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朝如果国考泄题那么负责人的下场是很惨的
在历史书中,清朝一直是一个饱受诟病的王朝。这个王朝闭关锁国、夜郎自大,帝王昏庸无道,政府腐败无能。这个王朝扼杀进步思想,文字狱盛行;这个王朝偏安一隅,掀起了中国近代史屈辱的篇章。但是无论怎么说,这个朝代在科举制中所行使的严刑峻法却着实让人感叹。
一、辛卯科场案
清康熙年间,江南乡试。这场案子的起因是,发榜后中举的人的构成,从概率论的角度讲,不太科学。中举的人里边,除了苏州的十三个,其他都是扬州盐商的儿子。这种感觉就好像公务员考试,笔试的前三名的爹(当然,娘也可以)不是地方首富就是部门领导。在这种完全没有证据,纯粹是通过概率论推理所引发的舆论,一时间在社会引发了乱七八糟的质疑。
有两个愤青(其实是逗逼)还写了一副对联来讽刺这件事,说“
左丘明两眼无珠,赵子龙一身是胆
”。讽刺的是主考官左必蕃和副主考官赵晋。这当然都不是重点,舆论么,不合乎官方口径的,自然就定义为谣言了。重点是句容县王曰俞所荐的吴泌、山阳县知县所荐的程光奎是两个草包,大字都不识几个。如果说舆论是空穴来风,那么这种猪一样的队友就是给这种空穴来风的舆论充当了佐证。(图)贡院是会试的考场,图为贡院内的号舍
到此,康熙收到风了。康熙这个人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明主,所谓明主不在于在他治下一定歌舞升平,而是在于出了问题他如何处理。康熙毫不犹豫,这种事也不好冤枉了谁,查呗!哎呦,这个不查不要紧,一查可是查出大篓子了。结果被查实,主考官左必蕃被流放,副主考官赵晋被咔嚓,作弊的那几个也被咔嚓。
二、俞鸿图舞弊案
清朝雍正年间,有个叫俞鸿图的人,这个人是康熙五十一年中的进士,仕途也是比较顺。到了雍正十年的时候,出任河南学政。学政这个官是正三品的,相当于现在的省教育厅厅长。主管教育、考试等工作。当然,权力是这世上最好的毒药。权力大了就自然容易腐败。
本来吧,天高皇帝远。但是不巧的是,有个叫王士俊的愣头青当了河东总督,总督是正二品的官。更不巧的是,这个人还兼任河南巡抚。他这就相当于集书记、省长、大军区司令于一身。意思就是说,河南这块,他说了算。然后他就不顾同僚之谊,参了学政大人一本。雍正下令彻查。整个案子审讯的过程是比较简单粗暴的,条子先问,这事是你干的吗?俞说不是。条子赞叹,学政大人是条汉子!又转头问他小老婆和家里的仆人。他小老婆马上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然后条子又来问俞,俞就招了。
(图)清朝科举考试的作弊小抄条
这个故事的全文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