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 | 大坂之战:德川灭掉丰臣 日本战国落幕
《大阪夏之阵图屏风》局部,描绘了德川军将领与大坂城守卫军搏斗的场面
文 | 吕福海
《国家人文历史》2015年6月上独家稿件,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欢迎广大读者以个人名义分享至朋友圈
1615年5月7日上午10点,距大坂城不远的天王寺,德川家的15万大军与丰臣家残余的5万兵马排开阵势——日本战国最后的大决战一触即发。
德川家康,他看着织田信长死于非命,熬死了丰臣秀吉,处心积虑50年,终于等到了这一刻。丰臣家把勇冠三军的真田幸村和毛利胜永部放在了天王寺战场的最前沿。“以战场上的兵力而言,丰臣军必败无疑。但只要杀死两代将军,战局就有可能逆转!”这是真田幸村最后的奢望。
真田部以武田流兵法编制,以骑兵为主,士兵身穿红色铠甲,背红地百边“六文钱”旗帜,在战场上如熊熊烈火。真田幸村与他15岁的儿子幸昌意气风发,了无牵挂地投入人生最后的大战。
战斗开始时,真田幸村按兵不动,他的战术目标很明确——德川家康的项上人头!在毛利胜永与德川军激战之时,真田幸村焦急地等待大坂城中的动静,希望少主丰臣秀赖能亲自出马。如果打出当年“太阁殿下”那面威震天下的金葫芦帅旗,一切就有了希望。但一切终究没有动静。随后,幸村得知,在母亲淀君的劝说下秀赖放弃了亲自出马的念头。幸村依然激昂地表示,秀赖一定会亲自出马,他派自己的儿子幸昌作为使者,回大坂城去请秀赖出战。他的这种安排,多少有点舐犊情深的意味。
当幸昌离开后,幸村振臂一呼,5500名勇士冲入阵中,这次冲锋,逼得天下霸主要切腹,差点改写日本历史⋯⋯
丰臣秀吉画像
400年前大坂之战,丰臣家彻底灭亡。这是日本历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日本自1467年“应仁之乱”开始陷入了长期的内战,大坂之战则是这一战乱时代的最后一场战争。大坂之战后日本进入了长达200多年的和平时期,此战发生的1615年恰逢日本天皇改元为“元和”,因此,这一战又被后世称为“元和偃武”。
丰臣秀吉的精心制作
大坂城是丰臣秀吉在今天日本大阪地区建造的城堡。丰臣秀吉原是战国大名织田信长的部下,1582年,正在计划征服本州西部最强大的大名毛利家的信长遭遇部下明智光秀反叛(即“本能寺之变”)死于京都,正在同毛利家缠斗的丰臣秀吉(当时他的名字还是羽柴秀吉)迅速与毛利家达成和解,回军攻打明智光秀,在山崎之战中将其击败。秀吉为主君报了仇,在织田家中地位急速蹿升,紧接着他又在贱岳之战中打败了织田家昔日的头号重臣柴田胜家,取得了原来归织田信长占有的全部领地的实际控制权。
丰臣秀吉时期的大坂城(屏风)。大坂城是战国平城中的代表之作,丰臣秀吉在建造期间进行了很多对抗攻城手段的设计
秀吉成为日本中部霸主后,领地一下子扩大了好几倍。这样,原来的居城姬路城就显得很不给力。一来姬路城规模较小,二来其地理位置过于偏西,因此必须选择新的统治中心。1583年,秀吉开始在大坂建立城堡,大坂原是石山本愿寺(战国时代一个战斗力极强的武装僧团)的基地,此地扼控近畿和濑户内海之间的海路要道,西北两面分别是木津川和淀川,交通便利,易守难攻,向南不远就是外贸发达的堺,作为秀吉的新居城地理位置相当理想。
