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第15节 触龙说赵威后

赵孝成王,在强敌秦国面前屡遭败绩,让赵国由强转弱,一步步地走向了低谷。转折点就是长平之战
  当时的情况是:强楚已被秦国耗弱,强齐在秦“远交近攻”的战略中暂不在打击范围,魏、韩不仅已被秦打服了,而且是秦随时可以吃到嘴的碗边肉,能和秦有一拼的,就剩下赵了。
  当时又发生了一件事,让秦伐赵有了借口。那就是魏的相国魏齐得罪了范雎,范雎又做了秦的相国,可以借秦的力量复仇,魏齐为了避祸放弃相位逃到了赵国,寄居在平原君赵胜家。
  这个时候的秦昭襄王对范雎很依赖,想让范雎更努力地工作,就承诺为范雎报仇。得知魏齐在赵,就以此为借口发兵二十万以王翦为大将伐赵,既是报阙舆兵败的仇,也是要逼迫赵国交出魏齐。
  赵国呢,孝成王继位时,蔺相如已经病重告退,回家养病去了。赵王就用虞卿做了代理丞相。赵王刚继位,朝权把持在赵太后手里。
  赵太后,就是史书中所记的赵威后,齐王的妹妹,是个女中豪杰,颇通治国之道,虽然操秉朝政,但对政事很有主见。
  一次,齐国的使者来到赵国拜见太后,使者带来了齐王给威后写的信。使者递上信,传到威后手中。威后还没拆信先问使者:今年齐国的收成好吗?百姓安定吗?齐王身体很健康吧?
  使者对这问法不大高兴,就回答说:臣是奉齐王之命来给您请安,您不先问候我们大王却先问年成和百姓的情况,这不是尊贱卑贵吗?
  赵威后听了,和善地一笑说:我这么问是有道理的。如果没有收成怎么会有百姓?如果没有百姓又怎么会有国君?怎么能失掉根本而去问枝叶呢?
   齐国的使者很震惊,想说点什么没有说出来。却听威后又接着说:齐国有个叫钟离子的处士吧?他还好吗?这人德行很高尚,在他周围的百姓,没饭吃的他帮粮, 没衣穿的他帮布,他这是在帮助君王养百姓,却到现在连个官都不是。还有个叶阳子,一直主张怜恤鳏寡孤独,帮穷助难,他是在帮助君王安抚百姓,却一直仍然还 是百姓。北宫家的婴儿子(当时齐国有名的孝女)还好吗?她不着首饰俭朴持家,宁可不嫁也要孝奉双亲,这是在替君王以孝道教民,至今却得不到君王的任何奖 赏。像这样贤士不得重用、孝女不得褒奖,我就不知道齐王靠什么治国安邦、抚恤万民了。而像陵的子仲,号称隐士,却上不对君王称臣,下不能治家理业,又不会 和诸侯交往,这是在引导百姓无所事事,这样的人在齐国也得不到制裁,齐王不知在忙些什么?
  齐国使者挨了一通训,听威后说的又都是理,只好恭敬地听完回去报告齐王。
  赵威后的风格由此可见一斑。
  这回秦军打来了,难题摆在了威后母子面前。赵威后临变不惊,马上派廉颇为大将率赵军开赴前线拒敌。两支大军在两个名将的带领下相互攻杀,谁也打不败谁,就这么僵持着。
  虞卿向赵太后建议向齐国求救,使者回来报告:齐国出兵有条件,必须派赵太后最宠爱的长安君到齐国做人质才肯出兵。赵太后对老儿子长安君太喜欢,不肯让他去吃苦冒险,就不答应派做人质,赵的人质不到齐国的援军就不发。这事就这么僵住了。
  大臣们就极力劝说赵太后救国要紧,还是送人质吧!赵太后发火了,骂道:谁再说用长安君做人质换取齐国救兵,我就把口水吐到他的脸上。
  大家没人再愿意触这个霉头,就都不吱声了。
  左师(这里的左师是相当于“顾问”类官员,是照顾老资格老官员的闲职)触很着急,求见赵太后,太后在盛怒之下等着他进来。左师触慢步走上前来坐下后向太后谢罪说:我的脚受了伤,所以很长时间没有拜见您了,现在脚伤刚好了点,赶紧过来看看您。
  太后说:我已经老的需要靠车子走路了。触就问:每天的饮食还好吗?太后每天也只是喝点粥而已。
  几句话过后,太后的怒气和缓了下来。触就又进一步地说:舒棋是我的小儿子,虽然不够贤明,可是我这年纪大了,就喜欢偏爱这小的。宠爱了就总是担心他的安危,想为他增加一名黑衣卫士来加强保卫,所以特来向您报告这件事。
  太后就问:他今年年龄多大了?
