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中曹操防御部署要图
建安三年(198年)年底,曹操消灭吕布,大体统一了河南。四年春,袁绍消灭公孙瓒,统一了河北。这样北方形成了曹操与袁绍两大敌对势力,而大河南北这两地都是平原,地形连成一片,是一个完整的经济区,不可能长期分裂下去。袁、曹双方通过战争统一北方势在必行。
战争爆发前夕,总的形势是袁绍势力大而比较落后,曹操势力较小而比较进步。
袁绍采纳郭图、审配的意见,策定了“立即进攻,集中兵力,直捣许昌”的作战方针,并进行了战略部署。
曹操采纳郭图的意见,指导思想是在以弱抗强总形势下,发挥作战指导优势,以智取胜,决心率精兵二万,抗击袁绍。为了争取战略上的主动,在建安四年(199年)八月,进军黎阳,先后作如下部署:
前线部署:
1。命河内太守魏种牵制袁绍从并州方面进攻,保障左翼侧;
2。命建武将军夏侯惇率部防守敖仓,派一部防守孟津,以掩护左侧安全;
3。命平虏校尉于禁率领步骑两千驻守延津,东郡太守刘延,扼守白马,共同阻击南下的袁军;
4。继续留东平相知兖州事程昱率兵七百人防守甄城,以保障右翼安全;
5。命琅琊相臧霸率精兵入青州,攻下齐、北海等地以牵制袁军;
九月,曹操分兵官渡,命裨将军徐晃,张辽率步骑万人布置防线,以阻挡袁军,自己回到许昌;十二月,曹操率关羽,乐进、许褚诸将及郭嘉、荀攸诸谋士移驻官渡,组织防御,指挥战斗。
二线配置:
1。命厉锋校尉领广阳太守曹仁防守阳翟,以掩护左侧背;
2。命蔡阳率部驻守叶县,以防止汝南黄巾军刘辟、龚郝等部;
4。命裨将军李通率部与汝南太守蒲宠驻守汝南,以备孙策;
5。命侍中兼尚书令荀彧镇守许昌,知后方诸事;
6。命司隶校尉兼督关中盐运使司钟繇督运关中粮草;十一月,加派卫觊到关中,统制盐政,招抚流民,进行屯垦;
7。命督军校尉颍川太守夏侯渊督运粮草;
8。命典农中农将、长水校尉任峻典选军器与粮运;
曹操采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的作战方针,把决战地点选在官渡是完全正确的:
以双方兵力和态势上看:袁绍兵多,曹操兵少。千里黄河,袁军处处可渡。曹操如果分兵把口,防不胜防。何况青州在黄河南岸,已为袁绍所据有,沿防设防,态势不利。
从曹操的作战方针来看:他采取的是决战防御。在削弱敌人后,寻求战机与袁军决战,而不是消极防御,如沿河设防,就限制了自己的机动。不如后退一步,主动选定于己有利,于战不利的战场,集中兵力,待袁军师老兵疲之后,与之决战。
从地形上看:官渡地处鸿沟上游,为汴水的起点。当时,鸿沟运河西连巩洛,东下淮泗,而官渡实为枢纽。荀彧给曹操的信上也认为扼守住官渡是“扼其喉而不得进”。可见,官渡在东汉末年是许昌北面的门户,是一个重要的渡口,也是保卫许昌的屏障。
从后勤供应上看:退守官渡,靠近许昌,曹军的供应方便;反之,使袁军的补给线延长,供应不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