秀吉以善于攻城闻名天下,当时日本就有“饿杀三木,渴杀鸟取,不用一兵,水淹高松”的歌谣,讲的就是他用计攻城的故事。作为攻城高手,秀吉自然也对筑城技巧有着深入的研究,大坂城就是他集毕生心得的筑城杰作,仅本丸建造耗时就达一年半,而二之丸、三之丸等附郭的建造则一直持续到秀吉死后才最终完成,城的北面依托淀川,东西两面挖有堑壕与水道连通,南面的开阔平原上也建有防御工事,城中还囤积了大量的金银和军粮以备敌军围攻时进行持久战之用。
战国时代的城堡大致可分为山城和平城两种,战国早期山城居多,这种城建造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借助山势增加防御能力。山城的问题在于它只适合小规模作战,若对方出动大兵团将城团团围住,城堡很可能因水源、粮道被切断而不攻自破,因此,战国后期,随着大名们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的大名开始在平原上建造城堡。很多平城都选址于重要的水道旁,这样既可以借水道协助城防,也可以在平时利用水路交通发展商业,因此,这些平城不但是军事要塞,也发展成了大名领地内的行政和经济中心。北条家的小田原城,织田家的安土城,德川家的江户城、骏府城,井伊家的彦根城以及姬路城、熊本城等都是著名的平城,大坂城更是战国平城中的代表之作。
作为攻城高手,丰臣秀吉惯用断水、断粮、水攻等方式,因此他在建造大坂城时进行了很多对抗这些攻城手段的设计。为了防止敌军引淀川之水灌城,大坂城内专门开挖了水渠,通过这些水渠守城军可以把敌军灌城的水导出城外。除了陆上通路外,大坂还有很多水道可以与城外联通,这样就给敌军阻断大坂城的粮道造成了困难,加之城内的巨量屯粮,大坂也不会因粮道被断而陷入困境。
当然,城防的关键还在于防御敌军直接强攻的能力,这种能力则完全依赖于城堡是否足够大,筑城者的经济实力是决定城堡规模的最重要因素,调集人夫、筹集石料等无不需要巨额的投入,作为天下霸主的秀吉自然有足够的经济实力来打造自己的居城,很多大名也都被征调协助秀吉筑城。大坂城的第一任筑城总监是丰臣秀吉的军师黑田官兵卫,黑田本人也是筑城高手,秀吉将大坂城的测量工作交给了他,作为大坂城基石的石料,则是昔日信长部下大将丹羽长秀从本能寺之变中被毁的安土城城基上拆下来运到大坂的。当时,日本已经有了从西班牙进口的火炮,但由于这种火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都存在很大的问题,很难命中目标不说,还经常炸膛误伤自己人,所以战国大名很少将火炮投入实战,但丰臣秀吉在建造大坂时还是考虑了敌军使用火炮的可能,因此尽量加大了大坂城的占地范围,从而加深了城堡的防御纵深,以避免敌军火炮直接威胁到本丸和天守阁。
余威与恩情所在
大坂城虽然是丰臣秀吉一手缔造的,但他却很少居住在大坂城中,更多的时候他都在位于京都的伏见城处理政务。以伏见作为“临时”首都,主要是因为这里距离京都的天皇朝廷较近,便于丰臣家与朝廷保持紧密的联系和良好的关系,与朝廷的关系则事关丰臣政权能否稳固。
秀吉去世之后,老谋深算的德川家康开始谋求建立新的霸权,竭力打压丰臣家。1600年,德川家康率领的“东军”在关原之战中打败了石田三成为首的“西军”,战后,丰臣家的嫡系大名不是投效到德川家门下,就是遭到“改易”(没收封地)或“减封”(减少封地),领地从220万石减少到65万石。德川家康将这些领地一部分收归自己所有,一部分分封给属下和投靠自己的大名,从而一举建立了军事和经济上的霸权。