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古代的阵法究竟是什么?杨家将里的天门阵是真的吗

在研究阵法之前,首先必须先分清‘历史上的阵法’和‘小说中的阵法’。比如《三国演义》中之八阵图、《杨家将》里面的天门阵,是为小说中的阵法,作者往往将其描写得神乎其神、光怪陆离,但事实上古人并没有什么超人的法力,打战也并非巫祝跳大神时的表演——历史上的阵法,是一种军队的部署方式,阵字,古解为旅、为列、为军阵,所以阵就是军队,阵法即是行军布阵之法。

历史上真实的阵法。传说中国人在殷商时代已经娴于阵法,这是可能的,因为商代军队规模很大(妇好伐土方,用兵万人),又出现了战车,远距离地行军(易经中说:高宗伐鬼方,三年克之)、兵种间的配合必然需要一定的规则和方法。现在可见最早的阵法记录出现在左传中:“春王三月,楚武王荆尸…”这里的荆尸,杜预解释为:‘楚陈兵之法。’但究竟‘荆尸’之阵是什么模样,不得而知。不久之后,郑庄公使用了‘鱼丽之阵’,这个‘鱼丽阵’的样子就很清晰了,左传说:“曼伯为右拒,祭仲足为左拒,原繁、高渠弥以中军奉公为鱼丽之阵。先偏后伍,伍承弥缝,战于繻葛。”——简而言之,所谓的鱼丽之阵,就是以中军阵为主力,两翼再各布一个方阵,战车居前,步兵在后,战车间的空隙由步卒填充。这样的鱼丽阵作战时,先以两翼之阵攻击敌军脆弱的两翼,在乘胜会合中军阵直攻敌军中央。——可见,上古时代的阵法,并没有什么神秘之处,不需要设坛做法,也没有什么生门死门。

一字长蛇阵和龙门阵。这两个阵来源不可靠,多是市井说书人的创作。比如一字长蛇阵,翻查资料有两种解释,一种是将军队横向铺开,列为一条长而窄的阵势,犹如‘一’字向前齐步推进;另一种解释为纵队,长蛇阵即是一条纵向追击队列——第二种长蛇阵不可能排得很长,而第一种则显而易见地容易被攻击、分割,无论是哪一种,大概都达不到传说中‘首尾相应、变化无穷’的效果。[page]

何谓破阵?撇开小说家言而论,我以为真实存在的破阵应该指阵形间的相胜和兵种间的相克。比如面对马其顿式密集的步兵方阵,步骑兵混合阵型显然处在下风;再如交战的地点选在山地,那么春秋式的车阵就无论如何发挥不了威力(此情况的例子如晋国与狄人作战,地形很狭隘,晋将魏舒便下令‘毁车’,将军队重组为甲士、步卒混合步兵阵,可算是因地布阵的典范)。

阵法的实物。实物有秦始皇兵马俑,兵马俑现在被研究的主要是三个坑,一号坑为长方形军阵,以步兵、车兵组成,步兵为主力;二号坑为曲尺形军阵,由步兵,甲士车兵,骑兵构成;三号坑则为指挥中枢。现在一般猜想是,秦俑军阵大概是五阵型军阵,一号坑阵为右翼,二号为前锋,四号坑为左翼(疑为废弃或未建成),三号坑为中军,无号坑(尚未发现)为殿后。可见,秦俑反映出的军阵大体上是一种梯次分明、功能配合的大阵,且组成大阵的各部分内部也五脏俱全,可以独当一面。

不用阵法的岳飞。宋代是阵法研究空前发达的时代,岳飞是两宋之交的名将,然而,正是这样一位名将,他本人据说是不屑阵法的,《宋史》里录了他与宗泽的一段对话:“泽大奇之,曰:“尔勇智才艺,古良将不能过,然好野战,非万全计。”因授以阵图。飞曰:“阵而后战,兵法之常,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泽是其言。”岳飞虽口说‘兵法之常’,然而就内心而言,他看重的还是‘存乎一心’,还是‘野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