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过蒋介石命的大将,战友:为什么不弄死他
25年,国民党第二次东征,当时蒋介石任总指挥,打到惠州城就打不过去了。陈赓当时是第四团的连长,攻城战中,子弹穿中脚踝,可他没当回事,继续冲杀,直到歼灭敌军防守精锐。经过这场战斗,蒋介石非常欣赏陈赓,就把他调到了跟前。
国军继续进攻,直到最薄弱的第三师在华阳镇与敌军遭遇。第三师是一支才收编的旧军队,战斗力薄弱,连战连败,蒋介石闻讯急忙赶到华阳督战。结果也没用,该败还是败,最后眼瞅着敌人的包围圈越缩越小,蒋介石开始慌了,此时士兵都在逃,环顾周围只剩陈赓,就喊陈赓:现在你就是第三师师长,赶紧指挥突围。陈赓听了以后,赶紧冲出去,挥舞着驳壳枪,冲着一伙溃退下来的士兵喊道:蒋总指挥命令我指挥你们。
逃兵们没有搭茬的,仍慌忙逃窜,还有人撞到了他。陈赓觉得情况不对,立马跑回去,对蒋介石说:校长,情况不大好,咱是不是先撤?他根本不由蒋介石思考,上前一把搀住蒋介石,拽着就跑。跑到山下,蒋介石一屁股赖到地上,说:我要死在冲锋的路上,放开我,不成功,那就死。说着拿出短刀,陈赓一把夺过短剑,说:你是军队的核心,不可因一时意气乱了大局,还得从长计议,死很简单,能忍耐痛苦而活着,才是真英雄。蒋介石听了以后,顿觉心中汹涌澎湃,掏心窝子对陈赓说:哪个不想做真英雄,我真跑不动了。
陈赓一听,说:我背你。说吧背起蒋介石撒腿就跑,一连跑了三四里地,来到了一条河边,二人碰到自己人,渡过江之后,蒋介石顿觉人生美好,抱着陈赓狠狠亲了几口。此后蒋介石就非常器重陈赓,给了他很多机会,陈赓也是非常有才,对于蒋介石交代的任务,都能出色的完成。可是到了后来,蒋介石准备肃清异己之后,把成更列在了不可重用的名单之上,没过多久陈赓发现了之后,就主动递交了辞呈。蒋介石为报当年他的救命之恩,允许他活着离开黄埔,于此才有了后来的陈赓大将。
在延安的时候,陈赓与众人聊天,谈及当年东征的事,其中有一个战友当即就问他:你把他弄死,今天不就省事儿了?众人轰然一笑,陈赓不作言谈。
陈赓与林彪南线追击战中3次分歧到底谁对
1949年10月10日,在湖南进行的衡宝战役正在激烈地进行着,鉴于四野中路大军已抓住桂系主力的4个师,白崇禧又打算率部北返援救,林彪认为这是聚歼白崇禧部于湘桂边境的好时机。
考虑到广东国军总共只有15万残兵败将,一个四野邓华15兵团已经足够对付,于是林彪想改变广东战役计划,调陈赓兵团进入广西,参加堵截和围歼白崇禧集团的作战。
陈赓与林彪在南线追击战中3次分歧到底谁正确?
衡宝战役
可是陈赓却死活不愿意去,理由是路远赶不上。
其实这个理由根本不成立,因为林彪并不是要四兵团真的参加衡宝战役,林彪只是要他去参加堵截桂系南逃的退路,怎么会来不及呢?能堵住多少是多少,总比你四兵团在广东闲着强的多吧?陈赓实际是怕自己在南面单独面对桂系部队,同时也怕林彪顺势把四兵团归还给二野。
大概是淮海战役期间,刘邓没给他好脸色,陈赓在二野司令部坐冷板凳坐怕了,他觉得还是不如跟在四野15兵团后面打广东的余汉谋集团来的舒服。对于这个分歧,毛泽东最后支持了陈赓。
据说毛泽东主要是怕桂系残兵逃入云南,那是二野的作战范围。毛泽东担心,以二野部队的战斗力,怕他们对付不了,这是毛泽东对二野部队的战斗力没有信心的结果,并不是陈赓这个意见有什么高明的地方。实际上陈赓四兵团留在广东完全是多余的,如果当初按照林彪的意见,把四兵团尽早调去广西和云南,国军后来就不会有那么多部队跑到越南和缅甸了。
最后的结果不出林彪的意料之外,桂系除了在衡宝战役被歼灭4个主力师外,其余桂系部队全部都逃回了广西。陈赓、毛泽东有何正确的地方?因此,关于林彪与陈赓的第一次分歧,真正正确的是林彪,错误的是陈赓和毛大帅。
关于林彪与陈赓的第二次分歧,纯粹是陈赓捏造出来的。
广东战役期间,在四野15兵团占领广州以后,陈赓要求四兵团不停留的继续追击余汉某的残兵败将,林彪考虑敌人已经先于我军数日出发,先头部队已经跑出几百里,四兵团如果追不上就暂时先不要追,等其它部队堵截到位后再追击,以免把敌人越追越远。
陈赓与林彪在南线追击战中3次分歧到底谁正确?
