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吴三桂不发动三藩之乱,接受削藩,是否得以善终!不妨进来看看!

1673年12月21日,吴三桂在云南昆明打响了武装反抗清朝的最后一枪,这就是震惊中外的三藩之乱。三藩之乱是吴三桂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抹辉煌,在人生的迟暮之年,吴三桂依然宝刀未老,为了自己的利益毅然炒掉了自己的老板,其精神可歌可泣,是值得所有军阀学习的好榜样。那那么半个身子都入土的吴三桂,为什么要选择武装叛乱呢?难道康熙和吴三桂就不能各退一步,吴三桂主动交权,康熙让其得到善终吗?

小编认为:还真不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吴三桂最可悲的地方在于:明明是个白菜,却非要卖出白粉的价格。明明是个四五十岁的剩女,非要像20岁的小姑娘一样索要高彩礼。这种情况和多尔衮谈判时如是,和康熙谈判时亦如是。这就非常尴尬了,因为摆不清自己位置的人,是非常可悲的。在1644年崇祯自缢,明朝灭亡后。吴三桂成为夹在李自成和多尔衮之间的孤军。此时的吴三桂既无地盘,又无粮饷,没有实力和李自成多尔衮玩三国杀。然而吴三桂就是有这样的勇气和自信,和多尔衮谈判时,俨然一副中原之主的模样。在向多尔衮借兵时,吴三桂甚至在求救信中对多尔衮许诺割让黄河以北的土地对清朝表示感谢。

而多尔衮就坡下驴,在帮助吴三桂击败李自成后,迅速攻占北京成为中原之主,命令吴三桂继续追击李自成。就这样,自以为是钻石的吴三桂一下子成了青铜,成了清朝的走狗和马前卒。不过多尔衮这一记响亮的耳光并没有让吴三桂从幻梦中醒来。等到清朝平定天下,到了狡兔死走狗烹的时刻,吴三桂还认为自己对清朝而言不可或缺。可惜,清朝就和大多数只喜欢20岁的少女一样,对吴三桂这样的老剩女早已经没有了任何耐心。而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始终认为自己物超所值,这注定康熙和吴三桂之间无法达成默契。因为吴三桂要的,和康熙能给的相差太多,所以武装对抗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式。

吴三桂早期的成功和三藩之乱的掀起,充分说明吴三桂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在吴三桂戎马一生的过程中,他的身边逐渐形成了庞大的势力,他们之间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吴三桂金盆洗手是不可能的事情。上了贼船,就很难下去了。在清朝平定天下的过程中,除平西王吴三桂外,还有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精忠,他们作为明朝的降将,是典型的利益共同体。而吴三桂的势力又是最强的。清朝初期边疆不稳,朝廷准许吴三桂镇守云贵,给予吴三桂相当大的权力。而吴三桂也充分利用这些权力,建立了自己的官僚选拔系统,号称西选。

西选官员深受吴三桂的提拔,分布在全国各地,全国水路要冲和各省提镇都有吴三桂的心腹,形成了庞大的官僚集团。这一官僚集团是吴三桂为自己的荣华富贵进行的谋篇布局,而这些人的富贵甚至身家性命又寄托在吴三桂身上。所以吴三桂不能走,就算吴三桂愿意放弃所有权利,主动接受削藩的结局,利益集团的其他成员也不会答应。很多人说康熙削藩是操之过急,是缺乏稳重考虑的表现。但从当时的情况来看,武力解决是最好的方式,因为吴三桂之后还有吴应熊,吴应熊之后还有吴世璠,这种割据势力拖得越久,隐患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