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吴王僚和庆忌 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

附录8《两大刺客》摘录

阿蒙编著的《闲品吴越春秋事》中“两大刺客”记述了吴公子姬光派遣专诸刺杀吴王僚和吴王阖闾派遣要离刺杀吴王僚之子庆忌两个历史故事,现转录于下,供读者特别是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湖南邵阳县、江西高安栎山和重庆大足县艾氏宗族的宗亲们参考。对个别不当称谓、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作了更正,如王僚改为吴王僚等,特此申明。

逃离楚国后,伍子胥怀着丧父失兄的深仇血恨流落四方。他首先逃奔到宋国,不久又避难于郑国,最后辗转乞食,约在公元前522年来到吴国。伍子胥来到吴国后,先投在吴国宗室公子光的门下做了宾客。当时,公子光正在网罗人才,他看到伍子胥文韬武略兼备,又逃难异域,急于为其父兄报仇,正是可用之人。而伍子胥也看出了公子光有远大抱负,为了在吴国立足,进一步借公子光的力量报仇,所以常主动为他出谋划策,并很快成为了公子光的心腹谋士。伍子胥还通过公子光的引见拜见了吴王僚,建议吴王僚发兵伐楚,然而却为公子光断然否定。公子光认为伍子胥的建议是出于报私仇,此刻攻伐楚国定是凶多吉少。公子光的这番梗阻,使得伍子胥有些尴尬,但他并不泄气,因为他从中觉察到公子光的隐秘,那就是图谋刺杀吴王僚而自立为王。

推究事件的原由,还应从公子光和吴王僚的祖父吴王寿梦说起。吴王寿梦有四子,依次为诸樊、余祭、夷昧、季札。寿梦认为小儿子季札德才兼备,欲传位于他,但季札不愿占夺按传统应属于长兄的王位,寿梦只好仍立嫡长子诸樊为太子。诸樊继位后,为了实现其父生前的愿望,不立太子,而传位于余祭,令余祭传位于夷昧,夷昧再传位于季札。这样总有一天季札会顺理成章地成为吴王,但怎料直到夷昧死后,季札仍坚辞不就王位,夷昧之子僚便乘机继承了王位。公子光原是诸樊的长子,他认为自己的父亲不将王位传给自己,本是为了叔叔季札,而季札既然不愿即位,那就应溯本求源,由他这个寿梦的嫡长孙继位。只是由于吴王僚父子两代相继,朝中大臣多是僚的心腹,所以即使他有所不满,一时也不敢公开。公子光便通过私下收买人心,网络人才,积极筹划,准备一旦时机成熟,即发动政变。

伍子胥在洞察到公子光的这一心理后,就把自己所结识的勇士专诸推荐给公子光,让专诸去为公子光完成谋刺夺位的大事。

专诸是出了名的孝子,一次在街头和一个大汉厮打,众人都劝止不住,其母一唤,他马上停手。这一幕正好被路过的伍子胥看到,于是与之结交,并推荐给公子光。公子光厚待专诸,并敬其母。专诸感其恩,以死相许,并献计,投吴王僚爱“鱼炙”之好,藏剑鱼肚,伺机行事。为此,专诸特意前往太湖边学烧鱼的技术,练得了一手炙鱼的好手艺。然后见公子光,公子光将专诸藏于家中,让他勤练那一刺的威力,等待暗杀时机的到来。

吴王僚12年(公元前515年)春,吴王僚乘楚昭王新立之际,发吴师大举攻楚,但是吴军作战不利,遭遇楚军的前后夹击,陷入进退失据的窘境。而吴师的远征,又造成吴国国内兵力空虚、能臣羁旅。公子光分析形势后,认定这正是自己夺取王位的最佳时机,禁不住激动万分,兴奋地表示,“此其时也,勿可失也。”并紧锣密鼓地开始实施自己的计划。

时机已成熟,公子姬光入见吴王僚,说:“有庖人从太湖来,善炙鱼,味甚鲜美,请王辱临下舍尝之。”吴王僚欣然允诺,答应来日便去。公子光连夜预伏甲士于地下密屋中,又命伍子胥暗约死士百人,在外接应。

