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芷江机场保卫战:日军打了两个月死伤30余万

历史从未走远,像一个耄耋老人,在用沧桑的声音给我们讲述着他年轻时的故事。芷江,一座小城、一间小屋、一面牌坊,却浓缩了一部历史。

芷江机场:人力建起的抗战堡垒

芷江机场老照片

抗战时期,鉴于芷江的地理位置,国民党政府从湘西十余个县征集3.5万民工,在极艰苦的条件下,日夜兴工赶修机场。机场边放着的石碾,每个重30吨至40吨,修机场时,由100多人拉动一个,一寸一寸滚压机坪。1942年芷江建成了盟军在远东的第二大军用机场,也是当时中国大陆唯一能起落飞机轰炸日本本土的机场,成为抗战时期重要军用物资集散地。

抗战资料图

 

在抗日战争时期,先后有苏联和美国援华空军进驻芷江。中国、苏联、美国三国的航空兵驻芷江后,主动出击,配合前方中国地面部队作战,多次袭击日本海陆、码头和阵地,给日军以沉重打击。

最后一战:目标芷江机场

1945年初,日本败像已露。年初日本的“打通大陆交通线”作战方针未果,导致日本财力、物力面临极为艰难的困境。尽管当时日本国力已经衰竭,部队出现厌战情绪,但为迅速消除阻碍,日军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于1945年1月29日下达了攻占芷江的命令。1945年4月9日,日本当局主动发难,目标直指空军基地芷江机场,湘西会战打响。日军视芷江机场为心腹大患,认为必须捣毁该飞机场。

4月上旬,日暮途穷的日军,调集8万人发起以摧毁芷江机场为目的、企图打开西南通道的“芷江攻略战”,中方以何应钦为总指挥,调集20万人马布防雪峰山脉,双方展开惨烈的拉锯战,史称“湘西大会战”。

芷江机场上的飞机

空中战场:大杀器立大功

芷江空战中,中美空军飞机战机400多架,美机装备了当时最高级的大杀器——空对空导弹和远红外线雷达,日机毫无招架之力,中美空军完全掌握了战区制空权。中国的地面部队也是清一色的美式装备。在这样的地空一体的联合打击下,湘西会战以中国军队全胜告终。

陆地战场:日军兵败雪峰山

1945年4月9日,战役正式打响。当时日军采取“分进合击、两翼策应、中央突破”的战术,分三路对中国军队展开全面进攻。

从1945年4月9日至5月初,中国军队对日军逐点阻击,消耗其有生力量。5月初至6月7日,中国军队对日军进行全线反攻作战。整个“雪峰山会战”,历时近两个月,大小战斗上百次,著名的有梅口阻击战、茶山歼灭战、武阳克复战、武冈守城战、土(岭界)青(山界)追歼战、龙潭战役、江口阻击战、山门收复战、马颈骨歼灭战、芙蓉山战斗等十次。

王耀武照片

在王耀武指挥下,湘西会战取得了雪峰山大捷,雪峰山会战共伤毙日军28174人,俘敌449人,缴获战马3447匹,火炮24门、步枪1333支、军用物资24吨。战至6月初,全线战斗接近尾声,被分割开的日军纷纷缴械投降。5日后,中国各参战部队忙于收缴武器装备,清理战场。7日,整个战役结束。湘西会战的胜利标志着中国抗日正面战场由防御转入反攻阶段。

最后一战大获全胜

据国民党政府军方公布的数字,湘西会战中日军伤亡36358人,俘虏官佐27名,士兵430人,缴获战马3347匹, 火炮24门, 各类枪支1333支。中国军队伤亡20660余人,其中殉国将士7817人。此战是中国人民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最后一次重要战役,对加快日军投降进程起了重大作用。“八年烽火起卢沟,一纸降书落芷江”。由于芷江是抗日战争取得转折性胜利的雪峰山会战(即芷江保卫战)的战略总部,1945年8月21日,中方选择于芷江接受侵华日军代表今井武夫商定日军向中国军民投降的所有事宜,并在投降时注意事项备忘录上签字,芷江作为日本向中国乞降地而名扬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