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节 长河落日
越王勾践去世后,他的儿孙们没再演绎出什么惊天地、泣鬼神的故事,日子过的较平淡,历史上的记载也就不多。简单罗列如下:
赵王勾践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shí)舆;
越王与去世后,儿子不寿继位;
越王不寿去世后,儿子翁继位;
越王翁去世后,儿子翳继位;
越王翳去世后,儿子之候继位;
越王之候去世后,儿子无疆继位。
接力棒就这么一代代传递,没有什么大的做为也没有什么大的闪失,所以史书中也没什么特殊记载,你也就顺便了解一下越国王系的传承吧!
无疆继位后,终于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把越国推进了墓地。
无疆为越王的时候,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战国中期,当时无疆还踌躇满志,在战略上是想北伐齐国、西讨楚国,和中原地区的诸侯争夺霸主地位。但想法归想法,实现想法那得凭实力。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又没有能有效利用战争资源的能人,想法只能是画饼充饥。
到了楚宣王的时候,越国又想去讨伐齐国。齐国知道了这个消息,齐威王就派使者对越王说:越王你的矛头指向齐国没有什么意义。你不讨伐楚国,就大不能称 王,小不能称霸。你不敢攻楚,是因为你得不到韩和魏的帮助,可韩和魏这两个国家他不敢也不会进攻楚国,那你称霸的梦想不就永远也实现不了了吗?为什么韩、 魏不敢打楚国呢?因为他们没那个实力。当年晋那么强大都很难胜楚,现在一晋变成了三晋,就更没那个实力了。如果硬着头皮去打,它的军队会被消灭,将军会被 杀,韩国的叶和阳翟就危险了,魏国的陈和上蔡也就危险了。所以,你渴望韩、魏的帮助是没有用的。
越王无疆说:我们要求韩、魏的,不是 让他们拿起武器去作战,更不是去攻拔城邑。我们希望魏军能聚集在大梁城下,希望齐军能在南阳、莒(jǔ)地练兵,聚集在常、郑一带。这样,方城以北的楚军 就不敢南下,淮河、泗水之间的楚军就不敢东进,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於(今河南省陕县东)、析(今河南省陕县境内)、郦(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宗胡 (今安徽省阜阳市)等中原通道以西的楚军,不足以防御秦军,江南地区和泗水流域的楚军不足以对付越军。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战略格局,齐、秦、韩、魏四国就会 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两国就可以不战而得到楚国的土地,就好比不耕种就可以得到收获。现在韩、魏两国不这样做,而是在黄河、华山之间练兵屯 军,我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以这样失算的部署来助我成王呢?
齐国的使者显然能说会道:听了你的想法,我很侥幸越国还能没有亡。请宽恕我不 能赞同你们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你们现在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毫毛,却看不到离眼睛最近的睫毛。大王您只知道韩、魏两国的失策,却没有看见自己的过 错。大王期待韩、魏两国做到的,只是战略上的策应,以逼迫楚国分兵。可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分散了,何必还需要韩、魏的帮助呢?
越王就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齐国的使臣接着说道:楚国的三位大夫已经各自摆开了自己的军队,向北围攻曲沃、於中,直到无假关,战线长达三千七百多里。景翠率领的军队集结在北部的鲁 国、齐国及南阳一带。楚国的兵力已经如此分散,您还想让它分散到什么程度呢?况且大王您所希望的,是促成三晋和楚争斗,如果晋楚不斗,您就不敢出兵伐楚。 这就是只知道二五不知道一十了。在楚军已经这么分散的战略机遇下,您抓不住时机还在等待,所以我们威王才说您是大不可以称王,小不可以称霸。再说,雠 (chóu)邑、庞邑、长沙是楚国的产粮区,而竟泽陵,是楚国的木材产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城邑就不能再向楚国进献粮食和木材了。我听说您想取 代周王但没有成功,但还可以称霸嘛!然而这个时候如果再抓不住有利时机,那恐怕称霸的机会也没有了。大王您可以想一想,您是和齐国开战相互削弱给楚国提供 灭亡越国和齐国的机会好呢?还是齐国配合您进攻楚国去图取霸业好呢?
这一番话把越王无疆打动了。
人啊!最可怕的就是胆大又无知,那可真就是“无知才能无畏”了!
齐的使者一番忽悠,无疆开始转兵伐楚。楚宣王亲自率领楚军迎战,越军大败而逃,越王无疆被楚军杀了。楚军乘势南下,势如破竹,夺占了原来吴国的全部土地,又一直打到浙江岸边。北线则在徐州一举战败齐军,反而给楚国创造了开疆拓土的机会。
越国从此分崩离析,王室家族在剩下的土地上互相争王,出现了相互分立的局面。有的称君、有的称王,分散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而且都成了楚的属国或附庸,完全臣服。
历史上那个盛极一时的南方霸主越国,就这样在一瞬的辉煌之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这一年是公元前355年。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国大军伐楚,渡过了浙江,彻底统一了越地。分立在各地的勾践子孙,害怕秦的兵威,纷纷献上域图户口前来投降。随着楚的灭亡,越彻底消亡。
在这以后,勾践的后人闽君摇,在楚汉战争中臣服了刘邦,汉高祖刘邦又封闽君摇为越王,让他可以继续供奉越国的祭祀。当时和以后的东越、闽君,都是勾践的后代。
吴越争霸的闹剧,在仇杀、攻伐、荣辱、盛衰的交织中谢幕!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赵王勾践的继承人是他的儿子(shí)舆;
越王与去世后,儿子不寿继位;
越王不寿去世后,儿子翁继位;
越王翁去世后,儿子翳继位;
越王翳去世后,儿子之候继位;
越王之候去世后,儿子无疆继位。
接力棒就这么一代代传递,没有什么大的做为也没有什么大的闪失,所以史书中也没什么特殊记载,你也就顺便了解一下越国王系的传承吧!