吴王僚虽答应,但恐公子光有阴谋,赴宴时戒备森严,从王室到公子光家厅堂内外布满甲士,操长戟,带利刀,吴王僚身穿三重盔甲,亲信更是不离左右。

酒过数巡,公子光托言脚痛难忍需用帛裹紧,借口躲入地下密屋。过了一会儿,专诸进献鱼炙,手托菜盘,两列武士夹专诸赤膊用膝盖前行。专诸已将锋利的“鱼肠”剑(是铸剑大师欧冶子亲手所铸五大剑中的三把小型宝剑之一)暗藏于烧好的鱼肚之中,行至吴王僚座前时,忽地抽出宝剑,猛刺吴王僚,因力大,宝剑透过三重盔甲后,又刺穿脊背,吴王僚大叫一声,立即死亡。旁边的卫士一拥而上,刀戟直下,将专诸砍为肉酱。

公子光见行刺得手,立即出动伏兵格杀吴王僚的亲信和卫士,将他们悉数歼灭。大功最终告成,公子光登上国君之位,号吴王阖闾(一作“阖庐”),掀开了吴国历史发展新的一页。

阖闾封专诸的儿子为上卿。将鱼肠剑函封,永不再用。相传无锡市大娄巷的“专诸塔”是阖闾替他葬的优礼墓。因专诸曾在太湖边学烧鱼之术,后人把他奉为“厨师之祖”。

伍子胥因帮助公子光谋刺吴王僚有功,被阖闾封为客卿。阖闾是一位有勇有谋、雄心勃勃的政治强人。登上王位后,他大权在握,便着手实现自己革新图强、争霸天下的政治抱负,首先是铲除吴王僚的残余势力。

吴王僚被刺死之后,其子庆忌逃出吴国,暗中组建自己的武装力量,并周游诸国,希望联合诸候,共同出兵讨伐阖闾。庆忌有“万人莫当之勇”,可“走追奔兽,手接飞鸟,骨腾肉飞,拊膝数百里”。阖闾曾派骑兵追杀他,竟追之不及。又命人乱箭齐射,却被庆忌空手接住或打落。如此看来,庆忌可当“天下第一勇士”之称。而且庆忌也不仅仅是个头脑简单的武夫而已,阖闾评价他是“明智之人,归穷于诸候,不下诸候之士”。对这么一个可怕的对手,阖闾自然会感到非常不安。于是又与伍子胥商量对策。伍子胥便向他推荐了要离。

要离生得身材瘦小,仅五尺余,腰围一束,形容丑陋,但智术非凡,有万人之勇,是当地有名的击剑能手。

要离尽忠义之心,献用苦肉计。一日在朝与阖闾斗剑,先用竹剑刺伤阖闾的手腕,再取真剑斩断自己的右臂,便投奔卫国找庆忌去了。要离走后,阖闾还依计杀掉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庆忌探得事实,便对要离深信不疑,视为心腹,委他训练士兵,修治舟舰,常在左右,同谋举事。

不久,庆忌领军渡江,准备攻打吴王阖闾。要离趁庆忌不备,左手持矛从其身后狠狠刺去,当即刺穿庆忌胸膛。不料庆忌未立即死去,竟返身一把抓住要离的小腿,将其头下脚上倒提起来,大笑着将他浸入江中三次,又坐下将要离放在膝上笑道:“嘻嘻哉!天下之勇士也,乃敢加兵刃于我。”左右欲杀要离,庆忌阻拦道:“岂可一日而杀天下勇士二人哉!”命令放要离还吴,自己却拔出长矛,喋血而死。

庆忌死后,左右欲释放要离。要离不肯行,对左右说:“吾有三宗罪不容于世。”众问曰:“何谓三宗罪?”要离说:“为给国君做事而牺牲我的妻子,不仁;为新国君而杀故国君之子,不义;为了成别人之事,而使我残身灭家,不智。有此三罪,何面目立于世哉!”说完,遂投身于江。舟人捞救出水。要离说:“捞我何意?”舟人说:“你回国后,必有爵禄,何不欣然接受?”要离大笑说:“吾不爱身家性命,何况爵禄?你等带我的尸体归国,可取重赏。”于是夺从人佩剑,自断其足,复刎喉而死。他这样做,一方面是告诉吴王已经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另一方面是感谢庆忌的知遇之恩,所以他只有死了,凄凉而又悲壮。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刺客列传》专门为专诸等人立传,说:“自曹沫至荆轲五人(这五位刺客是曹沫、专诸、豫让、聂政和荆轲),此其义或成或不成,然其立意较然,不欺其志,名垂后世,岂妄也哉!”而专诸、聂政、要离、荆轲又被后世公认为四大刺客。

