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空营计札记──就《论曹刘汉中战》有关《云别传》释疑
注:由于篇幅较长,故另开他文。
一、时间:此战发生于夏侯渊败死后,即建安二十四年三月。曹军营阵:按《云别传》应为北山,位于阳平城下,从阳平关在沔水以北来看,北山也应在沔水以北。又参酌郭淮的远水为阵,及刘备不渡河,故知双方应夹水而阵,即曹营在沔水以北,刘营在沔水以南,如图一。而黄忠与赵云至北山取米,非至斜口取米,否则就会发生越阳平关而走栈道的空降作战。
图一图二
褒斜口 褒斜口
曹营阳平关、北山
===================
沔水沔水
===================
曹营
刘营围壁刘营
二、因为战争各有阶段,分别为赵云偷袭、赵云撤退、曹军追击及曹军撤退,阳平关及北山皆在沔水以北,所以赵云渡河发起攻击,而曹军也是尾随渡河攻击,再渡河撤退。若以为前后只有一场战争,那岂不暗示阳平关及北山位于沔水以南,变成曹营与刘营皆位于同侧,在两军无险可守,早就发生冲突,如图二。两军夹水,另外一方半渡都有可能遭击,故能对恃而待敌退兵。
三、张翼官职在正史为江阳长,江阳即当年赵云收川时所略之地,在益州南方,而汉中却在益州北方,因此张翼若能参战,非以身兼当地官职为要件,否则张翼就得在益州南部的江阳作战,要不然就是汉中位在益州南方始能让张翼参战。而别传中张翼则为沔阳长,极可能为笔误,而且此时刘备对汉中未定,更不可能指派张翼实辖汉中郡的沔阳。纵使张翼是沔阳长,也可能为遥领,正如周瑜攻打江夏时,即为遥领江夏太守,若拿周瑜当年不可能实领江夏,来比之张翼不可能为沔阳长,所以认为张翼不可能参战攻汉中,或是否认周瑜参战攻江夏,就有点太过。因为即使没有官职都可以参战,张翼及周瑜有无官职并不妨害两人能否参战。
四、沔阳县在阳平关以北,如果张翼实领沔阳,也就是认为张翼统治阳平关至斜口之间,但阳平关被曹操所控制,此说不合理。另外法正参战汉中时为蜀郡太守,亦在益州中南部,若是法正能到益州北部的汉中,那位江阳长张翼也能如此办理。不过没人会认为刘备在攻拔汉中前,张翼就能统治汉中沔阳吧!
五、以寡击众并非不可能,张飞在当阳之役,只有二十骑,然曹操至少五千轻骑,而且还是曹纯的虎豹骑,曹军应不只五千,像荆州降将文聘即带兵围剿刘备,即曹军势众,张飞二十骑,但曹军不敢交战。至于汉军部曲不为定数,若以一营八百人计算,刘备后来在夷陵之战四十余营,全军不过三万二千人,但是史书至少言及四万或八万,可见一营非以八百人为基数。至于伏兵,本来就是诱进而歼杀,所以赵云偃旗息鼓以待轻敌冒进,然而经孔明损益的连弩为齐射,一弩十矢俱发,蜂窝式的密集聚射,射程短而杀伤力大,很难幸免不受流矢,打破骑兵利用机动速度秒杀弓弩装弹间隙之优势。但是连弩装填费时,或者可能为大型弩炮携行困难,故不易追击。张翼的关门坚围,与赵云的开门迎敌,两者各有千秋。
六、黄忠与赵云袭粮,出兵规模应不大,否则就应是刘备军大举进攻曹操营寨,执行断粮截秣之军队,通常为小部队。而黄忠的偷袭并非曹操所预期,所以赵云接应时曹军应为自发性的反击,即两军发生突发式的遭遇战,而曹军又被赵云的空营计所欺,故惊吓回营,等到曹操回神或掌握状况时,刘备营阵早又闭围坚守,曹操当然求战不得而被迫退兵。
《云别传》原文:“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着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着。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
再记
另外有人提到几个疑问,如黄忠下落不明、曹操因刘备终不交锋而退、赵云事后未被升迁、拿追谥怀疑及赵云为何不扩大战果等疑,其实参考一下同时代的人物或事件即可明了。
