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堪比赤壁官渡的兴势之战:史上让蜀汉延国20年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争夺战……与三国前期这些赫赫有名的战役相比,公元244年发生在今天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北面的兴势山之战,可谓寂寂无名。对于三国后期魏蜀之间的这场战役,《三国志》里仅有寥寥数语,而以战争场面为小说重要内容的《三国演义》里却寻不到只言片语。然而,后世战略家对此战评价甚高,将其列为“退战”的经典战例,认为蜀汉因此得以延续国祚20年。<br/>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由蒋琬和费祎相继执政。二人认为,魏国地域辽阔、势力强大,与之正面交战难以取胜。在此形势下,二人决定改变诸葛亮在世时的进攻方略,暂时不对曹魏发动大规模进攻。随着战略方针由攻转守,蜀军的兵力部署也进行了调整。242年春天,姜维率领的部分蜀军首先从汉中退驻涪县(今四川绵阳)。第二年,蒋琬亦率蜀军主力撤驻涪县,此后,费祎出任蜀汉大将军,从患病的蒋琬手中接掌兵权。相比汉中,涪县的地理位置更靠近蜀汉的心脏地区。同时,当地有涪水运输之利,上抵边关江油,下达重镇江州(今重庆)。陆路北通剑阁,西南距离成都仅三百余里,粮饷供应方便,可以接应四方。蒋琬和费祎的想法是,边境若有紧急,可由此领兵北上增援。<br/>但是,这一兵力部署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蜀汉前沿阵地汉中的防务。诸葛亮在世时,汉中作为蜀汉北伐的前进基地,一度集结了蜀军主力,规模维持在10万人左右。而243年蜀军主力南撤以后,汉中的军政事务由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主持,其麾下兵力仅两万余人,又分散在数百里范围内的多处据点之中,呈现出相对薄弱的态势。若是敌人大举入侵,后方援军不及时救援,汉中便有陷落的危险。<br/>魏国方面也看出了这一形势,从243年(魏正始4年)起,魏国出现了要求进攻蜀汉的呼声。当时魏明帝曹睿死后,大将军曹爽曹真之子)与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司马懿长期都督荆、豫、梁、雍诸军事,屯师秦、陇,西拒蜀汉诸葛亮,东灭辽东公孙渊。正始前期,他每年皆督师淮河沿线,击退吴军进犯,功勋卓著。与司马懿相比,只是凭借魏国宗室身份及魏明帝宠爱的缘故而执掌朝政的曹爽,在军事领域毫无建树。因此,曹爽急于在战场建功以树立威望。正始5年(244年)春天,曹爽以其表弟夏侯玄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大规模征兵六七万,并以关中及氐羌民为运夫,总计十余万人,准备伐蜀。当年3月,不顾司马懿的反对,曹爽以大将军身份亲自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决心以优势兵力,趁虚攻陷汉中。<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D/C8/EDC81047CA6FDA6EB75E1DC3A38BD99A.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曹操在与刘备争夺汉中的战争中,仍因褒斜道险峻的山路吃足苦头,感慨“南郑直为天狱,中斜谷道为五百里石穴耳”。<br/>相比之下,傥骆道和子午道的通行条件还不如褒斜道。位于东面的子午道南口,是几条通道中距离汉中最远的,兵家向汉中进兵,一般都不走此道,而傥骆道是由汉中盆地东端的成固(今陕西省洋县)入傥水河谷,过分水岭后,再沿骆谷进入关中平原。其道路程虽短(全长420里),但中间绝水地段较褒斜道长,山路险峻,其中越秦岭主峰一段,盘山路曲折回旋八十余里,共八十四盘,行军不易,易受阻塞。曹爽恰恰选择了大军从傥骆道进攻汉中,事实证明,这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魏军来犯的消息传到汉中,令蜀汉守军极为震惊。当时在汉中驻有不足3万的蜀汉守军,算上当地农民战时变成的义勇(按照稍后西晋太康初年的人口统计,汉中郡为15000户,而三国时期可能还要少些),以一户出一丁计算,总共估计可以征集近万义勇。人数上不占优势,义勇的战斗力与正规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因此,面对气势汹汹来犯的10万魏军,汉中的蜀汉守军处于绝对的劣势。[page]<br/>在这种情况下,一些蜀汉将领建议,放弃外围的秦岭山险,全军收缩至诸葛亮时期筑起的要塞汉、乐两城——两地分别在沔阳(今陕西勉县)和成固(今陕西省洋县),是北拒曹魏的重要城堡——任由魏军进入汉中腹地。