附录8-1、网络文章《大争之世》摘录

诸樊长子公子光对夷昧长子州于继位吴王(改名僚,称吴王僚)不滿,但力不从心,未敢贸然行事。吴王僚不仅有王叔季札辅佐,更有其胞弟掩余和烛庸执掌兵权,其子庆忌也是吴国著名的勇士。

楚平王去世、楚昭王新立之时,伍子胥为公子光出谋划策,先将上述四人从吴王僚身边调走,然后设计刺杀吴王僚,以实现预谋已久的篡权夺位计划。公子光向吴王僚献计:趁楚平王去世、楚昭王新立之时,派掩余和烛庸统兵攻打楚国,同时,派季札出使晋国,派庆忌出使郑国和卫国,争取这些国家的支持。吴王僚不明底细,听从了公子光的意见。吴王僚的四个心腹干将同日离开了都城,身边只留下公子光一人。公子光觉得篡夺王位的计划可以实施了。

公子光请吴王僚赴家宴食鱼,派历史上著名的刺客专诸鱼腹藏剑,献鱼时刺杀了吴王僚。公子光登上了王位,称阖闾。

吴王僚长子庆忌在奔郑、卫途中听到了父王被杀的消息,慌忙改道逃命。阖闾派兵追杀,追赶不及。阖闾将庆忌视为心腹大患,遂与伍子胥定计,派历史上另一个有名的刺客要离用苦肉计骗得庆忌的信任。庆忌修造战船,训练兵马,作讨伐公子光的准备。三个月后,兵船舟师准备就绪,庆忌带着大批人马,沿着长江水路,顺流而下,打算偷袭吴国。在庆忌出兵攻打吴国途中,要离伺机刺杀了庆忌。

注5:关于吴公子庆忌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吴公子庆忌居于艾邑(今江西修水),其后代以邑名“艾”为氏。

经查阅多部姓氏辞典,未查到吴公子庆忌之后代以居邑名“艾”为氏的记载,而多部姓氏辞典称庆忌之后代以其名“庆忌”为氏。《古艾寻踪》主编熊耐久先生说,《修水县志》等史料有关于吴王僚之子庆忌出居于艾的记载,但未见到其后代以地名为氏的记载,也没听到这种传说。姑且将这一支艾氏起源删除。

2009年7月21日接到湖南省邵阳市(原宝庆府)邵阳县艾顺东发来的邮件,文中称:“庆忌公,吴公子也。周元王元年迁居艾城,以城名为氏,实艾氏之始祖也。” 该宗族自称是吴公子庆忌的后裔。2009年10月31日到重庆市大足县调研,又找到一支庆忌公的后裔,其始迁祖为庆忌公第73世孙荣藩公,迁自江西省筠州(今高安县)。2010年5月6日,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后裔艾杨发来《栎山艾氏宗谱》有关部份。栎山艾氏宗族也是庆忌公的后裔,其始迁祖为庆忌公第56世孙世法公,宦名宗正,字伯安,号言显,南宋嘉定16年(1223年)任显谟阁侍制兼摄江西参理军政事,由原籍四川省成都府迁居筠南泉水坑,复由泉水迁居栎山。既然庆忌公有众多后裔分居全国各地,则证明这一支艾氏起源的的确确是存在的,故予以恢复,详见“艾姓起源”第6款。

关于庆忌公的出居地点、时间、原姓及与艾孔的关系等问题,各种典籍和该支宗族的族谱众说纷纭,有必要进行认真考证和研究,一一予以核实,以得出比较符合实际、且能为多数宗亲所接受的结论。

注5-1:庆忌于公元前515年出居卫国艾城,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出居吴国艾邑

