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烈士凌则之:曾是清华'学霸'百团大战白刃杀敌

他是一介书生,曾考入北平清华大学物理学系,是不折不扣的学霸。他还是英勇善战的壮士,在百团大战中浴血奋战,受到刘伯承、邓小平表扬。他是屏山县革命烈士凌则之,抗战牺牲时年仅29岁。他就是抗战烈士凌则之。<br/>仅读一年中学以兄之名考入清华大学<br/>据屏山县烈士陵园资料记载,抗战烈士凌则之,原名凌家增,字季虞、季瑜,是屏山县书楼镇(原楼东乡)人。生前虽未结婚生子,但依然有家族后人详细记录其身平事迹。如今屏山县书楼镇小学校教师的权牛便是烈士凌则之的侄孙。<br/>权牛介绍,自己随母亲姓,确为烈士凌则之后人。凌则之是其祖父凌松如的弟弟,他们共有多个姊妹,但在三兄弟中,凌则之排行最末,读书期间深受兄长关爱。<br/>“我的祖父凌松如是宜宾三中首届毕业生,学成归来就在屏山办学。”权牛介绍,当年,凌则之就在兄长的指导下完成了小学课程的学习。1929年考入宜宾叙联中(宜宾一中),因为学期成绩名列甲等前三名,获得免费资格。<br/>1930年,成绩优异的凌则之仅读了一年中学,便持三哥凌松如的初中毕业文凭参加考试,成功考入成都联中(今成都石室中学),由此以凌松如为名。“成绩优异,借兄长之名提前考试,以后也只能一直沿用下去了。”权牛解释说。<br/>1934年秋,凌则之成功考入了北平清华大学。权牛还听父辈说,学霸凌则之曾同时考上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上海复旦大学,并为此纠结不已。最终参考兄长凌松如的意见入学清华,并由物理系转入社会系。<br/>参加百团大战获“白刃格斗英雄连”称号<br/>“入学清华不久,他就投入到抗日救亡运动中,加入‘民先队’(抗日民族解放先锋队),并被选为新的大队部领导成员。”权牛从父辈那得知,凌则之曾与家中通信称,入学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接受中共北平市委指派,率领一批青年学生参加了山西“牺盟会”,还担任宣传部部长。<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BA/F4/BAF486E78D0468F0F27B3208F96BAC88.jpg" class="cont_pic" alt="烈士凌则之:曾是清华“学霸”百团大战白刃杀敌"/><br/>1937年,学霸凌则之正式投笔从戎,在太原军政训练班第七连任政治指导员。抗战爆发后,党中央指派在山西组建青年抗敌决死1总队,凌则之任1总队3大队11中队(连)指导员。随后又协助王鹤峰创建了1纵队3总队,并任决死3总队3大队指导员,转战于太谷、榆次、寿阳一带,为创建太岳抗日根据地作出了显著贡献。<br/>1940年8月20日,百团大战打响,凌则之指挥25团1营,攻下马首车站,毙敌20余人,战后受到刘伯承、邓小平表扬,荣获总部授予“白刃格斗英雄连”锦旗。<br/>同年11月,25团在凌则之的率领下,奉命坚守温庄阵地,掩护驻砖壁的八路军总部向黎城、辽县转移。蟠龙镇之敌在飞机的掩护下,兵分三路向温庄25团阵地猛扑过来,凌则之亲临前沿阵地指挥,击退日军多次进攻。然而,就在战斗即将取得胜利时刻,凌则之不幸中弹,壮烈牺牲,时年29岁。<br/>杂志中发现先烈后辈上京追认政治荣誉<br/>权牛回忆,上世纪80年代末,父辈们无意间在一本知名杂志中发现了关于凌则之的图文,才开始以“凌则之”这个名字去寻找。权牛感叹,“入学后他就一直用‘凌松如’这个名字,所以之前始终没能找到有关他的线索。<br/>“获得信息后,我的祖父和母亲去了北京,找过清华大学校领导,也找过人民日报社长。”权牛说,经过多次努力,终于在中央等多个领导的关注下,1983年3月18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办公厅通知屏山县人民政府,追认凌则之为革命烈士。<br/>权牛还骄傲地说,也是后来才得知,宜宾首任军分区政委正是凌则之所带领的25团的战士,也是这批战士解放了宜宾。<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