[page]首先黄忠过期不还,想必事实没有预期顺利,再来当然是赵云增兵接应,解围后一齐归营。相同的事可见牛金攻周瑜,以三百前锋挑战周瑜数千人,结果不幸被围难逃,后来曹仁率数十骑增援,救回牛金,然后一齐回南郡。史书虽不言牛金所率三百人的伤亡,也不云对周瑜军造成何种损害,更不交待牛金此举的赏罚,这与史书不对黄忠后来如何一样。除非这种前锋有特殊贡献,像曹操攻张鲁时,前锋不小心占据敌营;或者像白马之战,关羽为前锋,不小心刺杀颜良──否则前锋的下落不必多说,战况遇到不利时,也许还要大本营增兵救回──除非黄忠不小心占领曹操营寨,或是刺杀曹操重要将领,史书再提也不迟。
其次从刘备“敛众拒险”,而曹军“积月不拔”,可见曹操多次发动攻击而无法攻拔刘备营阵,而此役为赵云与曹军的冲突,一来不算在刘备不与曹操交战,除非赵云是广义的“刘备军”;二来也非大规模作战,因为劫粮夺秣通常是小部队。像甘宁百骑劫营,主动向曹操阵地发起攻击,但是这仍是一场孙权坚守濡须的防守战,不能说拒守曹操就是不可能发生冲突,所以也怀疑甘宁作战的可能性。张辽还能以八百壮士攻击孙权十万大军,虽然这也是一场合肥防卫战,守方以坚壁拒战而使攻方撤退。
还有赵云事后有无封赏之怪,其实这一点儿都不奇怪,因为周瑜也一样,生平极少因战功而受赏(除了临死前的赤壁之战之外),查周瑜战笮融无赏、克薛礼时无赏、击刘繇时无赏、攻刘勋时无赏、拔皖城时无赏、整个征取江东六郡都无赏、另外俘渠帅万人无赏、擒邓龙无赏、甚至讨黄祖仍然无赏──“江东有大将,周瑜当先锋”,周瑜曾为“前部大督”,立功奠基江东,但是却无战功。最初,“建威中郎将”只是孙策收周瑜为属下的见面礼,不属因战而获功;后来再给的舂谷长、中护军及江夏太守都是孙策打算进攻荆州前的任命,从同期如过江之鲫的诸长各守,实在看不出周瑜因何战而受赏;再来就是周瑜维持长达十年的官位不改,一直到赤壁后才拜偏将军及领南郡太守,此时才是名符其实的战功。但是不能因周瑜多年未因战功而受赏,所以就质疑周瑜前半生的作战,正如质疑赵云汉中之战的未赏。若说周瑜不以战功而受重用,赵云亦可不必每战必赏,否则百战百胜的战将,不就可以一直愈封愈高。
另外还有谥号也不必大惊小怪,赵云虽是追谥顺平侯,只比死后立刻得谥差一点,似乎不大理想,但以年鉴派的时间观统计一下:刘备时代只有法正得谥,刘禅时只有孔明、蒋琬、费袆、陈祗及夏侯霸五人死后得谥,被追谥的人有关羽、张飞、马超、黄忠、赵云(这五人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五虎将”)及庞统六人。反观江东,张昭、张承及顾雍死后得谥,陆逊亦被追谥,周瑜、程普、吕蒙、甘宁及凌统等人皆未得谥。若以赵云在别传被追谥而批评有加,一来似乎一竿子打翻一同追谥的其它五虎将,二来不就把没得谥的周瑜等人又比下去。
质疑赵云不追击曹军也不对,曹操兵多而刘备兵少,赵云能一时救出黄忠就不错了,若要得寸进尺,冒进毕竟危险。从刘备翌日始来视察,可知赵云、黄忠部队与刘备主力各自扎营,也可能是诸军互结为犄角防线,那赵云更没有擅兵出击的必要,否则轻离防线未必不是曹操诱敌破阵的陷阱。黄忠袭粮而曹军尾追,所以赵云才巧设空营伏击,反之,若赵云尾追曹军,曹军未必无法反击。小规模作战的夺米断粮也就算了,刘备在大规模的战略上可是设下坚守以疲曹军之原则,赵云不应小不忍而乱大谋。昔日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恃,双方在白马及延津互争,但是颜良与文丑就因贪进惑饵而被曹操击杀,因为曹操不是真败,而是佯败,用“坚守诱敌”战术,先立不败之地,再蚕食袁绍诸将,所以续拔淳于琼、何茂、王摩等部,故能坚持到最后的胜利。两大集团对决,防线先溃的人失利,汉中曹军原本筑起防线以御刘备,但是刘备却能先守而诱杀夏侯渊,凭险扼守再分兵骚扰补给,宛如当年曹操在官渡。颜良及文丑因贪进而落单居劣在前,所以赵云更不应犯上贪追曹军的错误。
阳光下没有新鲜事,历史总是一再重复,互校同代诸事,或许更能还原当时氛围。
- 上一篇:细说历史:诸葛亮一生未经全功五大致命败笔
- 下一篇:闲话三国时水陆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