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曾经辉煌的苏联航母如何被肢解?俄罗斯海军能否恢复昔日的辉煌?

【军武】作者:瑞桐飞花

2000年6月14日,黑海之滨。

一位老人坐在离岸不远的家中,视线远处,已经锈迹斑斑的“瓦良格”号早已被拆卸一空,从荷兰驶来的拖船拖着摇摇晃晃的“瓦良格”号,就像搀扶着一位颤颤巍巍的老人,渐渐地驶向了遥远的地平线。

遥望着战舰远去的身影,老人仿佛看到又一艘战舰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在舰艏升起猎猎作响的军旗,然后号角吹响,载着勇敢地水兵们劈波斩浪,冲向大洋……

这位老人,就是前苏联所有航母诞生地——乌克兰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又称黑海造船厂)的老厂长——尤里·伊凡诺维奇·马卡罗夫。从1958年起,马卡罗夫就进入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工作,从组装车间副主任一直干到厂长,兢兢业业辛勤工作到1995年才退休。近四十年的时间里,他既见证了苏联海军四代航母几经波折的诞生,也见证了一个军事强国海军时代的落幕。

无情的海风吹醒了老人的梦,“瓦良格”号的身影逐渐消失在了天际,远处空留风声的呜咽和海浪的喧嚣。老人遥望着远方,早已泪流满面,回想起往昔峥嵘岁月,犹如一帧帧黑白照片,那些钢铁巨舰的身影仍旧清晰可见……

一:艰难的起步——“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

二战后期,苏联把德国自沉的尚未建造完成的“齐柏林”号航空母舰打捞上来,几经波折拖回苏联后并对其进行了相关的技术研究,最后将其作为靶舰处理。

战后,经历了二战的苏联海军总司令库兹涅佐夫元帅充分了解到航母巨大的作战威力,于是在50年代开始向斯大林提议建造航空母舰,斯大林欣然接受并着手开建。但是斯大林于1953年去世,赫鲁晓夫上台。赫鲁晓夫狂热地迷信导弹核武器,加上美国 “航母无用论”的忽悠(其实自己却在背后大力建造航母),由此赫鲁晓夫认为航母等大型水面舰艇在核导弹面前不过是“移动的活靶子”和“海上的铁棺材”,停止并撤销了所有与航母相关的一切研发和制造工作。库兹涅佐夫元帅据理力争,但却被其撤销了其职务并被降至中将军衔,由戈尔什科夫元帅继任海军总司令。可能性格暴躁且刚愎自用的赫鲁晓夫自己也不会想到,表面上支持赫鲁晓夫的戈尔什科夫元帅也是一个苏联海军发展航空母舰的坚定支持者,正是他一手促成了苏联航母的发展之路。

▲库兹涅佐夫元帅(左)和戈尔什科夫元帅(右)

1959年,美国第一艘弹道导弹核潜艇“乔治·华盛顿”号建成服役,配备了射程可达2200公里的“北极星”弹道导弹,其矛头直接威胁到苏联的内陆腹地。然而更让苏联人难堪的是,他们无法在美国的“华盛顿”级潜艇进入其导弹发射区之前发现并消灭它,对付美国的弹道导弹核潜艇的威胁成为前苏联海军的头等大事,他们迫切需要建立包括潜艇、水面反潜舰、岸基和舰载航空兵等在内的一整套反潜防御体系。