无疆继位后,终于以自己的不懈努力,把越国推进了墓地。
无疆为越王的时候,历史的车轮已经驶入了战国中期,当时无疆还踌躇满志,在战略上是想北伐齐国、西讨楚国,和中原地区的诸侯争夺霸主地位。但想法归想法,实现想法那得凭实力。没有那么强的实力,又没有能有效利用战争资源的能人,想法只能是画饼充饥。
到了楚宣王的时候,越国又想去讨伐齐国。齐国知道了这个消息,齐威王就派使者对越王说:越王你的矛头指向齐国没有什么意义。你不讨伐楚国,就大不能称 王,小不能称霸。你不敢攻楚,是因为你得不到韩和魏的帮助,可韩和魏这两个国家他不敢也不会进攻楚国,那你称霸的梦想不就永远也实现不了了吗?为什么韩、 魏不敢打楚国呢?因为他们没那个实力。当年晋那么强大都很难胜楚,现在一晋变成了三晋,就更没那个实力了。如果硬着头皮去打,它的军队会被消灭,将军会被 杀,韩国的叶和阳翟就危险了,魏国的陈和上蔡也就危险了。所以,你渴望韩、魏的帮助是没有用的。
越王无疆说:我们要求韩、魏的,不是 让他们拿起武器去作战,更不是去攻拔城邑。我们希望魏军能聚集在大梁城下,希望齐军能在南阳、莒(jǔ)地练兵,聚集在常、郑一带。这样,方城以北的楚军 就不敢南下,淮河、泗水之间的楚军就不敢东进,商(今河南省商丘西南)、於(今河南省陕县东)、析(今河南省陕县境内)、郦(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宗胡 (今安徽省阜阳市)等中原通道以西的楚军,不足以防御秦军,江南地区和泗水流域的楚军不足以对付越军。如果能形成这样的战略格局,齐、秦、韩、魏四国就会 在楚国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韩、魏两国就可以不战而得到楚国的土地,就好比不耕种就可以得到收获。现在韩、魏两国不这样做,而是在黄河、华山之间练兵屯 军,我怎么可能指望他们以这样失算的部署来助我成王呢?
齐国的使者显然能说会道:听了你的想法,我很侥幸越国还能没有亡。请宽恕我不 能赞同你们的这些不切实际的想法。你们现在就像眼睛一样,可以看见毫毛,却看不到离眼睛最近的睫毛。大王您只知道韩、魏两国的失策,却没有看见自己的过 错。大王期待韩、魏两国做到的,只是战略上的策应,以逼迫楚国分兵。可现在楚国的兵力已经分散了,何必还需要韩、魏的帮助呢?
越王就问:为什么这么说呢?
齐国的使臣接着说道:楚国的三位大夫已经各自摆开了自己的军队,向北围攻曲沃、於中,直到无假关,战线长达三千七百多里。景翠率领的军队集结在北部的鲁 国、齐国及南阳一带。楚国的兵力已经如此分散,您还想让它分散到什么程度呢?况且大王您所希望的,是促成三晋和楚争斗,如果晋楚不斗,您就不敢出兵伐楚。 这就是只知道二五不知道一十了。在楚军已经这么分散的战略机遇下,您抓不住时机还在等待,所以我们威王才说您是大不可以称王,小不可以称霸。再说,雠 (chóu)邑、庞邑、长沙是楚国的产粮区,而竟泽陵,是楚国的木材产区。越国出兵打通无假关,这四个城邑就不能再向楚国进献粮食和木材了。我听说您想取 代周王但没有成功,但还可以称霸嘛!然而这个时候如果再抓不住有利时机,那恐怕称霸的机会也没有了。大王您可以想一想,您是和齐国开战相互削弱给楚国提供 灭亡越国和齐国的机会好呢?还是齐国配合您进攻楚国去图取霸业好呢?
这一番话把越王无疆打动了。
人啊!最可怕的就是胆大又无知,那可真就是“无知才能无畏”了!
齐的使者一番忽悠,无疆开始转兵伐楚。楚宣王亲自率领楚军迎战,越军大败而逃,越王无疆被楚军杀了。楚军乘势南下,势如破竹,夺占了原来吴国的全部土地,又一直打到浙江岸边。北线则在徐州一举战败齐军,反而给楚国创造了开疆拓土的机会。
越国从此分崩离析,王室家族在剩下的土地上互相争王,出现了相互分立的局面。有的称君、有的称王,分散在浙江福建沿海一带。而且都成了楚的属国或附庸,完全臣服。
历史上那个盛极一时的南方霸主越国,就这样在一瞬的辉煌之后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这一年是公元前355年。
公元前223年,王翦率秦国大军伐楚,渡过了浙江,彻底统一了越地。分立在各地的勾践子孙,害怕秦的兵威,纷纷献上域图户口前来投降。随着楚的灭亡,越彻底消亡。
在这以后,勾践的后人闽君摇,在楚汉战争中臣服了刘邦,汉高祖刘邦又封闽君摇为越王,让他可以继续供奉越国的祭祀。当时和以后的东越、闽君,都是勾践的后代。
吴越争霸的闹剧,在仇杀、攻伐、荣辱、盛衰的交织中谢幕!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 上一篇:秦始皇兵马俑的故事介绍
- 下一篇:第30节 长平之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