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历史故事

历史故事

去木兰围场,清朝皇帝在狩猎之余还有这些深意

在河北承德市西北两百公里的地方,有一处塞外草原,是两百多年前中国达官显贵、皇室豪族常常露脸的地方。一般是八月份,清朝皇帝会率领皇子皇孙、院部官员,还有几千至上万名八旗官兵离开北京城,浩浩荡荡出古北口,来到这里开展狩猎活动。

人到位了,具体是什么玩法呢?其实也蛮简单的。先派少许士兵进入猎场,吹一种用柏木制成的"鹿哨"吸引雌鹿!吹鹿哨的虽然是人,发出的声音特别像麋鹿的求偶声,听到有异性的呼唤,那些雌鹿不都跑过来交配了。这时,分散在四周的官兵骑着马,驱赶兽群,等包围圈越来越小,麋鹿都集中在一个地方了。就可以大开杀戒,用弓箭、火枪把猎物通通击毙。每位狩猎者能力不同,打到猎物的数量也是不一样的。对于表现优秀者,皇帝自然得论功行赏;对于两手空空的,说明能力不行,平时疏于训练,得处罚处罚。夜幕降临后,人们还会举行盛大的宴会,把白天获得食物大吃特吃。

"哨鹿"在满语中称为"木兰",从康熙二十二年至嘉庆二十二年,清朝皇帝来围场打猎基本上都是秋天,所以这一活动又叫做"木兰秋狝"。木兰围场的面积特别大,东西长三百多里,南北长两百多里,总面积超过一万五千平方公里。置身围场,可见流水潺潺,草木茂盛,野兽成群,的确是狩猎、观光的好去处。满清政府将偌大的围场分成七十多围,每次狩猎,只选在其中的一二十围,不会全部起用,这是出于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但是,对于木兰秋狝,清廷内部也有反对声。康熙六十一年,皇帝在谕旨中说:"从前曾有以朕每年出口行围、劳苦军士条奏者。"从北京跑到木兰围场,路程有点远,当时没有火车、汽车,许多将士都是徒步的,感觉非常折腾。每次狩猎,动不动几千人、上万人,沿途各地疲于接待,成本也特别高,为国库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既然有反对意见,康熙、乾隆、嘉庆为什么还要去木兰围场狩猎呢?他们到底图什么?

首先当然是悠闲娱乐咯。将士们从京城跑到木兰围场,既要为皇帝的安全负责,又要使出浑身解数获取猎物,特别辛苦。对于皇帝来说,他终于可以离开紫禁城,到外面的世界转转,欣赏塞外风光;还可以带头狩猎,让文武官员、扈从士兵都观赏他的圣颜,出出风头,岂不美宅?乾隆十六年,乾隆皇帝率领大队人马进驻木兰围场,写下《入崖口有作》,其中有言:"巉岩围叠嶂,崖口为之开;璧立众山断,伊逊奔赴川;秋狝常经过,每为迟吟鞯;双峰开霁烟,一水流潺潺;翠叶复黄葩,高低入影妍。"高产诗人乾隆,一生写作四万余首,他看到木兰围场秀丽的景色,忍不住就要创作一番。

在岳乐围场,至今还有乾隆写下的《虎神枪记》碑,描述了他用虎神枪打死老虎的有趣经历:"壬申秋,于岳乐围场中,猎人以有虎告而未之见也。一蒙古云:虎匿隔谷山洞间,彼亲见之,相去盖三百余步。朕约略向山洞施枪,意以惊使出耳。乃正中虎,虎咆哮而出,负隅跳跃者久之。复入。复施一枪,则复中之,遂以毙焉。盖向之发无不中。"有个蒙古人告诉乾隆,某山洞藏有老虎,乾隆就往洞里开枪,想把老虎给吓出来,没想到刚好打中了。敢打我?活腻了吧!老虎跳了出来,准备咬人。"砰!"乾隆又是一枪,干净利落地击毙了。百发百中!你看朕厉害不厉害?心里获得满足的乾隆,特意把他的"丰功伟绩"写成文章,刻在石头上,让后世子孙瞻仰瞻仰。

第二个目的是训练部队,不忘祖先尚武传统。万历十一年,努尔哈赤用十三副铠甲起兵,拉开了满清崛起的序幕。数十年间,正是因为八旗军队的勇猛,才使爱新觉罗家族从关内到关外,最后统一全国。可是在康熙年间,面对吴三桂咄咄逼人的攻势,腐败堕落的八旗军队已经力不从心,让年轻的皇帝很是不满。和平年代,无仗可打的时候,怎样保持军队的战斗力?当然是多训练,多演习。将八旗官兵带到塞外的木兰围场狩猎,也是一种军事训练。那些麋鹿、狗熊,可以看成敌人的士兵。