▲美海军“乔治·华盛顿”级战略核潜艇,可携带16枚“北极星”弹道导弹

戈尔什科夫眼见建造航空母舰的时机成熟,于是以迂为直,将苏联人建造的第一代可载飞机的军舰称为“反潜巡洋舰”,经过极力斡旋,终于说服赫鲁晓夫拨款建造。被后人正名为苏联第一代航空母舰的两艘“反潜巡洋舰”由此被戈尔什科夫巧妙地塞进了苏联海军的军舰建造计划之中。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标准排水量14600吨,满载排水量19200吨,全长189米,水线宽度21.5米;飞行甲板长81米,宽34米,以两台蒸汽轮机推进,总功率73.5兆瓦,双轴双桨,航速为31节。“莫斯科”级航母于1959年定型,总设计师为А.В.马林尼奇,在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建造。该级舰共建有两艘,均部署于黑海舰队,01号舰“莫斯科”号于1962年开工,1964年下水,1976年服役,1995年退役;02号舰“列宁格勒”号1965年动工,1968年下水,1991年退役。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

由于该级航母设计之初被定位为“反潜巡洋舰”,故“莫斯科”级采用了混合式舰型,外形高大,具有强烈的俄式舰艇风格。以舰岛为界,分为舰前半部和舰后半部两个部分。舰前半部为典型的巡洋舰布置,舰艏有2具12管rbu6000反潜火箭发射器,其后为一具双联suw-n-1反潜导弹发射器,再后为2具双臂sa-n-3防空导弹发射器,舰桥两侧另有两座双联ak-257 57毫米炮。另外还装备有2座5联533毫米鱼雷发射管。舰后半部则为直升机母舰布置,包括4个起降场的直升机飞行甲板,飞行甲板下面是65米长、24米宽的机库,设两台梯形配置的小型升降机供直升机出入机库,在舰桥后方的烟囱下方还有一个可容纳4架直升机的常规机库。共可容纳14架卡-25反潜直升机。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舰前部分(左)和舰后部分(右)

▲“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上搭载的卡-25反潜直升机

相比较于可搭载固定翼战机的航母而言,“莫斯科”级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并且由于其研制之初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抵御美国核潜艇的威胁,因此舰载武器和雷达均以反潜为主,不具备制空能力。与同时代的美海军相比,这两艘“非驴非马”的战舰更是与美军的航母不可同日而语(彼时美帝的“小鹰”级航母已建成服役)。另外,由于排水量相对较小但舰桥及其上层建筑较高,“莫斯科”级航母稳定度不够,只能在五级风浪下供反潜直升机作业,明显和苏联海军要求的六级海浪指标不符合,因此不具备远洋反潜能力。

但是作为苏联航母的开山之作,“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出现使红海军第一次有了可搭载直升机的综合化大型水面作战舰艇,不仅缓解了苏联人的燃眉之急,更为苏联海军的航母之路奠定了基础。通过“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的研制和服役,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工艺、技术和生产管理经验,生产装备及能力也有了很大提高,形成了均衡建造的节奏:即每三年有一舰上船台,每三年有一舰下水;一舰下水,后续舰于当日上船台。正常情况下,有能力三年交付一舰。

二:勇敢的尝试——“基辅”级垂直起降飞机航母

鉴于“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服役后暴露出的种种问题,并且始终与搭载固定翼战机的航母存在的巨大差距,因此前苏联工程师一直设法在后续生产的航母中进行弥补。

在舰载机的选择上,由于雅科夫列夫设计局研制成功雅克-36垂直起降飞机,因此戈尔什科夫元帅建议在第三艘“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上考虑让雅克-36上舰。根据这一建议,1967年9月,前苏联涅夫斯基设计局和莫斯科“速度”机器制造厂设计局联合完成了对在“莫斯科”级航母上部署和使用雅克-36飞机的可能性的评估,认为雅克-36飞机上舰是可行且合理的。但由于第三艘“莫斯科”级航母的改进潜力不足,因此1968年9月,前苏联决定停止建造第三艘“莫斯科”级直升机航母,开始研制新一级航母,即“基辅”级航母(代号1143型),前苏联称其为“重型载机巡洋舰”。

▲雅克-36验证机(实际部署在航母上的为雅克-36m,又称雅克-38)

