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国军的大洪山抗战:战士攀上日坦克扔手榴弹

抗战爆发后,时任国民政府第四十四军(当时编入第二十三集团军)军长的王缵绪(川军将领,刘湘去世后曾任国民政府四川省主席)奉命开赴抗日前线,向宜昌集中,准备增援平汉铁路沿线。1938年1月,川军王缵绪部奉令组建第二十九集团军,归第六战区管辖。王缵绪当即就任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携长子王泽濬奔赴前线对日军作战。<br/> 严阵以待1939年11月底,王缵绪率部到达第二十九集团军驻守地湖北省境内,其部属分别驻扎在宜城、襄阳、樊城、桐柏、大洪山一带。当时的局势是,武汉已经失守,国民政府迁都至重庆,而日军调集精锐军队约10万人,向湖北宜城、襄阳、樊城、桐柏、大洪山一线发动攻势,企图攻入四川。<br/> 为防日军进攻四川,国民政府制定了“保卫国府中枢门户和待机反攻武汉的两大任务,长久保持桐柏、大洪山一线,以攻为守,打击日军“的作战方针。在具体兵力部署中,由第二十九集团军总司令王缵绪担任湖北宜城地区的襄阳、樊城、桐柏、大洪山南麓、京(山)钟(祥)公路、襄河两岸守备的重要作战任务,置重点兵力于汉(阳)宜(城)公路方面,随时向武汉外围及平汉路出击,并要求“竭力增强襄河东岸部队,以纵深配备,坚决阻止敌之北上;掩护我左翼兵团之右翼防务的重要的军事任务“。<br/> <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5/F1/E5F1202DEBAA77890F9B9845FBEDA5F5.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杨林河等处布阵。此时,日军从信阳、随县、钟祥三地同时发动对枣阳及襄河东西两岸的强势攻战,击破我第五战区中央兵团的军事戒备区。而王缵绪率领的第二十九集团军奋力抵抗日军,顽强固守阵地。此次战事极为惨烈,张自忠在战场上以身殉职。在这危急时刻,李宗仁电嘱王缵绪:集中主力,从大洪山北上尾击日军。王缵绪即令其长子、第四十四军军长王泽濬率第六十七军的第一六一师,出板桥向日军发起攻击。王泽濬率部经过一悉搏击之后,终于收复宜城南瓜店,并回收了阵亡将士的遗体。<br/> 6月6日,日军再次南下。王泽濬率第四十四军官兵,勇猛尾击日军三个师后,便遭到日军强烈的反击。此时,王泽濬不得不向父亲王缵绪坚守的大洪山一带撤退。这时,日军第八师团长谷川指挥两个师团猛烈围攻大洪山,王缵绪率部在大洪山西麓、南麓一线与日军艰难地激战20余日,王缵绪本人也在战斗中负伤,全军8万多官兵仅剩5万人。但击伤日军第40师团长天谷直次郎,击毙日军高级军官10余人,使日军付出了重大代价。此后,王缵绪采取了游击战术,利用有利地形,在山区之中与日军周旋,死死地拖住日军不放。尔后,王缵绪还数十次指挥部属对日军进行主动出击,偷袭日军,把日军牢牢地阻止在大洪山一线。<br/> 1941年秋,日军企图夺取大洪山南麓的青峰山。王缵绪指挥部队与敌死战,青峰山阵地几经易手,最终将日军击退。<br/> 王缵绪率第二十九集团军在大洪山与日军浴血奋战了一年零四个月,成功阻止了日军向四川推进的企图。王缵绪也因此一战而扬名天下,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大洪山老王推磨“。<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