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本是一家亲:台湾同胞也曾为打鬼子做出重要贡献
两岸本是一家亲,虽然大陆地区与台湾省中间隔着台湾海峡,但两岸同胞血肉联系却是永远也隔不断的!面对侵略者,台湾同胞与祖国大陆同胞同仇敌忾,共同抵抗侵略者的攻击,为全民族的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在这其中,台湾义勇队就是其中的典型。
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曾经迫令在祖国东南省份的台湾同胞返回台湾,但有一部分人却选择留下来,为抗战贡献自己的力量。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福建省政府决定将留在大陆的台湾同胞集中起来,统一安置在福建北部的崇安县(今武夷山市)。而就在这里,成立了一支参与抗战的台湾义勇队的雏形。
1939年2月,在浙江省金华县的酒坊巷18号,正式成立了一支以崇安台胞为主的台湾义勇队;并很快投入到抗战的队伍中去。当年,台湾义勇队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自己的工作:第一,是对敌政治工作,义勇队成员很多人都会日语,他们利用自身条件审讯教育俘虏,并获取敌人情报,宣传日语反战口号等;第二,开展医疗救护工作,帮助抢救前线伤员,并且先后在金华、衢州、兰溪和建阳成立了战地医院。
除了以上两点,他们还带来了医疗技术和必备药品,为抗战做出了重大贡献。1942年浙赣会战爆发后,他们在最后关头才从浙江地区转移,并辗转多地前往福建省继续抗战。在军事上,1942年的6月至7月间,他们在厦门对日军总部“兴亚院”发动了武装突击、炸掉了日军在虎头山的海军油库以及在厦门日伪政府成立三周年的庆祝会场投掷了数枚手榴弹,当场炸死了日伪军政要员数十人。
在宣传方面,他们先后出版了《台湾先锋》、《台湾革命丛书》等刊物,后期还创办了《台湾青年》报纸,对抗战思想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之后,台湾义勇队的队员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欣喜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