▲正在舰上进行垂直起降的雅克-38

“基辅”级航母设计标准排水量36000吨,满载排水量43500吨,吃水深度10米。全舰总长274米,水线长249.5米,飞行甲板长195米;舰宽51米,水线宽32.7米,飞行甲板宽20.7米。以4台蒸汽轮机(4×35000马力)推进,最大航速31节,续航力19600海里/14节或4500海里/31节。编制舰员1300人。

“基辅”级航母(亦称“重型载机巡洋舰”)继承了“莫斯科”级航母(亦称“反潜巡洋舰”)的部分血统,采用了混合式舰型,各种导弹、火炮和反潜武器部署在上甲板前部,但与“莫斯科”级布局不同的是,“基辅”级航母采用了斜角甲板,左舷飞行甲板延长至上层建筑以后,舰岛右置,外观上已经接近了了现代航空母舰的样子。根据最初的设计要求,“基辅”级航母可搭载22架卡-25直升机或雅克-38垂直起降飞机(任意组合);舰载武器包括:4具“玄武岩”双联装反舰导弹发射装置(备弹16枚)、2具"风暴"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72枚)、2具"黄蜂-m"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40枚)、1具РПК-1型双联装反潜导弹发射装置(备弹16枚)、2具РБУ-6000型十二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备弹129枚)、2座533mm五管鱼雷发射器、2门АК-726型76.2mm双管舰炮、8门АК-630型30mm舰炮。

▲“基辅”级上甲板前部,可见4座双联“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

“基辅”级航母于1970年通过海军和造船工业部审批,在1970年7月21日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В.Н.科尔察金被任命为总设计师。该型舰共建有4艘。

01号舰“基辅”号(代号1143.1型)1970年开工,1972年下水,1975年服役,1977年2月,“基辅”号正式列装苏联海军,作为北方舰队旗舰。1993年6月30日退役,后被卖到中国天津改造成了主题娱乐公园和航母酒店。

▲“基辅”号航母——红海军曾经的骄傲

▲静静停靠在天津国际游乐港中“基辅”号航母主题乐园

02号舰“明斯克”号(代号1143.2型)1972年开工,1975年下水,1978年于黑海舰队服役,1979年列编太平洋舰队,作为太平洋舰队旗舰。明斯克”号在主尺度、主要性能上与“基辅”号基本相同,但是取消了鱼雷发射器,更新了声纳和无线电技术设备,同时舰载机数量增加了50%。

“明斯克”号于1993年1月退役后被出售,后辗转来到中国,在深圳被改建成大型军事主题公园。

▲曾经游弋在大洋上的“明斯克”号航母(1983年过境远东,美机从其上方掠过)

▲深圳“明斯克”号军事主题公园

03号舰“新罗西斯克”号(代号1143.3型)于1975年开工,1978年下水,1982年服役,1983年10月加入太平洋舰队。“新罗西斯克”号在主尺度、主要性能与“基辅”号也基本相同,主要变化在于舰载武器:"风暴"双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增加到96枚,"黄蜂-m"防空导弹发射装置被2具“短剑”六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备弹96枚)所取代。

“新罗西斯克”号于1993年退役,后被售到韩国拆解。

▲曾服役于太平洋舰队的“新罗西斯克”号航空母舰

04号舰“巴库”号(代号1143.4型)于1978年开工,1982年下水,1987年服役,1988年3月编入黑海舰队,1988年12月加入北方舰队。与前三艘相比,“巴库”号变化较大,主要有:(1)标准排水量和满载排水量分别增加到37000和44500吨;(2)动力装置总功率增加到4×50000马力,从而使最大航速和续航力分别增加到32节和13500海里/18节;(3)舰员编制由1300人减少至1200人;(4) “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由4具增加到6具,备弹由16枚增加到24枚;“短剑”防空导弹发射装置由2具增加到4具,备弹由96枚增加到192枚;4座П-120“孔雀石”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2门АК-726型76.2mm双管舰炮换为2门АК-100型100mm单管舰炮;反潜武器仅保留2座РБУ-12000型10管反潜火箭发射装置;(5)装备了相控阵雷达和先进的电子设备。

