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二战后,美国为什么选择裕仁天皇?

1945年8月15日,日本军国主义者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向盟国投降。作为日本法西斯侵略战争的发动者和主要决策者,战争的最大战犯裕仁天皇却没有出现在战后的远东军事法庭上,并且日本的天皇制在战后还得以保留。

(日本“太上皇”麦克阿瑟。网络图)

众所周知,美国是处理战后对日问题的主导国家,那么美国为何保留了日本的天皇制呢?又为什么选择裕仁天皇?

早在1943年8月,美国的约瑟夫·塞·格鲁和尤金·霍·杜曼就向政府提出了保留日本天皇制的主张,他们指出:如果盟国采取严厉态度,主张废除天皇制,那么日本人就会为天皇而誓死战斗到底,因为日本国民对天皇制有着一种宗教式的崇拜,这将会在战场上给美国带来巨大损失。

1945年2月至6月,经过四个多月激战的美军终于夺取了硫磺、冲绳二岛,但也付出了巨大的伤亡。当时,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尚有690万军队,其中的257万驻扎在日本本土防守。美国政府认识到,如果日本誓死不降,美军就会付出更大的代价去攻占日本,而这将不符合美国的战略利益。因此,格鲁和杜曼的言论逐渐引起高层的重视。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发布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尽管为了平衡反对派的压力,删去了格鲁所写草案中“该政府如能确立不复活军国主义的政策,则可保留君主立宪制”的表述,但正如7月30日为避免日本人误解,由美国国务院作出的解释那样:“因为没有明确说明要天皇下台,所以有保存天皇的设想。”美国政府想保存天皇制的意图彻底挑明。

不过,让美国人想不到的是:二战结束后,日本皇室就在美军的眼皮底下,上演了一幕多位“天皇”争夺皇位的大戏。日本天皇号称“万世一系”,但在历史上,关于天皇的正统问题曾出现多次激烈的纷争。

(裕仁天皇。网络图)

这得从公元13世纪末期说起,那时日本皇室内部分裂成两大派别,即以后深草天皇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龟山天皇为首的大觉寺派。当时三大神器(镜、玉、剑)在南朝手中,后来室町幕府第三代将军足利义满致函南朝后龟山天皇,要求南北朝统一,条件是将象征皇权的三神器和皇位让给北朝,今后皇位由皇室两派交替继承。南北朝统一后,足利义满却没有兑现自己的诺言,后龟山天皇大呼上当。1410年,后龟山天皇逃出京都重建南朝,史称后南朝。为重夺皇位,南朝天皇的子孙不断进行斗争,持续了一个世纪左右,无奈大势已去,于事无补。此后,日本天皇均出自北朝天皇后裔。

1945年9月,南朝直系天皇子孙熊泽宽道给麦克阿瑟递交了一份陈情书,他专门派军官赴名古屋探访熊泽。此事引起日本国内舆论一片哗然,日本皇室极为紧张,害怕美军用熊泽替换当时的天皇裕仁。

不久,熊泽的三个亲戚也不甘落后,加入了争夺皇位的行列。日本各地又如雨后春笋般地冒出了十几位“天皇”,如爱知县的“外村天皇”和“三浦天皇”、鹿儿岛县的“长滨天皇”、新澙县的“佐渡天皇”、高知县的“横仓天皇”……他们均称自己才是正统天皇,将这场争夺皇位的大戏推向了高潮。

(尴尬面对战争遗孤的裕仁天皇。网络图)

27日,裕仁亲自登门拜访麦克阿瑟,会见结束后,麦克阿瑟立即致电杜鲁门总统,建议美国政府“不能把裕仁作为战犯逮捕”。在麦克阿瑟的积极活动下,美国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的转变。

1946年元旦,裕仁天皇在美军施压下发布《人格宣言》,第一次向全国申明自己是人而不是神。

“熊泽天皇”当然不甘心,他到处宣传“裕仁是伪天子”,“发动侵略战争、篡夺南朝皇位是北朝的残暴本性”。还将裕仁告上东京地方法院,但被法院以“天皇不受司法约束”为由驳回。1966年5月11日,熊泽宽道病逝,终年76岁。日本天皇终归裕仁。(号:songshug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