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82八路军如何血拼3000日军?

朱德总司令在《八路军新四军的英雄主义》一文中写道:“我军指战员英雄主义的最高表现”。

文中的“指导员”指的是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政治指导员李云鹏,其实,文中还提到该练的82名战士和连长白思才。

那么,他们为何得到朱德总司令的赞赏呢?

第4连的前身是江苏丰县地区一支地方武装,1939年10月改编为苏鲁豫支队第1大队第3营第10连,1941年编入新四军第3师。

油画作品:血战刘老庄。网络图

连长白思才,出身于贫农家庭,16岁参加红军,之后随军二万五千里长征;1936年初,随红一方面军主力渡河东征,加入抗击日本帝国主义武装侵略的战斗行列。“七七”事变后,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并深入敌后抗战。白思才同志参加了震惊中外的平型关战斗,长期斗争的锻炼和考验,使他成长为一名英勇善战、机智果敢的年轻指挥员,一名优秀的共产党员。

指导员李云鹏,1939年初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抗日宣传队。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3月,先锋队编入抗日游击队,后又编入八路军苏鲁豫支队,开始参加武装斗争。他先后担任过宣传员、文化教员、团政治处干事、连队副政治指导员。1940年随军南下,后改编为新四军3师7旅19团2营4连,任连政治指导员。

1943年春,江苏北部淮海抗日根据地遭到侵华日军大规模“扫荡”。3月中旬,日伪军1000余人,包围驻六塘河北岸的淮海区党政领导机关。

第4连为掩护淮海区党政机关安全转移,担任阻击任务,不久,与日伪军在淮阴以北老张集、朱杜庄一带激战。

至黄昏,4连突围转移至老张集西北的刘老庄地区。

刘老庄连烈士陵园。网络图

18日晨,日伪军对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淮海区党政机关进行第三次合围。第4连再次奉命组织防御,掩护转移。全连82人凭借有利地形,数次打退日伪军攻击,使主力部队和党政机关得以安全转移,但是,全连却陷入敌人重围。

4连经过数次突围,都没有成功,于是,下定决心固守。敌人集中优势炮火对4连阵地进行猛烈炮击,同时出动大队骑兵。4连将士沉着应战,尽管伤亡严重,但仍浴血奋战,打退日伪军四次进攻,毙伤日伪军百人。

此时,为了做好决战准备,连部通信员在为战士的入党申请书中写道:“在党最需要的时候,我将把自己的生命献给党和人民,绝不给我们党丢脸,绝不给中华民族丢脸!”

至黄昏,日军发起第五次进攻,当冲到 4连的阵地前沿时。连长白思才高喊一声“杀啊!”,就跃出战壕,李云鹏握着紧上刺刀的步枪,紧跟着冲了上去。

战士们端起刺刀,跟着连长与指导员一跃而出,与敌人开展了白刃肉搏……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后,4连的壮士们全部倒了下去。

82位勇士全部牺牲后,八路军将4连为“刘老庄连”,重新组建了新4连。3师师长黄克诚在写回忆录时,特意提到这场战斗,说:第7旅19团4连82名指战员激战竟日,反复肉搏,毙敌170多人,伤敌400多人后,全部烈牺牲。(号:songshugonghu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