1991年苏联解体后,“巴库”号更名为“戈尔什科夫”号,由俄罗斯海军接收并继续服役,于1996年从俄罗斯海军退役。2004年俄印两国在新德里签署协议,俄方无偿地向印方提供“戈尔什科夫”号,由印度出资在俄罗斯北方机器厂接受现代化改装。主要包括:拆除舰前部分的所有武器系统,加装供舰载机起飞的滑跃式甲板,将锅炉改为柴油发动机,增大甲板面积,新增了拦阻索功能,并装备俄制米格-29k舰载机等。在付出了巨额的改装费用和漫长的等待后,印度海军终于在2013年盼来改装完成的戈舰,将其重新命名为“维克拉玛蒂亚”号。

▲曾经的“巴库号”号(苏联时期)

▲后来的 “戈尔什科夫”号(俄罗斯时期)

▲现在的 “维克拉玛蒂亚”号(印度海军)

▲“维克拉玛蒂亚”号上搭载的俄制米格-29k战斗机

“基辅”级航母的设计依旧没有摆脱前苏联人对航空母舰定位为“大型巡洋舰”思想的影响,除舰载机外,还装备有众多的雷达预警系统和强大的武器系统,使其在不携带舰载机的情况下,仍然具有很强的反舰、反潜和防空能力。但是较少的舰载机以及搭载的舰载机相对落后的性能,还是制约了其远洋作战能力。

但不可否认的是,前苏联的四艘“基辅”级航母只用了17年时间就全部建成服役,其建造速度之快,并不低于西方国家。同时该级舰的建成也为前苏联进一步发展大型航母奠定了可靠的技术基础。

三:多舛的命运——“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

在“基辅”级航母逐渐列装后,其在服役过程中暴露出了种种问题,尤其是缺乏有效的远洋打击能力。因此在1972年,前苏联提出代号为“鹰”的核动力航母研制计划。根据最初的研制方案,新建造的航母排水量为70000万吨,可搭载舰载机70架,并装4座蒸汽弹射器。海军总司令戈尔什科夫同意了这一方案,但建议吨位再小一点,并加装反舰导弹。

根据这一方案,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在马卡罗夫(文章开头时的那位老人,1976年被任命为造船厂总工程师,1979年起担任厂长)的主导下,重新改造了厂区内面积最大的0号船台,从而使其可以承建大型航母的建造。

但是随后的几年中,由于受到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Д.乌斯季诺夫、海军的副总参谋长h.阿梅利科海军上将以及苏联元帅Н.奥加尔科夫等人意志的左右,“鹰”计划一再推迟,大量的时间和资金白白被浪费掉。

直到1980年4月,前苏联才最终批准了新一级航母,即“库兹涅佐夫”级航母(重型载机巡洋舰)的建造。新的航母满载排水量为45000吨级(后增加为55000吨),使用常规动力,取消了弹射器,采用滑跃式甲板。这已经与当初“鹰”计划的设想相去甚远,以至于《海军文集》的作者В.库津曾在自己的书中这样幽幽地叹道:“标准排水量从8万吨到5万5千吨,从核动力装置到蒸汽涡轮机,从4部弹射器到一个也没有,海军的命运就这样被这些对海军一知半解却又自以为是的权势人物任意支配,一误再误。”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设计标准排水量为43000吨,满载排水量55000吨,吃水深度9.87米。全舰总长306.45米,水线长279.9米;舰宽72.3米,水线宽35.4米。动力装置为4台蒸汽涡轮机(功率4×50000马力),最大航速29节,最大航速时续航力3850海里;巡航速度18节,最大续航力8500海里/18节。编制舰员1960人,其中航空人员626人,指挥人员40人。

