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江桥抗战失败的原因:缺乏政府但对其的各种支持

1931年9.18事变以后,日本侵略者几乎未遇抵抗,大踏步的公然侵略中国。武装占领了辽、吉两省,并有侵占整个东北三省的战略企图。<br/> 那么距9.18事变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在东北松嫩平原上,以东北军马占山为首的中国黑龙江政府以及地方军队,与日本侵略者在黑龙江的门户齐齐哈尔嫩江桥一线,进行了有组织,且经过周密部署、统一指挥、武装公然反抗日本侵略者的一场极为惨烈的军事斗争。<br/> 虽然江桥抗战,以失败而告终,但是对于大多数中国人而言,这是虽败犹荣的一战。它打破了日本关东军,未遇抵抗、兵不血刃占领东北全境的天大笑话。打出了中国军人守土为国的决心,打出了中国军人敢于亮剑的斗争精神。<br/> 要说起江桥抗战失败的原因,首先不可不提的就是军队数量和质量上的差距。<br/> 从1930年中原大战开始,张学良调集东北军主力入关,武装调停中国内战,东北三省的精锐驻军,就不断被调入关。1930年中原大战以后的张学良,可谓志得意满,不论是军队的实力,还是个人的声望,均达到了人生的巅峰。<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C/C0/BCC055C8D17E7C458DE86C0E64098C33.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alt="江桥抗战失败的原因:缺乏政府但对其的各种支持"/><br/><br/> 但为什么还是发出了誓死保卫黑龙江的口号去鼓舞士气,为什么调集所有能调集的部队开赴前线呢?<br/> 这里我想不得不提一下张学良,江桥抗战爆发,日本关东军主力和精锐,已经全部北上,压向黑龙江,被马占山牢牢缠住。马占山虽然没有什么文化,对政治上考虑远不及张学良和政客蒋介石看得远。<br/> 但在军事上他可不糊涂,江桥抗战爆发以后,他曾经给北平的张学良发过电报,也希望张学良能抓住时机,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几乎全部被马占山缠在黑龙江,如果这个时候,张学良果断调集东北军主力和精锐,出关北上趁机收复辽、吉两省,哪怕是象征性的反攻,也会让日本关东军被迫在南北两线作战,这就让日本人犯了兵家大忌,也必然会由主动转入被动。这样以来马占山的压力会大大减轻,甚至还有可能会组织有效的进攻,南北夹击日军。<br/> 马占山之所以敢于开战,我想他也是想通过黑龙江这一仗,唤起中国武装抗日的篇章,或许他自己也没想到,头顶着青天白日徽,行使着国民政府的地方权力,却会被国民政府不管不顾,像垃圾一样丢在朔北荒原上自生自灭。枪支、弹药、武器,不像是粮食和棉衣,这些东西是老百姓没有的,是拿不出来的。<br/> 总而言之,没有当政者和中国政府的有效支持,我想是江桥抗战失败的主要原因。这个原因要高于武器上的差距。<br/> 在内无枪支、弹药,外无援军、救兵的情况下,以黑龙江一隅之孤军,面对数倍于己,且具有先进武器装备的日本关东军,政治上也并没有任何优势,政府除了发出空洞的口号外,没有一点实际性的支援,最后的结局怎么可能不失败呢?<br/> 我想不论在何时、何地,在强的军队、在厉害的将领,只要是没有了当政者的支持,没有了政府的支持,那他不过就像一只落单的孤狼一样,虽然野性十足,但自身却充满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助。<br/> 江桥抗战虽然失败了,但却彰显了中国人民、东北将士维护国家尊严、不甘屈辱、英勇顽强的斗争气概。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不仅是中国武装抗日的第一枪,更是世界反法西斯侵略战争的第一枪!将永远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史册上的第一页。<br/> 今天的嫩江水依然滋润着松嫩平原,那些东北将士们的鲜血和身躯,与嫩江融为了一体,江面上丝毫看不见那个年代的血雨腥风。但是,却永远留下了那个不抵抗政府耻辱的标志。<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