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抗战中被誉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血战!

抗战中被誉为“一寸山河一寸血”的血战!

这是八年抗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场战役,中日双方共投入军队上百万,战后伤亡达到了40万。这也是一场争议很大的战役,支持者说这是国民政府的战略,将日军主力从海上吸引过来由东向西进攻,以换取国家力量的战略转移时间,因为华北平原一马平川,自古以来外敌由北方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中原,而日军的机械化部队若从北沿平汉铁路(今京广铁路一线)南下,将把中国军队的主力分割在东部沿海,中国军队将会有被日军从陆地往海里赶去的危险。而批评者说在中国的经济之都上海打这样一场仗,无异于自废武功。

无论何种评说,打淞沪会战在今天看来是相对正确的,保住江南又有何用,数年后解放战争的形势说明了一切。若说当年是蒋介石制定了这个引诱日军沿江进攻的战略,那就是太高抬他了,因为在7月21号,蒋百里就将其凇沪开战并扩大之,引诱日军沿江而上的战略告与蒋介石,而蒋介石予以批驳。其实蒋介石当时真正的意图是希望在上海滩打一场给外国人看的战争,期以洋人识破日军之狼子野心,引发国际社会关注,而制裁日本停止战争。而事后战争的扩大化,加上指挥不力,备战不足,导致当时国军精锐悉数覆亡于淞沪会战和其后的南京保卫战中。但是三个月的淞沪会战正面的意义也是极大的,它换来了三个月的时间,让国民政府能够从容的将东南沿海的工业基础转移至内陆,为后续持久抗战奠定了基础,它也粉碎了日军快速灭亡中国的口号,坚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决心。

这场会战也是整个抗战中最为惨烈的,上百万军队在上海这个弹丸之地反复争夺长达三个月,此时的上海无异于是个血肉磨坊。此役日军投入9个师团和1个旅团30万余人,死伤5万余人;中国军队投入最精锐的中央教导总队及八十七师、八十八师及148个师和62个旅80余万人,统计死伤30万人,远东明珠上海成为一片废墟。

双方在此间都投入了自己最为精锐的部队,日军调集了130艘军舰,500架战机,陆军9个师团又一个旅团,其中有5个甲等师团(第3、第6、第9、第11、第16师团)和4个精锐乙等师团(原是甲等师团被裁编,后复活的第13师团、被称为丛林恶魔的第18师团和分别是第1师团和第14师团的后备师团的第101、114师团,作战力较好)。而中国方面为了抵抗住日军强大的攻击,将国内以中央教导总队,税警总团,第36、87、88师为代表的精锐德械师悉数拉到淞沪战场,作为主力交战部队与日军直面作战,此后与一直与日军主力交战的就是上述这几个精锐德械师加上后来调来的第15集团军,其他军队多是增援部队,部队差不多打光了就撤。

87师

因为淞沪会战惨烈的战斗太多,这里就单点罗店拉锯战来一探这座血肉磨坊的厮杀。罗店争夺战是在淞沪会战第一阶段作战中,在宝山,吴淞,罗店多处与日军争夺要地的血战。8月22日日军第3、11师团在吴淞口登陆向罗店防线进攻,中国方面总指挥张治中令第36,87,88三个德械师阻击日军,国军在日军海空重炮的轰击下与日军展开拉锯战,此后第15集团军赶到增援(该集团军是国军主力中的精英,下辖天下第一军第1军,军长胡宗南、第18军,军长罗卓英,第74军,军长俞济时),上海地势一马平川根本无险可守,而日军步兵在海空军重炮的帮助下,拼命冲向中国守军的阵地,中国军人在一边打击日军精锐步兵的冲锋时,还要一边提防空军战机的扫射和炸弹和海上日军战舰的巨炮,而伤亡可想而知,整营整团的覆灭也是家常便饭一般。

胡宗南



冯玉祥说:我们的部队,每天一个师又一个师的投入战场,有的不到三个小时就死了一半,有的支援5个小时就死了三分之二,这个战场就像熔炉一般,进去就融化了。而李宗仁在回忆录中指出,当时我军实际参战部队在60万左右,占国内兵力的百分之六十,而上海是十里洋场,四面平旷,无险可守,日军海陆空三军的火力可以尽量发挥,我军等于陷入了一座大熔铁炉,敌方火力之猛,令我炮兵白天无法发炮,夜间又无法寻找目标。所以淞沪之战简直是以我们的血肉之躯来填入敌人的火海,每小时的死伤辄以千记。

冯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