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历史网 > 战史风云

战史风云

他是抗美援朝牺牲级别最高将领年仅38岁,如果活着至少中将军衔

只要有机会去朝鲜的中国人,都会去瞻仰和凭吊朝鲜平壤市中心的“友谊塔”。因为在这“友谊塔”下的石涵中珍藏着10本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名录。

第一本第一页上的第一名,就是被朝鲜劳动党授予“一级国旗勋章”、牺牲在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最高级别的指挥员——第67军军长李湘。

李湘,1914年出生于永新县伴中乡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0年8月,李湘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4月加入共青团,9月转为中共党员。

1934年10月,李湘任连指导员,随红一方面军撤离中央苏区开始长征。曾两次遇敌作战而身负重伤,部队首长也曾两次决定把身体虚弱的李湘留下。

可李湘硬是凭着钢铁般的意志和无比坚强的信念,没骑牲口,没坐担架,历尽千辛万苦,爬过了雪山,走过了草地。

1937年7月7日,日寇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李湘所在部队改编为115师,挺进到山西东北部抗日前线。由于李湘在历次战斗中作战英勇,由营长晋升为副团长,到1942年1月,李湘被任命为晋察军区三分区司令员。

抗战胜利后,晋察冀部队编制为两个野战军。三分区和二分区合编为第二野战军冀晋纵队第一旅,李湘任旅长。

定县解放后,唐县县委书记和县大队长做媒,李湘和安淑静结了婚。没有洞房花烛,更没有蜜月旅行,婚后第三天他们就奔赴各自的工作岗位。

一场场战斗,一次次胜利,李湘从指挥一个旅又进步到指挥一个师,身上负伤18处,足迹遍及祖国的半壁江山,为新中国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1950年8月,中央军委任命李湘为中国人民解放军67军副军长兼参谋长,11月,又任命他为67军军长兼唐(山)秦(皇岛)警备区司令员,成为我军高级军事指挥员。

1951年春节前夕,李湘参加了20兵团在天津召开的军以上干部会议,接受了抗美援朝出国作战的任务。

当时,部队处于高度戒备状态,他严格遵守保密规定和纪律,直到3月20日,在出征前两小时,李湘才到医院把赴朝的消息告诉刚生完孩子的夫人安淑静。

他抱着刚出生两天的女儿,嘱咐妻子一定要保重身体、带好孩子。在医院仅呆了巧分钟,他便匆匆赶赴抗美援朝前线。

▲李湘将军(左一)在朝鲜67军指挥所

1951年9月21日,敌人以步兵、飞机、大炮、坦克同时向67军阵地进攻,全体指战员英勇反击,歼敌1000余人,67军打了入朝后的第一个漂亮仗。

1952年春,志愿军总部命令67军在某地一线挖坑道构筑工事,准备反击美伪军发动的“春季攻势”。李湘受命后,立刻带领作战参谋及军领导机关干部多次深入前沿侦察地形,制定作战方案。

由于他工作深人,实事求是,认真吸取广大官兵的智慧,使坑道和工事的构筑完全符合实战要求。在敌军发动攻势前夕,李湘将军却病倒了。

这时,美军发动的“春季攻势”战役己经打响,敌人投入的兵员、武器弹药远远超过1951年“秋季攻势”的规模,侵朝美军还公然违背人道主义,实施大规模灭绝人性的细菌战。

李湘这个铁打的硬汉没有顾及自己的身体,依然以顽强拼搏的精神着手构筑新的防御工事和组织新的战役。在战斗中,李湘不幸被细菌感染,病情迅速恶化。

他的病情因细菌感染,迅速转化为败血症和脑膜炎病,脑袋胀得水桶一样粗大,终因抢救无效,于1952年7月8日13时去世,从发病到去世前后只有8天,时年38岁。

1987年10月,中国驻朝鲜大使馆文化参赞向饶送给正在朝鲜访问的李湘夫人安淑静一副中堂书法,内容是一首《江城子》词:

“丰碑直矗千里外。捧函盖,英名在。抗美援朝,壮志何豪迈。任凭狂风与暴雨,血谊存,永代传。”

【来源国史网,有改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