与此同时,在他的推动下,朝廷任命公卿出身的九条兼孝出任“关白”,这就等于从丰臣家收回了“关白”之职,丰臣家失去了“首席朝臣”的地位,也就失去了统领天下的正统性,自此开始,无论是讲法理还是论实力,丰臣家都沦为了一介普通大名,如果说丰臣家还有什么重要性的话,那么他的地位就都来自于大坂城了,固若金汤的大坂城和时城内有大量储备金,成为丰臣家力量所在,更是“太阁殿下”(即丰臣秀吉,“太阁”是对退位后的“关白”的称呼)光环笼罩下的“圣地”,“太阁殿下”的余威和他往日对大名们的恩情则是失去“关白”职位后的丰臣家唯一可以仰仗的政治资源。所以,大坂城就成了丰臣家绝不能失去的最后阵地。
德川家康步步紧逼
1603年,德川家康获得“征夷大将军”的官职,在江户开创了幕府,重新建立起了武家统治秩序,此时的德川家已经拥有了凌驾于其他大名之上的绝对优势。当时,德川直辖领地达800万石,占全国领地总量的四分之一,相对的丰臣秀吉在势力最强时也只有200万石领地,全国占比不到十分之一。同时,德川家康在昔日丰臣秀吉的统治中心近畿地区也建立起了前沿阵地,他在京都建立了二条城,作为他在京都活动的基地;还设立了京都所司代,任命自己的心腹担任这一职务,专门负责监视朝廷和西国(日本西部)大名的动向;除此之外,他还将自己的谱代家臣(世代效力于德川家的家臣)移封到近畿的要地。
但是要最终统一天下,德川家康还需要解决很多问题。首先,他自己的直辖领地和他的谱代家臣领地都位于关东、东北、北陆和近畿东部地区,也就是说德川幕府很难对京都以西地区实施直接控制。其次,关原之战后,很多大名失去领地,造成原来归属这些大名门下的武士失业成为浪人,这些浪人大都对德川家恨之入骨。同时,朝廷和宗教势力对德川家也尚未完全驯服。上述这些问题又都和一个德川家康最为关注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这个问题就是仍然占据着大坂城的丰臣家。
虽然已经身为天下霸主,德川家康要攻下大坂城却还不能说十拿九稳。当时的日本流传着这样的说法,“家康善野战,秀吉善攻城”,其实这个说法还包含着另一层意思,那就是家康不善于攻城战,他自己对此也心知肚明,关原之战中,他就设计将“西军”从大垣城中诱出,最后还是在野战中将其击溃。自知攻城苦手,家康在向大坂进军之前做足了准备,他对丰臣家的大名不断威逼恫吓,要求他们帮助自己筑城,从经济上消耗这些大名,以防他们在战争中和丰臣家联手对抗自己,即便西国大名已经被折腾得疲惫不堪了,他还是不放心,到后来攻击大坂城的时候,他以留守的名义把一些与丰臣家关系深厚的大名关在了江户城里。他还利用各种借口让丰臣家兴修寺庙,借此消耗大坂城里的金银储备,但这个策略似乎不太奏效,因为丰臣家家底实在太过丰厚,直到大坂之战开打,城里还存有大量的储金。
丰臣家坐困孤城
1614年8月,已经成为丰臣家新一代家主的丰臣秀赖为恢复丰臣家的威望,着手修复因地震倒塌的京都方广寺,于本殿中安置一口巨大的梵钟,钟上的铭文由精通汉学的南禅寺住持清韩长老所著。铭文被送到德川家康处后,家康身边的御用文人将铭文解释为对家康的诅咒,铭文中“国家安康”一句被说成“家”“康”两字被分开是要“腰斩”家康,“君臣丰乐”一句倒过来就是“乐丰臣君”,也就是说想让丰臣家的人“乐”就要“腰斩”家康。这套说辞显然是栽赃,目的无非是要挑起事端,对丰臣家动武,“方广寺钟铭事件”也就成了大坂之战的导火索。
淀夫人画像,丰臣秀吉侧室,丰臣秀赖和丰臣鹤松的母亲
等到一切准备就绪,德川家康终于下达了开战命令, 10月11日他亲自率军从骏府出发,当时已经70多岁的家康在出征时一反常态,显得朝气蓬勃,性格沉稳、善于等待的家康终于在霸业将成时“老夫聊发少年狂”。23日,二代将军德川秀忠从江户出发,率领6万大军前往大坂。此战,幕府方面共动用了近20万军队,其中大部分是近畿、关东大名的军队,规模如此庞大的军队在日本古代历史上堪称空前绝后。