“库兹涅佐夫”级航母的飞行甲板为全通式,岛型建筑前后设有飞机升降机、防空和反舰导弹井式发射装置。可搭载各类舰载飞机52架,包括16架雅克-41m(或雅克-141),12架苏-33(或米格-29k),4架卡-27ЛД直升机,18架卡-27 plo,2架卡-27s。除此之外,“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依旧延续了苏联航母重视自身火力的特点,其舰载武备包括:12具“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24具“短剑”防空导弹垂直发射装置(备弹192枚),“卡什坦”弹炮一体防空系统(导弹256枚,炮弹48000发),8门ak-630 А型30mm六管舰炮(备弹24000发),蟒蛇-1反潜导弹系统(备弹60枚);

1982年9月,“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在黑海尼古拉耶夫造船厂开工建造,总设计师В.阿尼基耶夫。

01号舰“库兹涅佐夫”号(代号1143.5型)1982年开工建造,1985年下水,1992年加入苏联解体后的俄罗斯北方舰队。目前仍在俄罗斯海军服役。“库兹涅佐夫”号在苏联时期曾几易其名,从最初的“苏联”号到“勃列日涅夫”号,再到“第比利斯”号,最后定名为“库兹涅佐夫”号,以表彰原海军司令员库兹涅佐夫元帅为苏联海军发展做出的贡献。该舰加入俄海军后依旧沿用了“库兹涅佐夫”号的名称。

▲俄罗斯海军硕果仅存的航母——“库兹涅佐夫”号

▲“库兹涅佐夫”号航母上目前搭载的su-33重型战斗机

▲计划在将来上“库”舰的米格-29k战斗机

02号舰“瓦良格”号(代号1143.6型)1985年开工建造,1988年下水。 但是生不逢时,1991年苏联解体,已归乌克兰所有的尼古拉耶夫船厂停止为俄海军工作,从而使已建成70%的“瓦良格” 号夭折在船台边。后因俄罗斯再无费用支出建造瓦良格,乌克兰无力建造该舰,在拆除电子装备及武器系统后,于1998年被澳门创律旅游娱乐公司以2000万美金买下,并于2001年拖抵大连港,后经现代化改装成为中国第一艘航母,于2012年9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为“辽宁”号。

▲锈迹斑斑,拆卸一空的“瓦良格”号船体

▲ 中国海军“辽宁舰”

▲“辽宁舰”上搭载的歼-15重型战斗机

尽管命途多舛,但是“库兹涅佐夫”级航空母舰的出现还是使苏联海军(俄罗斯海军)具有了第一艘真正意义上的航空母舰,在前苏联的海军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硕果仅存的 “库兹涅佐夫”号目前仍旧是俄罗斯海军重要的威慑力量。

四:最后的挽歌——“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空母舰

80年代,随着第三代航母“库兹涅佐夫”号和“瓦良格”号的研制和下水,前苏联开始酝酿建造第四代大型核动力航母“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虽然“鹰”方案没有在“库兹涅佐夫”级航母实现,却最终在“乌里扬诺夫斯克”级的设计上得到了贯彻:实现弹射起飞,采用核动力装置。“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是当时苏联海军第一艘超级航空母舰,也是苏联第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其规模和战斗力已经直逼美国的核动力航母。

根据设计要求,“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排水量85000吨,舰长322.7米,水线长302.6米,飞行甲板长323.7米;舰宽39.5米,飞行甲板宽75. 3米,吃水深度10.7米。采用4座kn-3-43核子反应炉、4座蒸气涡轮机、4轴推进,功率240000马力;航速30节。编制人员3800人,其中航海人员2300人,航空人员1500人。

“乌里扬诺夫斯克”级航母设计有有2部弹射器和一座滑跃起飞甲板,可搭载80架左右飞机和直升机(苏-33,苏-25,雅克-44,卡-32)。另外还装备16具“玄武岩”反舰导弹发射装置,4具cm-9六联装防空导弹发射装置,8门АК-630М型30mm六管高炮,8套“佩剑”弹炮一体防空系统(备导弹256枚,炮弹 48000发);2具РПК-5/蟒蛇-1反潜与反鱼雷导弹发射装置(备弹60枚)。