这期间,蜀汉主力有足够时间从涪县出发援救阳平关(蜀北主要门户,今陕西勉县西白马河入汉水处,流经的白马山山势高峻,扼险作关)。但是,镇守汉中的主将,曾在街亭之战中劝谏马谡不要屯兵山上的王平不同意撤守。他认为,敌人如果趁我援军不到即攻克阳平关,就会酿成大祸,因而坚持应固守秦岭险要。众将之中,只有参军刘敏拥护王平的决策。刘敏认为,汉中百姓男女布满田野,庄稼还在田里,如果听任魏军进入平原,则大事去矣。于是,刘敏率部占据兴势山。兴势山在洋县西北43里,“形如一盆,缘外险而内有大谷”,是傥骆道南出口战略要地。蜀汉依山而筑“兴势围”,这里成为兵家必争之地。<br/>由于兵力严重不足,蜀军在防御时不得不采用虚张声势的做法,“多张旗帜,弥亘百余里”。王平所率领的“后拒”(机动预备队)数量少得可怜,如果魏军从兴势前线分出部分兵力改走不远处的子午道进入汉中,身为都督的王平只能带领千人赶赴援救。好在狭曲陡峭的傥骆道帮了蜀军的大忙,如曹丕当年所说,“汉中地形实为险固,四岳三涂皆不及也”“一夫挥戟,千人不得过”。魏国大军入骆谷数百里,成了一字长蛇阵,兵力上的优势得不到发挥。而处于劣势的蜀军不但凭险据守,有地利之便,其军中由南中少数民族组成的“无当飞军”更是骁勇异常,这支部队人人身着铁甲,翻山越岭如履平地,最擅长的是夜袭,装备的是涂有毒箭头的连弩和钢刀。当此之下,魏军“进不获战,攻之不下”,陷入被动境地。王平的坚守为蜀军主力的到来赢得了宝贵的时间。闰3月,后主刘禅下令费祎率军救援汉中。但涪县与汉中距离过远,相隔几乎近千里,按汉代军队每日行程,“轻(装)行五十里,重(装)行三十里”,加上蜀道险阻,行军艰难,援军赶到汉中已是4月的事情,距离魏军入侵几乎已过去两个月了。<br/>当费祎率领的蜀军主力姗姗来迟时,蜀汉最危急的时刻已然过去了。反过来,倒是曹爽率领的魏军此刻身处险地。魏军受阻于兴势,未能出谷道在富庶的汉中平原“因粮于敌”,而关中及氐羌的千里运输不能保障粮食供应,牛马骡驴大量死在运输途中,运夫号泣于道路上。远在洛阳的司马懿到底老奸巨猾,意识到局势大为不妙,写信警告曹爽:现今蜀军已经占据险要的兴势,你们处在进不能战,退则被截击的全军覆没境地,到时候怎样承担如此重大的责任?!郭淮——曹爽的先锋,同时也是司马懿的旧部。此人长期镇守秦、陇,一向以英勇善战著称,此刻也察觉局势危险,于是主动撤军,这样避免了军队的无谓损失。等到5月,曹爽终于接受司马懿的劝告,引军回国,费祎却不愿意他走得如此轻松自在,乘机进兵,依托曹爽退兵路上的沈岭、衙岭、分水岭堵击曹爽。魏军争夺山险苦战,勉强通过,但是征调来用作运输的牛马几乎死光丢光,关中多年积蓄的物质为之消耗一空。至此,兴势防御战以蜀军的获胜宣告结束。<br/><img src="http://data.jianglishi.cn/pic/E9/90/E990F39CA4FF33E82DD75701866BB439.jpg" class="cont_pic" target='_blank'>司马昭了,然而,其时此人不过是曹爽麾下一名打酱油的“征蜀将军”。于是,相比同时期的其他战役,很多作家较少着墨此战,甚至忽略了此战。但是,这场兴势防御战的意义却绝非如此无足轻重,明朝战略家刘基在其著作《百战奇略》中,将此战列为“退战”的经典战例:一旦敌军占有绝对地理优势,你已难以继续战斗,唯一可行的选择就是迅速撤退。很大程度上,兴势防御战是三国时期最重要也最被低估的战役之一。一方面,曹爽首次用兵即遭到惨败,使其威望和影响力骤跌,为5年后他在与司马懿的权力争斗中最终倒台埋下伏笔。而接连3次攻伐汉中的失败(219年曹操败于刘备、230年曹真与司马懿败于诸葛亮,244年曹爽败于王平与费祎),令魏国内部对伐蜀产生畏惧心理,当20年后司马昭决议伐蜀之时,举朝大臣竟然只有钟会一人赞成,连在前线与姜维交战多年的宿将邓艾居然也觉得蜀汉无隙可趁,反对攻蜀。其时,地跨整个北中国的曹魏竟然畏惧仅有益州之地的蜀汉如虎,着实令人大跌眼镜。<br/>另一方面,兴势防御战的情况表明,蜀汉兵力的战略部署存在缺陷,即汉中前线与后方援军的驻地距离太远,遇有急难赴救要耗费较多时日。为此,费祎代蒋琬主政后,立即将蜀军主力移驻涪县东北数百里的汉寿(今四川广元昭化北)。这里可依托西汉水(嘉陵江)运输之便,与汉中的距离也被缩短了一半,能更加迅速地支援前方,不失为攻守兼备的妙手。而姜维继费祎统率蜀军之后,却错误地总结了兴势之战的经验,认为固守秦岭外围,“适可御敌,不获大利”,决定放弃汉中外围,收缩防守,撤消了外围的大部分据点,将蜀汉军队集中到汉、乐二城(恰是兴势之战时王平反对的意见),企图以此来诱使敌军重兵进入汉中盆地,待其乏粮撤退时再行反攻,全歼来寇。结果,姜维的决定铸成大错,待到钟会伐蜀时,魏军轻易地进入汉中平原,攻破阳安关(编注:阳平关在蜀汉后期又名阳安关),引起蜀国北部防御体系的全线崩溃,在3个月内蜀汉便土崩瓦解宣告灭亡。这恰恰从正反两面证明,在兴势之战中作出正确决策的王平,堪称延续蜀汉国祚廿年的大功臣。而作为名将形象的王平与这场兴势防御战一样,却早已湮没在历史之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