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秦孝公之后的历代秦王 那三位秦王对秦国统一六国的贡献最大?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秦始皇是第一个使用“皇帝”称号的君主,所以自称“始皇帝”。自前230年至前221年,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一统天下的大业,建立了第一个封建王朝——秦朝。罗马不是一天就建成的,秦朝的建立,同样离不开之前秦国君主的努力。对此,秦始皇也表示自己“奋六世之余烈”。对此,在笔者看来,秦始皇之所以能够迅速地建立秦朝,最应该感谢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这三位君主。

首先,早在春秋时期,秦国虽然存在感挺强的,但是,在整体实力上,远离中原地区的秦国,无法和晋国、楚国相提并论。到了战国时期,晋国虽然分成了魏国、韩国、赵国这三家,但是,变法的魏国,在吴起等将领的率领下不断压制魏国。秦孝公之父秦献公继位后,向魏国割地,与魏国讲和,即便想要收回河西之地,也是有心无力。在内乱外患的背景下,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去世后,秦孝公继位。值得注意的是,秦孝公继位时年仅21岁。但是,这位年轻的君主却是秦国历史上最关键的一位。

展开剩余62%

秦孝公嬴渠梁继位后,善于隐忍示弱,主动与世仇魏国谈和,然后努力发展秦国国力。同时,秦孝公嬴渠梁真心求贤,颁布了《大秦求贤令》,广邀天下士子入秦效力。最终,如同三国时期的刘备遇到诸葛亮,秦孝公也遇到了商鞅这样的栋梁之臣。秦孝公重用卫鞅(即商鞅)实行变法,奖励耕战,并迁都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通过一系列的变法手段,秦国的实力不断增强。当然,彼时的秦国,依然不能说是战国七雄最强的一方。不过,在秦孝公之后,这两位君主逐渐达成了这一目标。

公元前337年,秦惠文王成为秦国的新一任君主。对于年纪轻轻就即位的秦惠文王,选择杀了商鞅。虽然在历史上,秦惠文王的这一行为有很大的争议。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秦惠文王的丰功伟绩。公元前325年,秦惠文王改“公”称“王”,也即在爵位和称呼上,秦国和战国七雄中的其他国家保持统一水平。在掌握秦国大权后,凭借着秦孝公留下的基业,秦惠文王北扫义渠,西平巴蜀,东出函谷,南下商於,促使秦国成为当时的霸主。特别是拿下巴国和蜀国,获得重要的粮仓,为秦国的对外战争提供有力地支持。

最后,公元前310年,秦惠文王去世后,秦武王即位。不过,在位仅四年左右的秦武王,其对秦国的历史作用显然不如后来的秦昭王。对于秦昭襄王来说,其在位期间,秦国不断削弱齐国、楚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这山东六国。其中,最著名的、决定秦赵两国命运的长平之战,就是在秦昭王在位晚期发生的。通过长平之战,秦国扫清了一统天下的最大阻碍。在赵国被击败后,其他诸侯国也无法单独抵抗秦国了。最终,等到秦始皇嬴政即位后,仅仅用了九年左右的时间就剪灭六国。之所以可以这么快就建立秦朝,离不开秦孝公、秦惠文王、秦昭襄王这三位君主打下地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