▲“乌里扬诺夫斯克”级构想图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代号1143.7型)于1988年开工建造。苏联解体后,由乌克兰继承该舰,但由于经济实力不足,在1991年11月彻底停工,夭折在了尼古拉耶夫造船厂的0号船台上,船体建造率完成30%。

▲0号船台上“乌里扬诺夫斯克”号

作为前苏联海军第一艘超级航空母舰,“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结局颇耐人寻味。

苏联解体后,尼古拉耶夫造船厂面临巨大的经济困境。这时,一家挪威的造船公司找上门来,它向尼古拉耶夫船厂下了建造6艘大型商船的订单。这些商船很大,以至于只能在尼古拉耶夫船厂建造“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0号船台建造。同时订单很急,要求马上就要开建,而且订单下的定金也很丰厚。为此,就要空出船台来造商船。船台怎么空出来?造了30%的“乌里扬诺夫斯克”号还放在船台上呢?就在船厂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另一家美国废旧钢铁回收公司找上门来,由副总裁亲自带队,说要收购废旧钢铁,而且开价一吨450美元,这个价大大高于当时国际废钢铁的收购价格。一边等着要0号船台,一边等着收购钢铁,这给“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处理指明了道路。处于困境中的尼古拉耶夫船厂没有别的选择,毕竟生存下去才是最重要的。于是,他们做出了唯一可能做出的选择,把这艘完工30%的苏联海军第一代核动力航空母舰彻底解体当废钢材卖掉。就在解体工作基本结束的时候,西方的两家公司同时变卦,挪威公司那边通知尼古拉耶夫船厂,由于市场环境影响,原来的订单取消,违约金照赔。美国收购旧钢铁的公司派来了一个新的代表,说副总裁不了解国际市场废钢铁的行情,开的价格过高,继续卖也可以,价格150美元一吨而不是450美元。

最后,尼古拉耶夫船厂也没有别的选择,航母已经解体,150美元一吨也得卖。就这样在厂长马卡罗夫的亲自组织下把舰体彻底拆毁。

“乌里扬诺夫斯克”号的拆毁标志着苏联航母几十年轰轰烈烈的发展之路就此落下帷幕。舰运即国运,红海军“把红旗插遍五大洋”的豪言壮语最终成为了泡影。

▲苏联海军旗

后记:

1991年苏联解体,“瓦良格”号夭折,“乌里扬诺夫斯克”号拆毁。马卡罗夫厂长亲眼目睹了苏联海军时代的结束。曾经有人问起“瓦良格”号的完工需要什么条件时,他无不感伤的说道:“苏联、党中央、国家计划委员会、军事工业委员会和九个国防工业部、600个相关专业、8000家配套厂家,总之需要一个伟大的国家才能完成它,但这个国家已不复存在了……”

1995年退休之后,马卡罗夫迁居到离船厂不远的沃洛什沙洲别墅,以便每天都能看见自己曾倾注了无数心血的“瓦良格”号。

……

2002年3月3日,命途多舛的“瓦良格”号终于在经历重重险阻后抵达了中国大连港。在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她最终脱胎换骨,涅槃重生。然而重病缠身的马卡罗夫老厂长却没有等到这一天,三个月后,老人郁郁而终,享年68岁。

▲1990年,陪同苏联国防部长视察造船厂时的马卡罗夫(左前戴眼镜者),脚下为“库兹涅佐夫”号,不远处为“瓦良格”号。

更多精彩军事文章,请关注号:junwu233

《军武次位面》是中国最受欢迎的网络军事节目之一,每周五在腾讯视频、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凤凰网、网易、乐视、秒拍、小米、a站、b站、风行等二十多家网站同步更新,在年轻一代军迷中有着很高的人气,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节目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