据《清圣祖仁皇帝实录》记载,康熙曾就木兰秋狝一事,发表论断:"不知国家承平虽久,岂可遂忘武备。前噶尔丹攻破喀尔喀,并侵扰我内地扎萨克至乌兰布通。朕亲统大兵征讨,噶尔丹败走。后又侵犯克鲁伦,朕统兵三路并进,至昭莫多剿灭之…朕又遣大兵前往击败策零敦多卜等,复取西藏,救土伯特于水火之中。我兵直抵西藏,立功绝域,此皆因朕平时不忘武备,勤于训练之所致也。若听信从前条奏之言,惮于劳苦,不加训练。又何能远至万里之外,而灭贼立功乎。尔等诸臣、咸宜知之。"大清军队之所以屡战屡胜,是因为朕勤抓训练、多搞木兰秋狝这样的活动。

如此规模浩大的狩猎行为,康熙不仅能够锻炼士兵,还能考察皇室成员。很久很久以前,满人就是在白山黑水以狩猎为生,射箭是他们赖以生存的本领。清朝统治者考察接班人,武术水平也是其中一个方面。乾隆小时候跟随康熙在木兰围场狩猎,目标是一头熊。康熙先开一枪,把熊打趴下了,让乾隆补射。乾隆正要上马,熊突然爬起来,朝乾隆扑去。众人吓得目瞪口呆,没想到乾隆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康熙继续开枪,把熊打死了。回到营帐,皇帝对温惠皇贵太妃说:"是命贵重,福将过予"。这个小孙子的福气要超过我,对乾隆有了很好的印象。

几十年后,嘉庆的儿子绵宁打死了一头鹿,让老迈的乾隆想起曾经的自己。《清宣宗成皇帝实录》对此事大书特书,歌颂道光是个少年英雄:"(绵宁)引弓获鹿,喜动天颜,黄褶翠翎,宠赉优渥。御制诗:尧年避暑奉慈宁,桦室安居聪敬听;老我策骢尚武服,幼孙中鹿赐花翎;是宜志事成七律,所喜争先早二龄;盖高宗以十二岁时木兰从狝,初围得熊,上则初围得鹿。年甫十龄也。"乾隆碰到的是熊,道光遇到的是鹿,含金量大打折扣,但乾隆还是很高兴,赏赐了绵宁许多礼物,还吟诗一首,追忆往事。

对于皇室成员来说,木兰围场是一个舞台,有人借此得意,也有人因此失意。康熙四十七年,皇十八子在木兰病危,太子胤礽对弟弟不闻不问,毫无忧伤之情,让康熙十分不满。每天晚上,老皇帝又发现胤礽经常靠近营帐,不知道在干些什么,因此怀疑他图谋不轨。终于,火山爆发了,康熙宣布废黜太子,他一边宣读诏书,一边痛哭流涕,直至情绪失控,昏倒在地。对于胤礽而言,木兰围场是一个伤心的地方、失落的地方。

第三个目的是团结国内友好势力,尤其是蒙古王公。清王朝是个统一多民族的国家,爱新觉罗家族想要保持政权的稳定,就必须和国内各大势力搞好关系。离京城最近的,就是长城以北的蒙古了,满蒙联合、满蒙联姻,从清太祖的时候就开始了。顺治皇帝的母亲孝庄文皇后,来自科尔沁草原,抚养了两代清朝皇帝。每次木兰秋狝,蒙古王公也会应邀到场,与清朝皇帝相互问候,商谈要事。双方的关系,也因此更加融洽。顺治、康熙年间,华北一带流行天花,北京城是重灾区,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平民百姓,都无法幸免。顺治皇帝年纪轻轻,死于天花,康熙险些丧命,脸上留下了麻子。蒙古诸王害怕天花,不敢进京朝见,在木兰围场拜见清帝,也是一种稳妥的安排。

到乾隆时期,新疆的回部亲王,国外归来的土尔扈特部,也曾参与木兰秋狝。围场就像个桥梁,为清朝皇帝、地方派系提供了正式、非正式交流的机会。看着八旗官兵个个英勇善战、箭术一流,蒙古人的内心会受到震撼,原有的不臣之心也会收敛,他们会掂量掂量:自己是清国的对手吗?手下的军队能否击败八旗官兵?炫耀武力、联络感情、拱卫京师,是清朝皇帝把他们喊过来的主要目的。

道光上台后,木兰秋狝逐渐退出了政治舞台,成为历史中的记忆,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经过一百四十多年有组织的猎杀,木兰围场能够捕获的猎物越来越少。从康熙年间至嘉庆年间,中国人口激增,突破三亿大关,人多地少的矛盾愈发严重。为了生存,很多老百姓跑到围场附近开垦、偷猎,使植被面积、生物资源大幅下降。避暑山庄的外八庙、清东陵的隆恩殿,都需要木材,砍伐围场林木成为获取资源的手段之一。到嘉庆皇帝秋狝时,木兰围场已经没有多少动物可杀,往往是乘兴而来,败兴而归。

与此同时,木兰秋狝活动的两大主角都衰落了。乾隆末年以后,嘉道中衰,清王朝的财政捉襟见肘,道光皇帝是个有名的抠门皇帝,他宁愿在北京郊外的南苑狩猎,也不愿花大价钱跑到木兰围场。蒙古人的实力也呈衰败之势,他们对京城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威胁,再通过木兰秋狝这样的方式去笼络他们,显得毫无必要。清帝国最需防范的敌人,一个是平民百姓;二个是西方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