丰臣秀赖画像
到了这时,丰臣家也非常清楚,一场事关生死存亡的大战是躲不过去了,这场战争由于实力差距过于悬殊,丰臣一方获胜的希望实在是非常渺茫,但面对必要除掉自己而后快的德川幕府,丰臣家也只能凭借“太阁殿下”的余威和他千锤百炼建造的大坂城做最后一搏了。丰臣家一面开始囤积战备物资,从堺抢夺了一批武器运进大坂城,购买了大量军粮;一面拿出大坂城中的积蓄,重金招募浪人扩充自己的军队。最后,连同应募的浪人在内,丰臣家集合了10万军队,浪人之中不乏真田幸村(曾与父亲一起两度打败德川家的军队,关原之战后真田家被改易,幸村成为浪人)这样的名将,还有很多要向德川家复仇的人。
面对来势汹汹的德川大军,丰臣阵营内部的意见出现了巨大的分歧,家臣大都主张坚守大坂城,他们认为丰臣家最大的优势就是大坂城,如果放弃大坂出城与家康的大军进行野战,就等于以己之短博人之长。以真田幸村为首的浪人则主张主动出击,在京都和大坂之间迎击德川军,趁德川军远来奔袭,立足未稳,挫其锋芒,然后再切断近畿与西国地区的交通联系,促成西国大名倒向丰臣家,派兵支援大坂,这样才可能改变战场上的实力对比,为丰臣家赢得战胜和生存的可能。最终,丰臣秀赖选择按照大野治长等人的方案坚守大坂,把希望完全赌在了大坂城身上。
客观地说,若按真田幸村的方案作战,丰臣一方也很难取胜,但全力出战比坐困孤城肯定会死得壮烈一些,真田等人恰恰是抱着赴死的心愿进入大坂城的,对这些处于绝望之中的浪人来说,能将名满天下的大坂城作为自己的葬身之地,也不妄作武士一生了。
经过几场小规模序幕战之后,德川军到达大坂城外围,开始封堵大坂城的水道。此时,真田幸村再次展现出名将风采,他在大坂城南面防守薄弱的位置筑起了被称为“真田丸”的防御工事,“真田丸”处于突出位置,很容易遭到三面围攻,德川军的前田利常、井伊直孝和松平忠直三位年轻将领看到这种情形,在未得到家康指令的情况下命令部下军队进攻“真田丸”,在他们围攻之际,伏兵从两侧忽然杀出,配合“真田丸”中的部队夹击德川军,结果,德川军大败而归,损失了约2000人。闻知此事之后,德川家康大怒,将三人申斥了一通,虽说“真田丸”前的失败与三人不听将令有直接关系,但从中也可以看到德川军存在的一个问题,也就是名将凋零、年轻将领太多,前田利常等三人当时只是20出头的年纪,在经验方面与大坂城内那些久经战阵的浪人差得太远。
一场小胜并不能扭转战场局势,丰臣一方还是只能坚守不出,德川一方坐拥二比一的兵力优势,可谓稳坐钓鱼台,加之大坂城防坚固,强攻必然造成巨大伤亡,因此,家康未发动总攻,而是准备用武力之外的方式解决问题。家康在这里还有一个更深层次的考虑,关原之战后,德川家得到数百万石土地用来封赏功臣,但当下的情势有所不同,丰臣家一共只有65万石,即便全部没收也不够他分封功臣,他故意延迟进攻也是想为战后安排有所准备。所以,横扫天下的德川军在大阪城下的表现差强人意,也和家康及其参战大名们保存实力的心态有关。
德川军变身“拆迁队”
