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率百辆坦克压长江大桥:因主席1句话
1969年,毛泽东主席视察南京军区,在许世友上将陪同下参观了南京长江大桥。站在大桥上,毛主席问许世友,长江大桥能否满足战备需要?
其时,国际形势异常紧张,国内战备抓的很紧。当时,南京长江大桥作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国人自建的第一座大型跨江大桥,成为连通大江南北的唯一通道,全国军民为之自豪。其战备作用,自然是马虎不得。
毛浙东与许世友
为检验长江大桥的承载能力和部队的应急作战能力,1969年9月初,许世友上将决定从苏北调动一个装甲团从长江大桥上穿过,时任装甲某师师长的许枫老首长受命指挥此次军事行动。
中国第一座长江大桥
对能否圆满完成任务忧心忡忡:大桥建成,国人扬威,观瞻者络绎不绝。
军区常委会上,大家对坦克车队要从桥面穿过意见不一,反对声此起彼伏,主要集中在对大桥质量的担忧及对桥面的损伤上。许世友上将力排众议,命令召集有关参与建造长江大桥的桥梁专家,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坦克车队能否通过的数据。
许师长与参建专家进行了反复论证,调来当时吨位最大、重达32吨的2辆重型坦克进行测试,将测得的数据及相关情况上报许世友上将。
为防止坦克辗坏桥面,许老建议在大桥路面上铺设三四层草包垫,车队行走前用水浇湿,同时规定坦克在整个桥面行驶过程中严禁调整方向或调头行驶。
当时的桥梁专家
9月25日前夜,许师长指挥所属装甲团早早出发。从花旗营至北桥头堡,118辆坦克一字排开,车与车间隔50米,整个车队绵延近10公里。指挥现场,许师长不敢有丝毫大意,关注每个环节,反复强调注意事项。时间点滴流逝,夜幕渐渐褪去,前来观看的广大市民也陆陆续续到来,站在大桥两端等待着。
许世友上将
上午9时许,4辆三轮摩托前行开道,2辆宣传车紧跟其后,4个大广播全时进行宣传,第三辆是许世友上将的指挥车,许世友上将手持毛主席语录,挥手向广大市民示意。装甲车队紧随其后,缓缓向大桥驶过。
11时,整个车队全部通过大桥桥面。据当时媒体报道,有60万群众亲眼目睹这一蔚为壮观的历史画面。如此盛况,古今罕有。
许世友将军打越南下达《十杀令》曾让谁胆寒?
毛泽东对许世友十分信赖,曾命他镇守南京十八年。
题记:在回顾1979年中越自卫还击战的过程当中,人们听了很多亲历者对战争的感受,而其中很多人都提到了一个《十杀令》,让他们心头一震。所谓《十杀令》,其实就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东线指挥官许世友,在战前颁布的十条战场纪律,比如说,不前者,杀;临阵怯逃者,杀;延误战机者,杀;投机叛变者,杀;洩露军情者,杀,杀气腾腾一共十条,而且注明是用刀子杀。
中越领土争端是一个历史问题。1957年至1959年间,两党曾经达成协议,维持现状,搁置争议。但越南统一之后,领土争端顿起,但是全部争议地区总共也不超过100平方公里。而使流血事件愈演愈烈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华侨问题。
越南有华侨150余万人,南北部实现统一后,越南武装人员肆无忌惮地进入华人住宅,没收所有财产。许多华侨被驱赶到新经济区当农民,不少人选择了自杀。中国政府曾三次秘密照会越南政府,抗议对华人的迫害,但根本无济于事。
1979年2月17日,中国《人民日报》发表《是可忍,孰不可忍》的评论文章,正式宣告将与越南方面在有限的时间、空间、规模“进行自卫反击、保卫边疆的战斗”。
中越自卫还击战有云南省和广西两个作战方向,云南省作战由昆明军区司令员杨得志指挥,广西由广州军区司令员许世友指挥。许世友“喝酒选将”,调来南京军区刘昌毅任副司令。
许世友带兵有大将风度,他只管大的军事行动,下达命令让各部队执行,完不成就军法论处。一个当时步兵班长回忆道,在边境线上,全连集中在一起,由指导员张世伟宣读广西战区司令员许世友的十条战场纪律:
不前者,杀!
临阵怯逃者,杀!
延误战机者,杀!
投敌叛变者,杀!
泄露军情者,杀!
违犯战场纪律者,杀!
…… ……
用刀子杀!
十条纪律,嘎嘣脆响,没有一个多余的字,没有丝毫的回旋余地。犯了哪一条,都是死路一条,而且是“用刀子杀!”
指导员在宣读这《十杀令》时,全连鸦雀无声。直到结束,排长喊“向后转、跑步走”的口令,平时整齐的步伐变得有点乱,那是士兵们的思绪还没从震惊中平定下来。
一个“十杀令”,让军队中的那些“八旗子弟”胆战心惊,更让觊觎中国领土的侵略者为之胆寒!在死亡面前,为了求生,即便突破底线,无情无义,也不一定能够生存。
时光易逝,但往事并不如烟,当年的那些亲历者们提及过往那些血火历程的时候,他们的情绪是很复杂的,有人在缅怀逝者的时候,陷入悲伤,有人为某一个瞬间感动终身,但有一种共同的情绪,弥漫在老兵们的身上,那就是光荣和无悔,还有经历过生死之后的那一份从容和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