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子弹的惨案:新四军团长政委同时阵亡
王澄,祖籍镇江,1914年生于上海。1932年,高中毕业后,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8年春,王澄参加瞿犊抗日义勇军。1939年初,瞿犊、王进遇害,王澄和姚力率两个中队,暂投苏鲁皖边区游击指挥部二纵队五支队颜秀五部,王澄任四大队大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2月,二纵队建立了地下党总支,四大队建立分总支,王澄被选为分总支委员。
王澄与鲍志椿
1940年7月,在国民党顽固派进攻新四军挺进纵队驻地郭村,并正要对四大队下毒手的危急关头,他连夜同姚力等召开党的分总支会议,研究决定举行反摩擦的革命暴动。王澄率部先扣押五支队队长陈冬生及支队部全体人员,解除重机枪连和地方保安队的武装。然后,马不停蹄地挥师进入炮火连天的郭村,投入新四军挺进纵队反击国民党顽固派军队进攻的战斗。
新四军资料图
王澄率部担任阻击任务,对郭村保卫战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战斗结束,王澄和全大队官兵受到陈毅等首长的亲切接见和表扬,随后,部队改编为新四军挺进纵队新五团,王澄任团长。
1940年10月,王澄率部参加黄桥决战后,部队改编为三纵五团,随三纵挺进通如海启。11月,王澄部队与崇启海常备旅,会师于海门县江家镇,两支队伍统属苏四区游击指挥部,改编为崇启海常备三旅,王澄为副旅长兼五团团长。同年12月26日,国民党游击第六纵队司令徐承德背信弃义,纠集重兵围攻掘港。王澄率部与留守部队一起,同徐承德鏖战三昼夜,取得掘港保卫战的胜利。
新四军资料图
1943年初,王澄任东南警卫团团长。4月,日伪对苏北实行“清乡”。警卫团大部分人员调到外线作战。王澄与县委书记洪泽等建立县团、区队、乡游击队三结合的武装体制,在日伪“清乡”圈内,坚持公开的武装斗争。1943年9月,发动“九一八”游击运动,半月内,包围日伪据点10处,作战81次,取得反“清乡”斗争的胜利。王澄善于抓住战机,从战略上赢得主动。1944年的夏季攻势开始后,他根据竖河镇的地理位置和伪军兵力布防情况,攻克竖河镇据点,吹响全分区反据点斗争号角。接着,又发动了秋季攻势,先后拔除日伪据点12处,缴获“九六”式机枪6挺。
新四军资料图
1944年初,王澄兼任东南行署主任。王澄爱兵如兄弟,爱民如子,为民作主,保护农民利益。1944年12月26日,王澄率团部、县委、行署机关驻巴掌镇,被密探侦悉,日伪军三路偷袭,王澄与政委鲍志椿临危不惧,到屋外查看敌情,不幸被日军特等射手一枪击中,同时牺牲,时年均仅30岁。启海人民为纪念两位烈士,将他们牺牲时所在的区、乡,命名为王鲍区和王鲍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