完成对大坂的全面包围后,德川家康就准备逼迫丰臣家按照他提出的条件讲和,但丰臣家拒绝了和谈,此时,家康把一种新式武器投入了攻城战,这就是从荷兰购买的弗朗机大炮,这一战术变化给战局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丰臣秀吉在建造大坂城时,日本只有从西班牙引进的旧式火炮,因此,大坂城的防御纵深只能保证使本丸处于旧式大炮的射程之外,但德川军使用的新式火炮完全可以打到本丸及位于本丸的天守阁(大名居所)。一天晚上,德川军使用火炮轰击大坂天守阁,正好淀夫人和秀赖都在天守阁中,结果一根梁柱被轰倒在淀夫人身边,淀夫人受惊匪浅,立刻派人出城与德川家讲和。淀夫人本名为浅井茶茶,是织田信长的外甥女。她是丰臣秀吉的侧室,为秀吉生下丰臣鹤松和丰臣秀赖两个儿子。母以子贵,在丰臣秀吉死后,茶茶以侧室身份成为丰臣家的主母,大坂之战时的淀夫人尽显小女人本色,优柔寡断,自毁长城。
和谈结果双方按照德川家康的条件达成了协议,大坂城的二之丸、三之丸要被拆除,堑壕也要被填平。德川家的军队在战后没有立刻撤离大坂,而是客串了“拆迁队”,着手拆毁城郭、填埋堑壕,按照协议规定,德川家负责的范围是外壕和三之丸,其余部分的工程由丰臣家负责,但德川军竟越俎代庖,将本应由丰臣家负责的部分也拆毁了。如果是丰臣家来拆二之丸,肯定会象征性地拆除一些不重要的城垣,保留在防御战中作用最重要的部分,德川家动手自然是拆得越彻底越好了,结果,德川军不顾大坂方面的抗议,将大坂城除本丸之外全部拆除,堑壕也全部填埋了。大坂城的所有防御工事都被拆毁,已经成为一座“裸城”,丰臣秀吉的苦心经营竟然以这样的方式被夷为平地。这正是德川家康的目的所在,关原之战时他用计诱出石田三成就是为了变攻城战为野战,此次德川家康就用和谈之名“强拆”了大坂城,让丰臣家无城可守,逼他们出来野战。
1615年夏,德川家康提出丰臣家解雇浪人和丰臣秀赖移封至伊势或者大和的领地两个苛刻的条件。丰臣家拒绝,于是德川幕府以此为借口再次兴兵攻向大坂,此次动员的总兵力略少于上次,为15.5万人。丰臣家方面由于大坂城被拆毁士气顿挫,家臣与浪人之间也发生了争执,原来丰臣家许诺浪人只要打赢就把他们正式收为家臣,可“冬之阵”以和谈收场,丰臣家不愿再继续承担浪人在城内的花销,很多浪人因此感到遭到丰臣家的抛弃,离开了大坂城,因此,到“夏之阵”时,丰臣家只剩下了七、八万军队可用。
德川家康差点切腹
本来大坂城已经被毁,兵力对比是丰臣军以5万人对德川军15万人,要想取胜只能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直接突击家康本阵,取下家康首级,也就是织田信长的桶狭间之战的战法。由于兵力差距非常悬殊,德川家康、秀忠父子有点大意,更重要的是丰臣家臣和浪人被死得其所的“光荣”前景激发起了斗志,德川军和丰臣军在天王寺、冈山一带进行的最后决战却也打得血脉贲张,甚至丰臣家还一度看到了战胜的希望。
正如本文开头所言,真田幸村早已暗下决心,以死相拼。他的5500精锐站在了丰臣军的最前列,开战时未投入战斗,等待时机。待丰臣军毛利胜永与德川军缠斗起来,真田军从混战的两军背后绕过,直接对阵德川军第二阵的大将松平忠直。松平忠直是德川家康次子松平秀康的儿子,继承了父亲刚勇的性格,所部也极富战斗力,但是在指挥才能方面他就比幸村逊色许多了。为了避免与松平军纠缠,幸村派出忍者到松平军中散布谣言,说浅野家的军队已经投靠了丰臣一方,而此时恰好浅野军正在向松平军靠拢,松平军以为浅野军是来夹击自己的,陷入大乱,最后还是靠家康派出旗本收拾局面,松平军再次恢复了秩序。但混乱中幸村率部直接穿过了松平忠直的防线突到了家康阵前。
