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被后世忽略的辉煌战绩-孙权攻合肥

明末的大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说:“孙氏则赤壁之外无大战也”。其实,从建安13年-24年(公元208-219年)孙权在合肥与曹氏周旋了11年。其间,孙、曹围绕合肥作战8次,孙方主动进攻5次。最大兵力到10万。曹方进攻3次,最大兵力号称40万。8次作战中有二次是跨年作战,可以说11年中,孙、曹几乎是无年不战。这段时期,刘备与曹氏作战仅3次。一为建安17年关羽和吴军一起进攻襄阳,被乐进击退。取四川后的建安20年,张飞在宕渠(今阆中)击退张郃。23年-24年刘备取汉中。可见刘备主力在取四川以前与曹军几乎没有大交锋。我们由此知道,赤壁战后孙权在11年间没有停止与曹氏的战斗。但是,我们要问,孙权北击合肥的意义有多大?由于孙权在合肥没有取得大胜利,所以连王夫之这样的大学者也看不起孙权的这些战斗。正因为将孙权抗曹的举动淡化了,我们今天的历史书中说赤壁一战就奠定了天下三分的基础。在冷兵器作战中,有不少一战定乾坤的实例,如后来的东晋与前秦的肥水之战。但我们认为如果没有孙权不断在合肥地区(也是在肥水流域)挑战曹操,刘备就不一定能得四川了。赤壁一战就奠定了三分天下的说法,把当时复杂的形势简单化了。要展开我们的认识,还要从一个人说起。这个人就是鲁肃。我们现在从影视剧中看到的鲁肃,是个坚持联备,佩服亮却胆小的文官。其实史籍中对此人的记载完全不同。他是安徽定远人,文武全才,待人也有分寸,可说是本县的杰出青年。他与周瑜是好朋友。本想在动乱时代个人发展,经周瑜介绍,28岁的鲁肃于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投到孙权处效力。他一见孙权就说汉朝不行了,现在曹操和袁绍胜负未分,我们可以先将势力拓展到长江的尽头,然后观北方的变化,乘机北进,则可实现帝王之业。这也是提出了通过夺荆州,取四川。成就一统大业的计划。孙权听了心里很高兴,可当时孙权还不能放弃拥汉的旗帜,所以表示对鲁肃的建议不以为然。我们不可小看了鲁肃的建议。从秦到东汉,还没有一个政权以江苏南部为根据地向西发展,占据长江流域上游实现割据的实例。鲁肃这个建议可说前无古人。比亮建议刘备取四川早了7年左右。此后、东晋、南朝及南宋都是以江南为根本占据四川而实现了与北方对峙。因此是后有来者。只是他不像亮那样表示忠于汉室,在史籍中一出场就是一付叛逆的架势,所以后世的儒家学者不喜欢抬举他。附带说一句。据我所知,南宋大文学家辛弃疾曾表示佩服孙权说: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永遇乐)又说: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修。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南乡子)辛氏在南宋是个主战派,生存环境不好,但不少士大夫即知识分子喜欢他。故他说话比较照顾知识分子的情绪。他表扬孙权,应该是有社会基础的。但到元代的杂剧中,东吴人物就都被丑化了。我估计是元代文人在蒙古皇室的统治下,为表示不满,在写剧本时,尽量将刘备正统化,将曹操、孙权这二人视为汉的敌人丑化了一下。结果影响到今天。我们将鲁肃看成个文弱书生,认为东吴不足道。

[page]

