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山城堡战役:一场300多位开国将帅参与的战役

这是一场大胜仗。这是一场工农红军对国民党军的胜仗。这是中国工农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后的一次大仗。这一仗的胜利,标志着蒋介石“围剿”工农红军的彻底失败,在红军和中国革命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此役,红军以诱敌深入的战术歼灭国民党中央军1个旅又1个团,终止了国民党中央军对陕甘宁苏区的攻势。这一仗,由朱德、彭德怀、贺龙、聂荣臻、刘伯承五位后来成为新中国开国元帅的将领协同指挥;这一仗,后来成为新中国开国大将的徐海东、陈赓、黄克诚、萧劲光参与其中;这一仗,在杨得志、肖克、肖华、李天佑、杨勇、宋时轮、宋任穷、王震、韩先楚、邓华、陈再道等回忆录中都提到过,据不完全统计,开国上将中,大约有三十位直接和间接参加了这场战役;据粗略统计,开国中将的三分之一参与了这场战役。大约200位开国少将参加了这场战役。这一仗,是“山城堡战役”。

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第二、第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师。蒋介石不顾中国共产党一再提出“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继续坚持反共内战政策,调集国民党军第1、第3、第37军和东北军的第67军、骑兵军第5个军,从会宁至隆德一线,由南向北分4路向红军进攻,企图消灭红军于靖远、海原地区。为粉碎国民党军的进攻,争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彭德怀和任弼时根据中共中央委员会和毛泽东的指示,决定集中主要兵力给胡宗南第1军以歼灭性打击;以一部兵力钳制第3、第37军,并相机予以打击;对东北军第67军和骑兵军积极进行统一战线工作,迟缓其前进。

10月底,红军各部由打拉池、海原地区逐次向东转移。至11月15日,分别移至萌城、甜水堡、豫旺堡以东地区。此时,国民党军除第37军在黄河以西外,东北军前进比较迟缓,第3军进占同心城后停止前进,唯第1军紧紧尾追红军,进至豫旺地区。17日,第1军分3路前进:左路第1师第1旅由惠安堡东进,中路第1师第2旅向萌城、甜水堡推进,右路第78师由西田家原向山城堡前进。其第43、第97师位豫旺,为第2梯队。当日,红四方面军第4、第31军在萌城、甜水堡以西地区击溃第1师第2旅,毙伤其600余人,并击落飞机1架。18日,红军前敌总指挥部决定集中优势兵力,在山城堡地区求歼孤军深入之第78师。19日,前敌总指挥彭德怀到山城堡部署作战,以红一方面军第1、第15军团和第4、第31军集结于山城堡南北地区隐蔽待机;以红军第28军在红井子一带钳制国民党军第1师第1旅;以红二方面军第6军团和红一方面军第81师在洪德城、环县以西迟滞东北军;以红二方面军主力集结于洪德城以北地区为预备队。

20日,国民党军第78师第232旅及另1个团进占山城堡地区,孤立突出。21日下午,红军发起进攻,红15军团和红1军团第2师向山城堡西北之哨马营方向进攻,断其退路,其他各部红军向山城堡进逼。是日黄昏,红1军团第1、第4师和红31军一部,乘第232旅变换阵地之机,从南、东、北3面向山城堡猛攻,激战至22日上午,全歼国民党军第78师1个多旅。与此同时,红28军在红井子附近击溃第 1师第1旅。第1军其他各部仓皇西撤。山城堡战役,迫使国民党军停止了对陕甘革命根据地的进攻,对国内和平的实现起了促进作用。山城堡战役的胜利,挫败了蒋介石的进攻计划,大振了红军的军威,巩固了陕甘宁抗日根据地,改变了红军的被动局面,巩固与发展同东北军等部的统一战线,促进逼蒋抗日方针的实现,都具有重要意义。

刘伯承:哪场战役被称赞为战史上的奇迹?

在同一地方打伏击乃兵家大忌,但刘伯承将军创造了三天之内,在同一地点、同一山沟连续两次设伏歼灭日军的经典战例,并命名为“重叠待伏”法。

1937年10月,日军占领河北石家庄后,沿正太铁路西犯,妄图一举攻取太原,瓦解国共两党的晋北抗日联盟。八路军129师师长刘伯承遂率兵挥戈东征。

经缜密侦察,八路军获悉日军劲旅二十师团的迂回部队,向山西平定开进,前锋直指太原。其辎重部队千余人在测鱼镇驻屯,负责向前方供应弹药粮食。刘伯承断定日军将于10月26日经七亘村向平定运输军需品,遂令部队利用七亘村、南峪之间的有利地形埋伏。

果不出所料,26日拂晓,测鱼镇日军庞大的辎重部队,在步兵200余人掩护下向西开进,结果中伏被歼。此战共毙敌300多人,缴获骡马300多匹和大量军用物资。八路军仅伤亡10余人。

前方需要弹药和粮食急如星火,日军必然尽快再向平定运输军需品。刘伯承预料日军会以为八路军不会在同一地点再次设伏,便一面制造假象,佯装撤离远去;一面果断地在隔了一天后,于同一地点再次设伏。

28日上午,日军又从测鱼镇出动,这次警戒更加森严,以100余骑兵和300余步兵掩护辎重西进。11时许,早已隐蔽于此的八路军等日军辎重进入了伏击圈后,各种武器一齐开火。日寇被击毙百余人,八路军又缴获一大批军需品和骡马。