家康正在悠闲地看着本方军队围攻已被分割包围的丰臣家各部,不想真田幸村率领的全部穿着赤红甲胄的骑兵出现在面前,家康命令部下收起自己的旗帜并准备撤离,不想真田军行动十分迅速,使家康很难撤走,情急之下,家康甚至想切腹自尽,幸亏部下将他劝住并把他带出了战场。真田军也因为家康事先收起了旗帜,一时难以找到他的行踪。正是这种逃跑时的经验救了家康一命,在搜索中耽误了时间的真田军遭到了刚刚恢复阵型的松平忠直的背后袭击、全军覆没,真田幸村阵亡,首级被松平忠直的家臣西尾仁佐卫门取下,时年48岁。但凭借在这一战中逼得天下霸主家康差点切腹,真田幸村得到了“天下第一兵”的美誉。
真田幸村(画像),凭借在战斗中的出色表现,得到了“天下第一兵”的美誉
此役之后,丰臣家气数已尽。大军败回城中后,淀夫人和秀赖母子就在大坂城天守阁放火,最终与大坂城同归于尽。秀赖的一双儿女,8岁的男孩国松被斩首,女孩被送进寺庙出家。至此,丰臣家彻底灭亡了。德川幕府在占领大坂后,重建了大坂城,将松平忠明(德川家康外孙)封到大坂,建立了拥有10万石领地的大坂藩。此后,由于大坂位置太过重要,幕府又把松平忠明转封到了别处,把大坂城收归幕府直辖,江户时代的大坂也作为全国的商业中心和关西第一大都市恢复了往昔的繁荣。
家康用法度保和平
1616年即大坂之战后一年,德川家康病逝于骏府城中,逝世前不久他获得了朝廷赠授的太政大臣之职,这时德川幕府的统治已是坚如磐石,构成德川家统治力基础的不仅有他们庞大的领地、号称“八万旗本”的强大军队,更重要的是德川家康留下治世之道。织田信长、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三人的统治策略大不相同,概括说来就是,信长靠武力,秀吉靠计谋,家康靠法律,织田信长更多的是以征服者姿态出现,但靠武力弹压也势必招致强烈的反抗,结果织田家的天下“一世而亡”;秀吉因为出身低微,嫡系较少,因此更多依靠策略,但这种临时拼凑的政权却很难经得起时间考验,结果丰臣家的天下“二世而亡”;家康在统一天下时吸收了信长、秀吉的教训,又借鉴了他所崇拜的源赖朝、武田信玄等人的经验,对维护国家正常、稳定的运转异常重视,因而创建了一系列的法律,重新规范了武家统治的秩序。
信长和秀吉都曾让大名向自己的居城送人质来确保他们对自己的服从,大坂之战后,德川幕府将此惯例发展成了“参觐交代”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大名不得不在自己的领地和江户之间来回搬家,他们无法长期居住在自己的领地里,威胁和反抗德川家的能力也就大大削弱了。对大名严加约束之外,德川幕府还颁布了《武家诸法度》《禁中并公家诸法度》《诸宗诸本山诸法度》等法规,规范武士、公卿和僧侣的行为,使日本各个阶层都各安其位、各守其分,从而为江户时代的长期稳定奠定了社会基础。此外,占领大坂使大坂—大津—江户一线的陆路商道和环绕日本列岛的海路商道完全掌握在了德川幕府手中,也使德川家的经济控制终于延伸到了九州终端的长崎、博多等商业城市。正是在大坂之战后,德川家完成了对日本政治、军事、社会和经济等各个层面的全面控制,而这种控制和它所带来的长期和平的局面直到200多年后的幕末维新时代才被打破。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
就长按二维码赞赏一下吧!
国家人文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号:gjrwls)
订 阅 季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国历原创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