查阅《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获悉,公元前475年(周元王元年,吴王夫差21年)第一件大事为“吴人杀公子庆忌”:“庆忌谏吴王改变吴国政令,曰:‘不改,必亡。’吴王不听,庆忌出居于艾(吴邑,今江西修水西)。是时,闻越人将伐吴,庆忌请归吴,与越媾和,遂归,欲除吴国侫臣,为吴人所杀。”有一篇网络文章《要离刺庆忌》称,阖闾于公元前515年派专诸刺杀吴王僚、登上王位后,吴王僚之子庆忌逃往卫国艾城,招兵买马,结连邻邦,伺机报杀父之仇。阖闾与伍子胥定计,派勇士要离到卫国艾城投靠庆忌,施苦肉计取得庆忌的信任,伺机刺杀了庆忌。阿蒙编著的《闲品吴越春秋事》中“两大刺客”关于“要离刺庆忌”的故事与网络文章《要离刺庆忌》大同小异。(详见附录9)不知卫国艾城今为何名,也许是卫国都城(今河南省淇县)附近的汤阴县(商武丁帝时艾国的都城)。这两种说法在时间和地点上相抵牾,两者在时间上相差40年,出居地点也不同,一是吴国的艾邑(今江西省修水县),一是卫国的艾城(可能是今河南省汤阴县)。公子姬光派专诸刺杀吴王僚后,登上了王位,号阖闾(或阖庐),大权在握,首先大力铲除吴王僚的残余势力,用军事手段除掉了逃亡在外的吴王僚的两个同胞弟弟掩余和烛庸。依愚所见,阖闾不可能放过智勇双全的吴王僚之子庆忌,更不可能让庆忌留在国内40年,使得庆忌能于夫差21年(公元前475年)劝谏吴王夫差。因此,《要离刺庆忌》一文记叙的历史故事更合乎情理,也更接近于历史真实。即庆忌被要离刺杀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回到吴国时为吴人所杀。

2010年1月15日查阅《中国历史年表》获悉,“公元前514年,吴王吴光遣要离刺杀前王吴僚之子庆忌。”这证明我的上述推断“庆忌被刺于公元前515年后不久,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回到吴国时为吴人所杀”是正确的。如果认定庆忌公于公元前515年逃出吴国,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则其出居地应该是卫国的艾城,而不会是吴国的艾邑,因为现修水县于公元前504年才改称艾邑,在公元前515年还称艾子国。(编者按:《中国历史年表》的作者柏杨称“吴王吴光”和“前王吴僚”不准确,因为吴国被越国灭亡后,吴王的后裔才以国名为氏,改姓吴;在吴国时,吴国王族应姓姬,因此,即使要在国王的名前加姓,也应是“吴王姬光”和“前王姬僚”。)

庆忌公的后裔所传庆忌于“周元王元年迁居艾城”在时间上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的记载相符,都说是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出居于何地?似与《要离刺庆忌》一文相同,都说是艾城。实质上不同,《要离刺庆忌》一文明确指出是卫国艾城,庆忌的后裔虽说庆忌公出居地是艾城,但他们解释说,艾城即是修水艾邑,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表面有异实质相同。也就是说,庆忌公的后裔与《中国历史大事编年》关于庆忌公出居时间和地点是完全一致的。这是否可以认定庆忌公于周元王元年即公元前475年出居吴国艾邑?本人还是认为,庆忌公于公元前515年逃到卫国的艾城,而不是于公元前475年出居吴国的艾邑。关于时间,前面已经详细论述,不再赘述。关于地点,有必要再啰嗦几句。因为吴国的艾邑在阖闾的直接控制之下,对庆忌来说仍是不安全的,达不到避难的目的,而且居住在吴国的艾邑,不便于结连邻邦,取得各诸候国的援助。另外,“吴人杀公子庆忌”称,“庆忌出居于艾(吴邑,今江西修水西)。是时,闻越人将伐吴,庆忌请归吴。”既然庆忌在吴国的艾邑,即在吴国内,何言“请归吴”?岂不自相矛盾!这间接说明庆忌出居地在国外,因为只有在吴国之外,才需“请归吴”。吴国之外的艾城即是卫国艾城,故址在今河南省汤阴县境内;吴国之外的艾城只能是卫国艾城,因为当时还没有别的艾城。

仔细想来,还有一个问题没有搞清楚,或者说不能自圆其说。《大争之世》说,庆忌带着大批人马,沿长江水路,顺流而下,打算偷袭吴国。如果如《要离刺庆忌》所说,庆忌逃至卫国艾城结连邻邦、招兵买马,制造战船,训练士卒,那么,卫国艾城距离长江甚远,中间还隔着一些国家,从卫国艾城至长江又没有水路相通,庆忌是如何将几百条战船弄到长江里来的? 只有得到楚国的援助才有这种可能。但是,吴王僚才派掩余和烛庸统兵攻打楚国,楚国不大可能立即援助刚被刺杀的吴王僚之子庆忌兴兵伐吴,为吴王僚报仇。单从庆忌统大军顺长江而下,偷袭吴国而言,他出逃到修水艾邑招兵买马,制造战船,训练士卒,似乎更符合实际情况。

