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决定楚汉战争最后胜败 竟凭他那三寸不烂之舌?

楚汉战争中,九江王英布的向背,是刘邦项羽孰胜孰败的关键,就好比擂台上两个僵持的力士,谁也摔不倒谁,旁边一小个子,他的砝码加之于谁,谁就能将对方打倒取得决定性胜利一样,英布无疑就是两个力士边上的那位小个子。然而,谁能说动英布决定他最后的向背呢?有人,他就是谒者随何。

何谓谒者?《辞海》载:“谒者,官名。始置于春秋、战国,为国君掌管传达。秦、汉沿置……”可见,谒者是一个为国君传达命令、通报情况、表达意愿的官员,有点类似于现今的美国总统特使、联合国秘书长特使。

据《史记·黥布列传》载,汉王三年(前204),刘邦击楚,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损兵折将,落荒而逃,经历九九八十一难,最后终于成功逃脱,总算大难不死。当刘邦逃到虞县(今河南虞城县)时,惊魂未定的他却想起了九江王英布,他看看左右那些谋臣武将说:“像你们这些人啊,是不配与我共谋天下的。”想他用的是激将法。谒者随何说:“不知大王何意。”刘邦说:“谁能为我去一趟淮南,说动九江王英布背叛楚国,投靠于我,只要他把项羽牵制数月,我夺天下就可万无一失了。”于是,随何请行。

随何带了二十个随从,兴冲冲赶到淮南拜见英布,英布却只让太宰招待他于驿馆,一连三日拒绝接见。眼看事情要黄,随何到底是谒者,既有口才,又有主意,他游说太宰说:“我受汉王之命来拜见九江王,九江王却借故不见,必是以为楚强汉弱,心存犹豫。请太宰转达我的意思,倘我所言合意,大王便听,如果不合,大王可将我们二十人枭首市曹,以明大王背汉亲楚之心。”随后,英布接见了随何。

随何见到英布,开口就直奔主题道:“楚国凭什么值得大王那么亲近?”

英布未觉得突兀,回答说:“寡人对楚北向而臣,情理之中,当然亲近。”

英布当然会这样说,不过随何却不这么认为,他发挥自己的特长和优势,一字一顿地分析英布对楚国的“为臣之道”到底是真心还是假相,他列举了两条:

[page]

一是项羽攻齐,项羽自己还身先士卒,英布作为臣子,更当倾巢而出,为楚军先锋,但实际上,英布却只派区区四千人去,这哪是“北向而臣”的样子?

二是刘邦攻彭城时,项羽尚在齐国,英布作为楚臣,当统兵渡淮,救援彭城,但实际上英布却坐拥万军之众,垂衣拱手,冷眼旁观,这哪是“北向而臣”的样子?

这两条“铁证”,足以证明英布事楚不说是假心假意,但至少是三心二意,不是全心全意。接着,他又凭其三寸不烂之舌,向英布分析当前的汉、楚两国的形势,详细证明了两点:

一、从当前战况来看,“楚兵不足恃”;

二、从人心向背来说,“楚不如汉”。

这两点揭示了英布因强惧楚、因弱背汉的认识误区。

最后,随何才将汉王派他出使的“谜底”揭开,希望英布背楚从汉,只要英布背楚,项羽必会发兵进攻,便可将项羽牵制住,如此,只需数月,汉王就能战胜楚王,汉王夺取天下则指日可待。同时,他还表达了刘邦的承诺,说事成后,“汉王必裂地而封大王(英布)”。

随何一番话,真是说得英布一愣一愣的。听完后,英布回答了三个字:“请奉命。”很干脆。

[page]

随后,英布叛楚归汉,使楚汉战争的形势陡然逆转,为刘邦夺取天下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随何劝说英布有理有据,分析透彻,环环相扣,步步紧逼,的确见智见勇,不愧是汉王身边的著名说客。然而,尽管随何智勇双全,但要说服一位拥有千军万马的将军王背信弃义投靠敌人,光靠一张灵动的嘴是不足以成功的,此将军王内心必有反叛的动机,必有深层次原因,这才是根本。那么,英布内心对待项羽到底有何想法和态度呢?

细细梳理英布的经历,会发现英布对项羽貌合神离确是有其原因的。当年,他虽与蒲将军一起投奔了项梁,但不久后他们都奉楚怀王熊心为君,项梁为武信君,英布为当阳君。项梁死后,怀王迁都彭城,英布一直都随侍在怀王左右保驾,当时的地位与项羽相差并不远。楚军北上救赵于巨鹿,宋义是上将,项羽是次将,英布为将军,地位虽有点上下,但都在宋义麾下,只有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并无君臣关系。项羽军前谋杀了宋义,取而代之,英布作为其麾下将领,对项羽此举恐怕也不会有什么好感的。综上所述,项羽与英布地位相当,经历相似,功劳也无太大差别,英布对项羽若要以臣事之,心理层面是有难以逾越的鸿沟的。

而事实也的确如此,正如随何所分析的,英布助楚攻齐不力,汉王破彭城时又冷眼旁观,这哪是以臣事君的态度?

一边有汉王使劲的拉拢,一边有随何卖力地劝说,加上英布对楚的貌合神离,于是,引诱英布背楚从汉的事最终尘埃落定。

不过,无论怎么说,此事的关键还是随何,是他那张巧舌如簧的嘴,完成了这样一个先前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