陈赓
二野部队吃肉的劲头还是很大的,14军大胆追击,堵住了部分敌人的退路。于是陈赓把敌人如何溃不成军,起义投诚不计其数,汇报给了四野、二野和军委,要求继续追击,获得军委毛泽东和四野林彪的支持。林彪18日指示四兵团:“如能追上敌人,则继续猛追歼敌。如确实已无追上可能时,则可勿追击,以免而后粤敌主力退南宁和云南,另一部会退海南岛)” 。
按照林彪的指示,四兵团所属部队日行160里,终于将大部敌人追上消灭,虽然还是有一部分敌人逃入海南岛,依然受到了林彪的高度赞扬。从整个过程可以看出,林彪并没有不同意陈赓追击敌人,只要陈赓自己判断可以追上,林彪就支持他继续追。只是在他判断追不上敌人的情况下,林彪才要求他不要急于追击,这有什么错呢?难道陈赓明明知道追不上敌人还应该追?把敌人越追越远是正确的吗?
衡宝战役和广东战役后,林彪指挥三路大军杀向白崇禧的老巢,四野13兵团位于西线,12兵团位于中线,二野4兵团和43军位于南线。但白崇禧并不是一味的逃跑,他总是在寻机反击。
1949年11月21日,白崇禧命令桂系主力3兵团和11兵团反击我军南翼的陈赓兵团。根据情报和敌人动态,林彪11月22日命令陈赓先集中兵力14、15、43军打敌人鲁道源的11兵团,以13军钳制桂系主力张淦3兵团(其中一个师守廉江,2个师监视),然后再打敌3兵团。
陈赓有顾虑,说13军那个师战斗力比较弱,怕守不住廉江,不如先打敌3兵团,以免让3兵团跑了。林彪没有接受陈赓意见,因为就算13军一个师守不住廉江,13军还有另外2个师呢,他们在旁边是吃素的?13军一个军的人数比敌3兵团都多,怎么会堵不住?毛泽东对陈赓的意见也未置可否。25日清晨,白崇禧改变反击计划,不打了,要跑。
25日下午,林彪根据敌人的新动态和位置,立即改变原来部署,命令4兵团就近先歼灭敌3兵团“钢7军”的2个师,具体要求是13军和14军一部从正面阻击,15军和14军一部由左侧攻击。但由于电讯问题(林与陈有9个小时不能电报来往),到晚22时半才发出该电报,陈赓在26日凌晨收到林彪的这个电报后非常高兴,立即遵照林彪的新命令执行。
但在当日的23时,陈赓因为还没收到林彪22时半的电报,又给林彪发了一封电报再次申述意见。这就是陈赓所说的与林彪的第三次分歧。
这就像下棋一样,对方走了一步,你才能走下一步。如果你先走了这一步,对手就会改变原先的走法,那么很可能你先走的这一步就走错了。 每一步的顺序是不能错的。对手还没动子,你就先走暴露自己的意图,你不是傻子嘛?在这次的所谓分歧中,林彪根本没有错误。白崇禧要攻,林彪有对付攻的办法,白崇禧要退,林彪又有对付他退的办法,应对自如,滴水不漏,十分沉着老练。陈赓却火急火燎、慌里慌张,像个第一次上阵的小学生,事后还唧唧歪歪、喋喋不休,好像他多有道理似的。
遵照林彪的指示,广西战役第一次粤桂边战役就此拉开了序幕。面对刚刚在衡宝战役中被歼灭后重新组建的桂系第7军2个师,陈赓按照林彪的指示,以13军和14军一部正面阻击,14军主力和15军全部从左翼攻击,四野43军单独打敌人11兵团,然后再从右翼攻击钢7军。可是,二野部队大概是怕桂系钢7军已经成了习惯,四兵团13、14、15三个军10来个师与钢7军2个师作战,却只敢采取守势。
战场上的情景是,桂系2个师攻,四兵团三个军守,打的昏天黑地不分上下。直到四野43军打垮了敌鲁道源11兵团58军后,从右翼向钢7军发起猛烈进攻,陈赓才指挥4兵团发起“反击”。但是被严密包围的钢7军居然冲破二野部队的防线向西南方向跑了,林彪真是跟他陈赓不能急了,林彪大概做梦也不会想到二野部队战斗力如此之差。
林彪随即命令4兵团3个军追击3兵团,43军一个军去追击11兵团。11月28日,43军将11兵团司令部和所属58军、97军之暂一师大部消灭,俘虏敌人4300多人,击毙兵团副司令胡若愚,只有司令鲁道源化妆逃跑。但二野4兵团却不敢放胆追击敌3兵团。
30日下午,43军127师在歼灭了敌11兵团大部以后,听说敌3兵团司令张淦在博白,立即命令379团向博白攻击,379团一个连与同样积极作战的43军128师382团2个连在敌3兵团司令部会师,三个连随即包围和消灭了敌三兵团司令部,把兵团司令张淦从床下拎了出来,而此时二野4兵团还在百里以外。张淦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会被百里之外的共军捉住。43军3天内连续打掉桂系2个兵团司令部,并消灭了11兵团大部,然后又与4兵团3个军一起打击失去了司令部乱作一团的敌3兵团残余部队,将其大部消灭。二野部队因为有些畏惧钢7军,3个军的作用还不如四野一个军的作用大,这就是广西战役中第一次粤桂边作战的基本经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