注5-2、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源出姬姓,而不是芈姓

《中国姓氏?三百大姓》称:以庆忌公为始祖的这支艾氏宗族源出芈姓。

经查,芈姓与艾姓没有渊源关系;芈姓与吴姓也没有渊源关系。若因吴公子庆忌之出居地艾邑后来属楚国,而楚国的国君姓芈,故庆忌也姓芈,岂不是所有楚国人的后代都姓芈?!另据史料记载,艾邑(今修水县)先为吴国领地,越国于公元前473年灭吴后,改为越地;公元前334年,楚国打败越国后,方为楚地。因此,当地有“吴头楚尾”的说法。庆忌公所处时代,艾邑(江西省修水县)属吴国,与楚国芈姓毫无关系。而且,庆忌的出居地可能是卫国的艾城,不是吴国的艾邑。所以说这支艾姓源出芈姓无疑是错误的。因为吴王是周王后裔,周王姓姬,所以,吴国王族源出姬姓,即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这支艾氏宗族也源出姬姓。

注5-3、齐大夫艾孔不可能是吴公子庆忌的儿子

2009年10月31日在重庆市大足县见到了庆忌公后裔的族谱《艾氏家谱(五修)》,谱中列出了自庆忌公以下各代的世系表:第一世庆忌→第二世孔……在孔公名下注明:仕齐王,官拜大夫。经考证,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即裔款,为齐景公的大夫。再没有第二个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艾孔生于公元前587—568年间。而庆忌公于公元前514年被要离刺杀,设庆忌公此时为30岁,则他约生于公元前544年前后。可见,艾孔比庆忌大20岁以上。2010年7月26日,在网上看到了另一篇文章《要离刺庆忌》。该文称庆忌公当时“年方十八,有万夫不当之勇,号称吴国第一勇士。”若果真如此,则庆忌公生于公元前514+18=532年,比艾孔小36岁以上。因此,艾孔不可能是庆忌的儿子。据本人推测,庆忌公的儿子可能也名孔,但不是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因为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大名鼎鼎,以庆忌公为起源始祖的艾氏宗族后人将此艾孔误为本宗族第二世祖了,也可能是为了提高本宗族的社会地位,有意将第二世祖孔说成为仕齐且官拜大夫的艾孔。

江西省高安县栎山艾氏宗族第20世、庆忌公第75世孙以增公于清康熙壬寅岁(1722年)撰写的《栎山艾氏本源录并诗》称,吾族之先,始于吴公子庆忌公……传说庆忌公生孔,“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前已考证清楚,庆忌公殁于公元前514年,而齐宣王元年为公元前320年, 前后相差194年;纵使如该宗族族谱所言,庆忌公于公元前475年为吴人所杀,到公元前320年也有155年,庆忌公与其子竟间隔155—194年,这是违背生理常识的大笑话,是完全不可能的。仅此充分说明,作者缺乏春秋战国史的知识,否则不会杜撰出如此荒谬的故事,以致闹出了这样的大笑话;同时也间接地证明,“庆忌公生孔”,“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的传说纯属子虚乌有的杜撰。其实,庆忌公虽是悲剧性历史人物,但也是流传千古的盖世勇士,其父僚更是一代吴王,这样的门庭足够显赫了,用不着再借齐国大夫艾孔的光。

建议庆忌公后裔修改自己的族谱,将齐国大夫艾孔是庆忌公之子的内容删除;若实在要保持“庆忌公之子名孔”的传承关系,则要删除“孔公仕齐王,官拜大夫”,尤其要删除“孔公事齐宣王,官拜大夫”一类的提法。因为只有这样做,才是对艾氏起源始祖之一的孔公的尊重,也是对历史的尊重。而且,这样做不仅无损于该宗族的社会地位,反而会因为知错必改而提高该宗族在艾姓族人尤其是艾孔后裔中的声誉。

? 以世法公为始迁祖的高安县栎里艾家村艾氏宗族的字辈

艾杨在网上发布了该宗族的字辈:世传际盛隆,功德从先起,继述尚良图,科名荣士以,文章作国兵,方显书为美,克绍祖宗贤,绪余明有纪,英奇应运钟,勋业泰华峙,惠永迪前光,茂荫增福祉。从庆忌公第56世孙世法公起采用此字辈。

编者按:以庆忌公第73世孙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艾氏宗族的字辈与此完全相同,原来以荣藩公为始迁祖的重庆市大足县艾氏宗族是筠州(今高安县)栎里艾家村艾氏宗族的外迁后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