洛阳人,生卒年不详)前来拜访他。道安问他:「一起走吗?」王嘉回答说:「您先走吧,我欠下的小债务还没还完,不能和您一块离去。」等到姚苌起兵对抗苻登,双方对峙很久的时候,那时王嘉故意待在长安里面。姚苌问他:「我赢得了苻登吗?」王嘉回答说:「略得。」姚苌生气地说:「得到就说得到,哪有什么略得的?」就将王嘉斩杀了。这就是王嘉所说的欠债啊。姚苌死后,他的儿子姚兴才杀死苻登,姚兴的字号叫子略,就是王嘉所说的「略」得的意思。

王嘉的外貌粗鄙丑陋,好像智能不足的样子,本来就是滑稽喜欢说笑的人。然而他不吃五谷食物,人们都敬仰侍奉他,前去问他事情的吉凶善恶,他随问随答,言语带笑,好像开玩笑一样,内涵则好像预言一样,事先经常无法理解,但事后多应验。

苻坚一直想要统一天下,起意南征,曾派遣人去问王嘉是否可行。王嘉没有说话,乘上使者的马,假装往东边走几百步,然后让靴子帽子脱落,脱下衣服抛弃掉,骑马奔回,用这种方式来暗示苻坚在淝水之战失败的命运,他能如此的洞彻未来。在姚苌杀害王嘉的那天,有人在陇上见到王嘉,就写信给姚苌告诉他此事。

淝水之战奠定南北分治

东晋太元八年,就是前秦建元十九年(西元三八三年),苻坚不顾众人反对,率领大军进攻东晋,引发了有名的淝水之战。苻坚率领大军,号称百万(实八十七万),南征东晋。骄傲自满的苻坚在战前曾夸口说:「区区长江天险算什么?我拥有百万大军,只要我一声令下,叫士兵们把皮鞭投入长江,足可断掉流水了!」(这就是成语「投鞭断河」之典故。)

当时的东晋依旧孱弱,内乱频起,面对外患时,是作战还是求和,大臣们的意见也不一致,最后重臣谢安拍板,派八万兵力对峙于淝水(现今安徽省寿县的东南方)。

晋兵先采取精兵奇袭的策略攻击北方联军,北方兵被东晋部队偷袭以后,士气大挫,苻坚的信心开始动摇。他登上寿春城头观察敌军动静,看到远方山上长满无数草木,风吹草动,仿佛无数敌军埋伏其中,心头大惊。后来世人就以「草木皆兵」来形容神经过敏或疑神疑鬼的状态。另一个成语「风声鹤唳」是源于苻坚战败后仓皇逃难,听到风声或鹤的鸣叫,都以为晋兵在后穷追不舍,用来形容岌岌可危的处境,或胆战心惊的心情。

历史的安排这场战争让东晋以寡敌众,大获全胜,奠定南北分治的局势,北方则因为苻坚战败重新陷入分裂状态。淝水之战与赤壁之战一样,都是史上有名的改变历史的战役,二者都是以寡敌众而大获全胜,并奠定分立局势。

苻坚大败,单骑逃回长安,自此国力大衰,北方再度陷入分裂。两年后(西元三八五年),北燕慕容氏攻陷长安,苻坚逃到五将山,部下姚苌向苻坚索取传国玉玺被拒,缢杀苻坚于新平佛寺(今彬县南静光寺)。

鸠摩罗什传奇

道安在世时,听说鸠摩罗什在西域,想和他一起讲述分析佛理,经常建议苻坚邀请他来长安,苻坚果然派兵强邀。苻坚崇信佛法,为迎接道安与鸠摩罗什前来辅佐自己,二度派兵攻打它国,是历史上罕见的为了争夺高僧而引起的战争。

鸠摩罗什(Kumarajiva,义为童寿,西元三三四~四一三年),中国佛教史上四大译经家之一。鸠摩罗什的父系是天竺贵族,世代为相,他的父亲为了修行而远走西域,龟兹(今新疆库车一带)国王非常敬重他,便强迫将王妹嫁给他。鸠摩罗什从小十分聪敏且有异能,七岁时随着母亲出家,开始学习小乘佛法。

九岁时,母亲因为担心自己王妹的身份受到国人过于丰厚的供养,影响修行,所以带着他避走他乡。他们来到罽宾国,国王听说罗什的名声,请他入宫与其他宗教的人辩论。结果外道全部拜服,国王待之以上师之礼。

罗什十二岁时,母亲又带他回到龟兹。此时罗什已经名满天下,各国竞相礼聘他前往。罗什接触到大乘佛教的经书,便转为修习大乘佛法。后来母亲又带他云游各国,二十岁时回到故乡,在王宫受戒,教化百姓。龟兹国本来信仰小乘佛教,自从罗什开讲大乘佛经后,百姓便多改信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