当然,鲁肃的计划和所谓隆中对一样,有空泛之处。但从孙权多次发动攻击荆州的战役看,他是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前已提到,建安12年,孙权攻江夏,杀黄祖。但荆州刘表组织反击,孙权就退兵了。刘琦也因此以代替黄祖为由到了江夏。所以,从因果关系看,没有鲁肃和孙权的西进,就没有黄祖的死,以下的历史条件就都不一样了。到曹操夺荆州时,鲁肃是主战派,他与亮共同解决了孙、刘联合的问题。但是我们不要忘记,占领荆州甚至四川,是鲁肃的梦想,也是孙权要争取的一种局面。只是在形势的压力下,与刘备共同抗曹不得不暂时放弃这个梦想。这样,在周瑜还在夺江陵时,孙权就率兵共合肥。其目的是为扩大江北占领区,尤其是控制淮河水系,就可以东出或北上。但曹军虽在赤壁失利,守合肥还是可以。孙权第一次攻击合肥失败。此后,荆州8郡,曹操得南阳(治今南阳)章陵(治今枣阳东)。刘备得长沙(治今长沙西)桂阳(治今郴县)零陵(治今零陵北)武陵(治今常德西)和江夏郡西部。孙权得南郡(治今江陵)江夏东部。曹军控制合肥,孙吴军队如驻防江陵,则有被曹军截断的危险。因此孙权把江陵交给刘备,将自己的军队收缩到蒲圻以东地区,倾全力争合肥。正是因孙权争合肥,曹操在考虑自己的战略时,不能不把孙权的力量放在心上,这样,曹操对西部和四川用兵时,顾虑多。如曹操在对马超等作战时,不敢将主力在西部多停留。这就给刘备夺取四川创造了条件。我们在史籍中看到,孙权作战兵力最多也只10万,其将领统兵则最多5万,他在合肥发起进攻,终因兵力有限,不敢分散兵力做迂回等动作。因此,虽然动兵,效果不好。但这也避免了自己部队发生大溃败。孙权不断发起合肥争夺战,也为刘璋守四川提供了条件。我曾引用史料说明在赤壁战后有个松散的孙权、刘备、刘璋联盟。有这个联盟,才使刘备可以和平进四川,也可较放心的攻刘璋。因为刘备在四川攻刘璋的时间从建安17年到19年(公元212-214)有一年多,并未顾虑孙权会夺荆州。可见孙权在这个时段中,对刘备还放心。而孙权不断在合肥用兵,也使刘备放心。在这个松散的联盟中,获利最大的是刘备。最惨的是刘璋。

我们说,赤壁之战后能形成天下三分的局面,与孙权不断攻合肥有极大的关系。可惜后人只看孙权未能达到目的。没有能深入考察这10余年战争的后果。我们还要提到一点是,因后代的学者以儒家原则看孙权,对孙权向曹操称臣大加谴责。其实,在孙、刘联盟建立后,孙权为倾全力攻合肥,还是努力维持联盟关系。在刘备取四川的关键时刻,并没有与刘备翻脸。在刘备与孙权因荆州问题发生纠葛后,孙权感到自己长江上游防线受到威胁,遂在建安20年(公元215年)夺刘备的长沙等地。鲁肃在这次战役中表现还是很积极的。如“单刀赴会”的故事,在史籍中是关羽被鲁肃痛斥,表现出鲁肃没有放弃自己的计划。但在戏剧和小说中变成关羽大义凛然。他英年早逝,后人遂以为他是孙刘联盟的支持者。其实以他生前表现,难说。孙、刘翻脸,孙权为避免两面作战,与曹议和。多数人认为这是没有道义的行为,然而刘备对刘璋、孙权也不讲道义。他后来也试探和曹魏联系。我们不能因为他自称皇叔,声称要恢复汉室,就对孙、刘以双重标准衡量。实际上现实的政治家在外交方面总是交替使用实力、原则、灵活三种手段。否则就会给自己国家带来灾难。鲁肃提出的战略,也是在一个动态的过程中有所变动,他“尽长江所极据而有之”的构想,因孙吴实力不足和刘备的崛起而未能实现,这就使后人以为他说“观北方之衅”是个割据的计划,而非追求大一统。这种误读,就忽略了孙权攻击合肥的意义。公元229年孙权称帝时,蜀汉大臣认为孙权只会坐守,但诸葛亮批评他们说,孙权只是力量不足,如果蜀攻曹得手,孙权或北进,或略民广境,不是一个肯端坐的人。亮是当事人,他的论断应该是可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