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剿匪战史:黄克诚有何妙计能根绝湘西土匪

剿灭土匪,根绝“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痼疾

黄克诚大将剧照

在旧中国,湖南以土匪猖獗著称。全省大股小股土匪众多,其中,土匪人数最集中、危害最烈的当属湘西地区。解放初期,湖南大部分大股土匪均被国民党收编,成为国民党“反共复国”的反动武装力量,给新生的人民政权和当地群众带来极大危害。面对严重的匪患,黄克诚明确指出:“不消灭这股反革命力量,我们什么事情也干不成。”因此,黄克诚领导下的湖南省委,将剿灭土匪列为消灭旧湖南、建设新湖南的头等大事。

解放后的黄克诚大将一家

为彻底剿灭土匪,湖南省投入大量兵力展开剿匪作战,重点放在湘西地区。由于初期对土匪情况摸得不清,剿匪成效不是很明显。眼见土匪依旧猖獗,黄克诚十分焦急。省委副书记金明,深入湘西,了解剿匪情况后,黄克诚带领省委一班人深入研究,提出了“集中兵力打歼灭仗”的新方针,要求“先剿重点,围而后剿;断其逃路,彻底歼灭。对土匪实行一点点地吃,一块块地吃,吃一块就吃光,搞得干干净净,然后再吃另一块”。在此思想指导下,剿匪成效日益显著,最终湘西地区的土匪被一扫而光,彻底根绝了“湘西土匪永剿不灭”的旧社会痼疾。

解放军剿匪记:座山雕一句话让我军无匪可剿

“座山雕”本名张乐山,原籍山东昌潍,两岁时随堂兄到东北牡丹江,15岁进山当土匪,18岁便当上了匪首,有50 多年的土匪生涯,历经清末、北洋军阀、伪满三个时期。此人老谋深算,诡计多端,在匪徒中颇有声望,内部人称“三爷”。

当年,张作霖和日军都曾想消灭他,但都没成功。日本投降后,“座山雕”接受国民党的委任,当上国民党东北先遣军第二纵队第二支队司令,隐蔽在深山老林里,一心等着国民党大军到来。并时常出没山林,抢掠百姓,杀我干部,继续作恶。

按照以往的经验,对这种小股土匪,用大部队围剿是行不通的。我剿匪部队决定,由杨子荣带领5名侦察员,组成一支剿匪小分队,去直捣“座山雕”的老窝。同时,派出部队跟踪配合。

座山雕剧照

杨子荣,原名杨宗贵,1917年出生在山东省牟平县城南一个叫峡河的小山村。4岁那年,杨子荣随父母去东北安东(今辽宁丹东)谋生。1945年秋,29岁的杨子荣报名参加八路军,编入胶东海军支队。10月下旬,胶东海军支队赴牡丹江地区剿匪。部队改编后,杨子荣编在牡丹江军区二团三营七连一排一班。

杨子荣剧照

牡丹江地区匪患严重。首长派杨子荣等30多人,化装成便衣,先行到达海林镇。杨子荣进入有百余人枪的地主武装孙江司令部,敦促其放下武器,拒降者,就地缴械。1946年2月2日,海林镇解放。

1946年3月20日早晨,三营在杏树沟追击李开江部,李匪据险顽抗。杨子荣带领一班人迂回到敌人阵地侧后,他示意副班长和战士隐蔽好,独自一人跃出掩体,威逼400余名敌人放下武器,迫使匪首李开江、张德振投降。杨子荣被评为团战斗模范。

大股匪徒歼灭后,小股残匪流窜于深山老林中。部队首长组建武装侦察小分队(团侦查排),消灭残匪。小分队负责人由既熟悉当地情况,又有独立指挥作战能力的杨子荣担任.小分队组建后,首先生擒了所谓许家四虎(许福、许禄、许祯、许祥),消灭了“九彪”李发林、马希山等惯匪。

其后杨子荣带领六名战士,深入林海雪原,摸清敌情,于1947年2月6日晚,奇袭活捉了牡丹江一带匪首“座山雕”张乐山。这个过程惊心动魄,在这里就不赘述了。

东北军区司令部给杨子荣记了三等功,授予他“特级侦察英雄”的光荣称号。《东北日报》 以《战斗模范杨子荣等活捉匪首座山雕》 为题,进行了报道,称这次剿匪战斗“以少胜多创造范例”。

解放军东北剿匪

座山雕被枪毙前,说了一句话:“我死了,牡丹江就太平了。”

这句话,还真应验了。座山雕死后,牡丹江真的变得无匪可剿了。

这是因为座山雕与当时其他匪帮颇有不同。当时较大股的土匪如谢文东,张雨新等动辄部队过万,坦克飞机虽然没有,有几门重炮可不是新鲜事。相比之下,座山雕在早期部下是二十几人,最后被抓的时候部下还是二十几人,从数量上说相当薄弱。

座山雕剧照

但是,审讯中的座山雕却看不起那些大股的土匪,因为他们的队伍基本是抗战后利用东北遗散的日伪装备组建起来的,虽然人数很多,实际是“武装要饭的”,没有多少战斗力,十万人也奈何不得牡丹江李荆濮少将的千把人马。

而座山雕不同,他的部下都是多年惯匪,少而精。

所以,那些大股的土匪虽然声势浩大,但打起来不堪一击,很快烟消云散,而座山雕却很难捕捉,如果不是杨子荣的化装奇袭,要抓住座山雕还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