国民党第二战区副司令长官卫立煌赞叹不已,称此战为“战史上的奇迹”,誉刘伯承为“当之无愧的名将”。后来,不少国家将这一战法写进了军事教科书。

汤恩伯抗日:南口战役立奇勋的国民党大佬

汤恩伯(1898年9月20日——1954年6月29日 ),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浙江金华人,黄埔系骨干将领。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指挥所部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10月任中国国民革命军第20军军团长。翌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大捷。6月任国民革命军第31军总司令,先后参加武汉会战、随枣会战。1942年任抗日战争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鲁苏皖豫边区总司令。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所部溃败,受撤职留任处分。国共内战失败后退守台湾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1953年任驻日本军事代表团团长,但数月后被免职,后经友人协助,迁居东京都。

1900年9月9日出生在浙江省金华市武义县汤恩伯村。

1912年入武义县壶山小学读书。

1916年高小毕业,入省立金华第七中学就读。

1917年转入浙江省体育专科学校学习。1918年与永康籍马阿谦结婚。

1919年浙江体专毕业,留校任教。后入援闽浙军讲武堂学习。长子汤恩伯建元出生。

1920年讲武堂毕业,任浙军第1师排长,是陈仪的部下。浙军溃败后回乡,任东皋警察所巡官。

1921年与武义巨富之子童维梓东渡日本。

1922年3月考入日本明治大学法科,主修政治经济学。

1924年5月辍学,回国筹集求学经费。经陈仪保送入日本陆军士官学校第18步兵科学习。

1926年日本陆军士官学校毕业,回国任教陈仪部第一师少校参谋。与王竟白结婚。

1927年任南京国民革命军第19军中校副团长,后任总司令部参谋处中校参谋,嗣后升任作战科科长。

1928年任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步兵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12月升任该校第七期第一总队教育处少将教育长。在校期间著《步兵中队(连)教练之研究》,博得蒋介石介石赏识。

1929年任军校军官教育连副连长,连长,军官教育团步兵营营长。1930年任中央军校教导第二师第一旅少将旅长,部队改编后任陆军第四师副师长兼第十旅旅长。

1931年任国民革命军第2师中将师长。

1932年任国民革命军第89师师长,后兼第四师师长。

1933年任剿共军第二路军副总指挥。回乡祭祖,巧理纠纷后重修岭下汤恩伯祖坟,蒋介石介石为其墓碑题词中山发祥。

1934年初,率89师由江西进攻福建人民政府,1月13日攻入福州,2月任赣粤闽鄂剿共军东路军第五路军第十纵队总指挥兼第四师师长,夏,接连击败红军,攻克苏区将乐县、泰宁县、建宁县、石城县,11月,汤恩伯部陈大庆旅率先突入中央苏区首都瑞金。

1935年任陆军第十三军军长兼第四师师长,4月8日晋升为陆军中将。

1936年兼任陕北剿共善后办事处主任。率部驻绥远省集宁县,抗击伪蒙勾结日伪进犯。

1937年8月任第七集团军前敌总指挥,指挥所部第13军在南口地区抗击日军进攻,予敌重创。9月任第20军团军团长兼第13军军长。10月在河北漳河南岸阻击日军,掩护河北国军转移。10月底率第13军驰援晋绥第二战区,参加子洪口战役。

1938年3月率部参加台儿庄战役和徐州会战,获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嘉奖,被授予青天白日勋章。6月任第31集团军总司令,随后参加武汉会战。

1939年5月参加随枣会战。春夏兼任南岳游击干部训练班教育长。年底参加冬季攻势,斩获颇丰。

1940年5月参加枣宜会战。冬,任鲁苏豫皖边区党政分会主任兼边区总司令、第31集团军总司令。

1941年1、2月间参加豫南会战,重创日军。会战结束后,华北日军对汤恩伯恩伯衔恨甚深,以汤恩伯恩伯部为天字第一号大敌。

1942年,河南发生大灾,汤恩伯恩伯曾组织所部展开救灾运动,赈济粮食,收养灾童,接济学生。

1943年,河南旱灾、蝗灾严重。汤恩伯恩伯再次发动所部节食救灾,并发动军民抢修黄泛堤防。2月当选为三青团中央委员会干事。

1944年4月在豫湘桂战役中溃败。因为贵州方面的张发奎不断告急,11月蒋介石介石调其出任黔桂边区总司令。12月初独山县陷落,陪都震动,急调汤恩伯恩伯部孙元良29军由四川入贵州解围。

1945年3月任陆军第3方面军司令官,兼任滇黔战区前线总指挥,率部参加桂柳会战。4、5月份以一部参加湘西会战。5月当选国民党第六届中央执行委员。5-7月在广西发动华南大反攻。9月抵上海,主持京沪地区日军受降。

1946年2月加上将衔,任京沪卫戍区总司令加上将衔。7月任陆军副总司令兼兼南京警备司令。

1947年3月兼第1兵团司令官,率部参加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5月孟良崮战役所部整编第74师被全歼。汤恩伯恩伯被撤职查办。7月代理陆军总司令

1948年8月任衢州绥靖公署主任。12月升任京沪警备总司令。

1949年1月任京沪杭警备总司令,奉蒋介石介石之命凭借长江天险固守京沪杭地区。4—5月,所部主力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动的渡江战役、上海战役中被歼,残部溃退厦门,5月任国防部厦

门指挥所主任。7月任金门县厦门防卫部主任,8月任福建省主席兼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厦门分署主任。10月参与指挥金门战役,月底由金门去台湾,任台湾东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

1950年任台北总统府战略顾问。闲赋在家。

1953年一月率中国国民党军事代表团访问日本。

1954年5月赴日本医治胃病。6月29日在日本东京都庆应义塾大学医院去世,一说是被日本医生谋杀。后军衔被追赠中华民国陆军二级上将。7月15日,汤恩伯灵柩自殡仪馆送往台北县南宫壶山下葬,何应钦、陈良、胡宗南、蒋经国为其送葬。后迁葬于五指山公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