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对越反击战中 越军一招欲让我军士气低落

1979年2月19日下午20时,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第一阶段的前3天作战中,我陆军第14军各师、团部队,先后攻克了越南老街和坝洒地区越军守备要点,圆满完成对越自卫还击第一阶段作战任务。其中,我陆军第14军42师124团配置于云南河口县龙保、蚂蝗堡地区,在战役中发扬昼夜攻击,连续拔点作战的战术手段,先后攻占了越南黄连山省254团占据的拉敏,拔坡, 29,30,31,32,63,64,67,391等10余个高地和守备要点,全团进致越南8号公路,团各营、连在公路沿线选择阻击阵地和划定射击区,准备再战和继续向越南以南纵深地区发展进攻。                                出征前的誓师大会在各高地和要点战斗结束后,根据战前侦察和当时双方交战中越军的兵力以及战斗的惨烈程度,部队认为在高地攻陷后的打扫战场中,一定会有很好的战果。 然而,令人不解的是,实际效果恰恰相反,越军在阵地上留下的尸体实在是太少。比如,在17日凌晨5时,七连和九连一排在29号高地攻坚战斗中,连续攻克越军四条堑壕,缴获高射机枪和苏制重机枪各两挺。作战时,防守越军各类武器射出的子弹把天空都染红了,其火力充分大大超出了部队的意外。但天亮后战斗结束打扫战场时,我军仅发现六具越军尸体,而我军的伤亡人数则超过了30人,这一情况确实让大家想不明白。最后,124团指挥所只得作出29号高地残敌由高地北坡向南逃跑一说。然而,这样的怪事儿并没有结束,战斗中歼敌数少得可怜这种现象仍然在继续。29号高地战斗结束后,步兵124团又投入到对30号高地发起冲击。高地上越军四道堑壕,实行明、暗火力交叉使用,组成了严密的织热火力网。124团六连,在连长秦开洪、副连长段瑞炳的带领下,采取正面攻击与两翼包抄的战术。战斗结束后,我军牺牲7人,轻重伤11人。而我军在打扫战场时,却只发现了一具越军的尸体,敌我伤亡根本没有可比性。团各连队干部、战士在私下普遍认为从开战至今,相对于我军的伤亡情况而言,越军的战损实在是太低。2月18日下午15:05分,在军、师炮团的火力支援下,步兵124团分东、南、西三个方向对越北8号公路主要支撑点391高地发起冲击。战至当日17时,二营四连和三营9连在391高地主峰汇合。此战,我团各炮连从不同方向,连续摧毁高地越军高射机枪,重机枪明暗火力点7个,荫蔽部15个。但在打扫战场时,除缴获大量越军枪炮和军用物资外,仅发现了17具越军尸体。截止至2月20日,步兵124团在战斗中歼敌仅121名,而我军的伤亡人数则高达160余人(其中,牺牲近60人,轻重伤人员近100人)。这一情况在干部和战士的思想上产生了许多阴影,动摇了我军敢打必胜的信心。2月22日上午10时,124团侦察排一班侦察至757高地半琴山北侧山梁时,在一片遮天盖日的森林里,突遇三名越军武装搜索人员,为争取主动和达成发起战斗的突然性,侦察班立即就地荫蔽并先敌开火,当场一名越军头部中弹,其他两名越军急忙扭头向山下跑去。                                正在向越军开火的我军指战员侦察班随敌追击至山下,由于突缺乏步兵掩护,侦察班搜索了30分钟后并没有发现另外两名越军,逐按原路返回准备查寻被击毙的这名越军。然而,当他们来到刚才发生战斗的地方时,却怎么也找不到那名越军的尸体。大伙感到非常的奇怪,当时敌我双方相遇距离很近,副班长先敌开枪击中了那名越军的头部大家看得很清楚,那名越军的头部基本完全打烂,怎么会尸体不在了呢。后来,大家在扩大范围搜寻时,在一片灌木的凹地里发现了一些动过的新土。一名战士用树棍轻轻一拨,埋得很浅的一具越军尸体露了出来。事后,该事被团特务连作为笑料在连队里谈起。但经过大家分析后,认为越军其中必定有诈。因此,侦察排及时到团指向团长袁玉昌报告了越军的这一异常情况,而团长结合我军的战斗情况综合判断,越军很可能出于对其战死军人的尊重或者想瓦解我军士气的目的,有普遍掩埋处理尸体的可能性。于是,又立即向师前指报告了对此事的基本看法,师逐向军报告了上述情况,同时师命令预备队125团在拔坡一线阵地进行查寻和挖掘越军残留尸体。至2月27日,仅5天的时间,步兵125团2营四连在30号高地一次性挖出越军掩埋藏匿尸体22具。同日,在29号高地南侧再次挖出越军掩埋尸体34具。                                对越作战中的我军坦克3月2日,在391高地8号公路边的一个溶洞里,又一次性发现75具越军尸体。战后查明,步兵124团在对越自卫还击战中,共毙敌254团大中校副团长和345师124团中尉政治副连长等389人。124团在战斗中共英勇牺牲89人,轻重伤281人,烈士的遗体现葬于云南省河口县小兰溪烈士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