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式120毫米迫击炮:中印战争竟击毁印度直升机
二战的前几年,苏联迫击炮的性能领先于世界各国,其装备的120mm团属迫击炮则是德军没有的武器,在保障苏军步兵分队战斗力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时苏军共生产和装备了两种120mm团属迫击炮,分别是PM-38式120mm迫击炮和PM-43式120mm迫击炮。后者是前者的改进型,两者的结构基本相同,只是发火机、水平调整机和缓冲机等部件有所不同。二战中,德军在PM-38式迫击炮面前吃了大亏,所以把缴获的PM-038式迫击炮悉数装备起来,并在捷克的布尔诺第一机械厂仿制生产,命名为GrW42式120mm迫击炮。<br/>新中国成立后的1953年底至1954年初,在中央军委召开的全军系统高级干部会议上,总参谋部装备计划部部长万毅提出了在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自行生产武器装备的方案。根据这个方案,我国仿制了苏联PM-43式迫击炮,研制成功后,命名为1955年式120mm迫击炮。<br/>中印边界炮声隆<br/>55式120mm迫击炮装备我军后不久就爆发了对印自卫反击战。战争中,该炮发挥了巨大作用。<br/>1962年10月20日,我炮兵某团120mm迫击炮营2、3连参加了克节朗地区的自卫反击战。克节朗地区地处喜马拉雅山脉南坪,山势险峻,山谷中密布原始森林,早、晚易产生山地特有的大雾。克节朗河横贯其间,落差大,流速高,不便于徒涉。<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65/37/65372EFB19E877AE4FE9F70F23321BDB.jpg" class="cont_pic"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火药(0.045g)的混合物。使用时-3引信,在目标上空爆炸后可以抛出两个火种,燃烧温度大于2000℃,可以持续燃烧40秒。炸开式燃烧弹总质量45.9kg,燃烧剂为1.2kg的黄磷粘胶燃烧剂,炸开后产生的火种数量为30个,但是燃烧温度稍低,为1200℃,燃烧时间240秒。<br/>除杀伤弹和燃烧弹之外,该迫击炮还可配用55式120mm迫击炮发烟弹和照明弹。<br/>由于55式120mm迫击炮的炮弹质量比较大,装填时动作要求也比较特殊。装填时双手一定要扼住炮弹的定心部,尾翼向下,小心地放入炮口。当定心部入膛后才可松手,并将两手迅速向后收回。炮手应该站在炮的右后方进行操作,禁止站在火炮前方,以免火药燃气喷出伤及炮手。当射击中产生瞎火弹时,应该至少等一分钟左右,而后用木棍敲打炮身,以检查炮弹是否未落到底部;或者将拉火机改为拉发方式,连续拉火2-3次,如炮弹仍不能发火才考虑退弹。退弹时,一名炮手站在炮口后面,双手虎口握在炮口,并留出约50-60mm直径的漏口,其他炮手扶住炮架并将炮尾从座板中取出,缓慢上抬炮尾,使炮弹从炮膛内滑出,但是必须小心炮弹落地可能产生的爆炸。<br/>大口径家族日趋完备<br/>55式120mm迫击炮在我军中列装的时间较长,几乎参与了新中国成立后的所有自卫战争。但由于其重量过大,机动性差,所以后来又研制了64式120mm迫击炮,其重量比前者减轻了37%,杀伤爆破弹的弹重也有所减轻,但毁伤效果不如55式120mm杀伤爆破榴弹。64式120mm迫击炮定型后,根据部队需要又研制出71式100mm迫击炮,加上原有的56式160mm迫击炮,使我国的大口径迫击炮家族口径制式化基本完备.<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