  触回答说:十五岁了,虽然他年龄小,但我想在入土之前把他安排的好些。
  太后有点高兴了,说:一个大男人也怜爱老儿子吗?
  触说:比女人都厉害呀!
  太后笑着说:女人就更过分了。
  触乘机说:我一直认为您疼爱燕后(赵威后嫁与燕王的女儿)胜过疼爱长安君。
  太后说:那你说错了,我疼爱长安君胜过疼爱燕后。
   触又深入了一步说:父母疼爱子女,就会为他们深谋远虑。当初您送燕后出嫁时,抱着她哭泣的样子我现在还记忆犹新,您一定是想到她远嫁他国,担心国与国 的关系会影响孩子的幸福。等她远去了,又会为她祷告,千万不要因为夫妻不和而回到娘家来,那时夫妻关系又会影响两国关系。这就是父母的苦衷啊!总是为孩子 的幸福想的很多很远。
  太后说:是呀!
  触接着说:太后您注意没有,从祖辈到现在,赵国君王的子孙封侯的还有在位的吗?太后想了想说:没有了。
   触这时亮底了。他说:君王的子孙,看来尊贵无比,其实也有难处啊!近一些容易祸及自己,远一些又怕波及子孙。不是王族封侯不好,是因为他们地位尊贵, 却对国家没有功勋,为什么不能建立功勋,是父母为他们想的太多、太周到,把他们的能力反而压抑和消磨了。所以最后给人的印象就是俸禄丰厚却没有功绩。太后 您现在努力地宠护长安君,疼他爱他,恨不得给他最安全的环境、最肥沃的土地、最珍贵的宝器。却忽视了能让他为国家做点什么,让他提高能力,建立功业。您能 陪他一辈子吗?没有功绩和贡献那您百年之后他又怎么在赵国立足呢?
  太后这才完全明白了触的用意,想了一会说道:你说的对,齐国点名让长安君做人质,他不去。救兵就不到,国家就危险了。王室的儿女更应该对赵氏的社稷负责。我听你的劝告,该让他去齐国做人质那就去吧。
  一番和风细雨的谈话,解决了多少人,多少天,争来求去没解决的问题。摸清心理,对症下药,这也许就该是中国早期利用心理学做人的思想工作的成功案例吧。
  这段故事叫做“触说赵太后”。(《史记》中记载的是触龙,这里用了《战国策》的说法)
  赵国同意了送长安君为人质,加上赵太后本人就是齐王的女儿,太子建的姑姑,太子建刚继位,年龄小,齐国也是太史太后秉政,太史氏和赵太后姑嫂关系很好,于是齐国任命田单为大将,发兵十万前来救赵。
  田单自从打败燕军恢复齐国也是名震天下,秦国得知他带兵救赵,正面的对手又是廉颇,王翦就对秦王说:赵国良将较多,兵士善战,又有平原君理国治政,攻赵已经胜负难料。现在名将田单又来了,这仗对我们不利,不如全师而退。
  秦王没得到魏齐,不甘心,就给赵王写了封信,同时也是送个空人情,不仅退兵了,而且把夺占的三座城池还给了赵国。以上内容由整理发布()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