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埔军统的杀手之王,历尽抗日锄奸与投敌变节,晚年籍籍无名
世间众人年少时都曾种下梦想的种子,但时势这片土壤使种子破土而出后却未必长成当初梦想的参天大树。也难怪国学大师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慨叹时势的不可抗拒力:“天下之大,古今之久,何在而无时势?”所以,芸芸众生不过是大时代的小访客,被历史裹挟着演绎着各自的人生。
在民国情报史上,就有这么一位传奇人物,怀揣军旅梦投身黄埔,却阴差阳错地当上了军统特务,还时而英雄时而魔鬼的演绎了一段独特的人生。他,就是军统“四大金刚”之一的陈恭澍。
陈恭澍,原籍河北,生长于北京,黄埔军校第五期步兵科毕业,绰号“辣手书生”。他一生共策划参与过200多件暗杀行动,在9年多的军统生涯中平均一个月要实施两起,是名副其实的杀手之王。
陈恭澍
据说陈恭澍尚不及弱冠就因和嫂子闹矛盾而离家出走,只身前往广州报考黄埔军校,1926年入第五期步兵科学习。陈恭澍满以为成了蒋校长门生,封妻荫子不成问题。但不想北伐之后,各部整编裁员,陈恭澍下岗了,只能混在南京等着补缺。就在迷茫之际,陈恭澍结识了一位意气相投的“老学弟”,这就是后来的“特工之王”戴笠(戴笠年龄比陈恭澍大,但却是黄埔六期肄业,因此只能算是“老学弟”)。
戴笠是陈恭澍的贵人
俗话说,运气来了挡都挡不住。1932年,陈恭澍开始转运了。 当年,蒋介石成立了复兴社特务处,9月又将其改组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特务二处(此军委会调查统计局并非通常所说的“军统”,特务二处才是后来“军统”的前身),处长恰恰是陈恭澍的知己大哥戴笠。陈恭澍经介绍进入特务处举办的特务警员训练班(也称“洪公祠特训班”),1932年底毕业后即被派往北平担任北平站站长,由此开启了自己的暗杀生涯。
现南京市公安局就是当初军统起家的洪公祠旧址
20世纪30年代初的平津,已经成为各派势力博弈暗战的舞台,而陈恭澍无疑是舞台上的主角之一。1933年,初出茅庐的陈恭澍就与天津站站长王天木合作,成功刺杀投日的前湖南督军张敬尧。对于自己的处子秀,陈恭澍晚年回忆犹然洋洋得意,“既没有牺牲,也没有失误;不曾连累人,也不曾辜负人”,自觉“完美无瑕”。
张敬尧成了陈恭澍事业上的垫脚石
但陈恭澍也为自己的年轻付出了代价。他组织策划的刺杀抗日将领吉鸿昌、意欲投日的倒戈将军石友三均告失败。特别是刺杀石友三不成反而让北平站暴露,陈恭澍只身逃亡,回南京后又被戴笠关了5个多月的禁闭。
1936年,陈恭澍被戴笠释放,重新任命为天津站站长,成了国民党抗日锄奸的先锋。“七七事变”后,陈恭澍组织游击队2000多人,组成便衣队协助正规军对日作战;在天津组织“华北忠义救国军干部训练班”,训练学员后派往河北山东等地开展抗战。同时,陈恭澍也没有丢掉自己搞暗杀的绝活。1938年3月,组织刺杀伪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内政部总长王克敏,击毙日本顾问山本荣治,王克敏受伤。一年后,陈恭澍又在越南河内参与了刺杀汪精卫的行动,结果却打死了汪的秘书曾仲鸣。
1939年8月,因上海区区长王天木投敌,陈恭澍被任命为军统上海区区长,在租界“孤岛”与日伪血战。上海三大亨之一的张啸林、伪上海市市长傅筱庵、公共租界警务处副总监赤木亲之等中日高官都死于陈恭澍之手。在上海的2年里,陈恭澍制裁汉奸一百余名,破坏日寇军事设施及焚毁军需物资等五十余次,击毙日本现役武装官兵约四十名,甚至“很长一段时间,穿制服的日本军人除了结伴成伙,互相戒备之外,绝不敢单独一个人在路上走”。
军统在上海的抗战标语
1941年10月底,陈恭澍被汪伪特工抓获,随即变节投敌。期间,陈恭澍又与军统恢复联系,并暗中提供情报支持。抗战胜利后,陈恭澍重又回到军统,但1946年春节前夕被以汉奸罪逮捕,判刑十二年。一年半后被释放,转任“中央训练团励志训练班”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后又任“国防部绥靖总队”第一大队上校大队长,开赴华北与解放军进行所谓的政治作战。
1949年解放前夕陈恭澍随同国府败逃台湾,任国防部情报局第二处少将处长,1969年退休,晚年根据将自己传奇的经历写成《英雄无名》一书,回忆着自己与同事在大陆甘当“无名英雄”的岁月。
台湾出版的陈恭澍回忆录《英雄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