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同音字 毁了一场保卫战:太原 最能守的也没守住
阎锡山
11月2日,阎锡山在太原召开第二战区高级将领会议,讨论太原防御问题。面对战斗力强悍的十万日军的三路会攻,太原失守其实只是个时间问题,但阎锡山还是决定坚守。太原是阎锡山统治山西二十多年的首府,是他大半生苦心经营的地方,所以从阎锡山的本意来说当然是想守住太原。
阎锡山为防守太原制定的是“依城野战”的策略,也就是以城防部队守备城垣为依托,主力在城市外围组织野战,两路合力围歼来犯日军于太原城郊。
“依城野战”成孤军守城
根据这一计划,从忻口一线撤下来的部队在太原以北的黄寨、阳曲湾一线凭借战前修筑的国防工事建立防御阵地,从娘子关撤下来的部队在太原东山一线建立防御阵地,作为城外的野战部队。城防部队则由守备司令傅作义统一指挥。
但是,变化永远都比计划快,从娘子关撤下来的部队在日军的追击下,根本就立不住脚,太原东山阵地很快就失守,致使太原东路门户大开。从忻口撤下来的部队也是还没进入预定阵地,就在衔尾急追的日军压迫下,从汾河西岸向南撤退,原来在黄寨、阳曲湾一线建立阵地的计划随即成为泡影。
东面、北面两路的野战计划全部告吹,依城野战变成了只剩下城防部队孤军作战了。
傅作义
“副”“傅”不分 副司令逃跑成傅司令逃跑
太原守将35军军长傅作义以善守闻名。在11月2日的军事会议上傅作义挺身而出临危请命:“弃土莫如守土光荣,太原城我守!”有着天镇顶住国民军宋部三月猛攻、涿州孤军抗击近十万奉军的两次成功守城战例,无论阎锡山还是傅作义自己,都对守住太原很有信心。
城防部队总兵员不过一万人,傅作义对其他部队也不敢放心使用,嫡系部队不过六七千人,他全部部署在日军最有可能来犯的北面和东面。随后傅作义下令封死城门,然后对部下说:“我们守城就好像躺在了棺材里,就差盖盖子啦。”他这番本意是想激发起与太原共存亡的讲话却适得其反,一些官兵随后开始逃亡,部队士气还未开战就已经低落了。
除了东北角,太原西北角也受到日军猛攻,图为准备向我进攻的日军步兵30联队,远处为太原城墙
11月5日,日军逼近太原,11月6日已从东、北、西三个方面包围太原,战斗也随之开始。日军集中炮火将东北段城墙轰开缺口,守军连夜封堵修复缺口。
11月7日早晨,日军开始正式猛攻,东北角是攻击重点,步兵在坦克的掩护下沿着昨天曾经轰开的缺口轮番猛攻,有数百日军在黄昏时分突入城内,占领小校场,守军虽然奋力反击,却始终无力将其歼灭,双方就在对峙中度过了一个不眠之眠。当晚,傅作义亲自登上城墙巡视,以激励士气。
此时,35军副军长曾延毅带着一些随从来到大南门,命令守军搬开封闭城门的沙袋仓皇出逃。紧接着,城防副司令马秉仁也不甘落后,逃出城外。曾延毅和马秉仁的出逃,使得“副军长出城了”、“副司令出城了”的消息迅速传开,由于“副”“傅”不分,“傅军长、傅司令出城了”的消息顿时就令军心动摇,开始不断有人越城逃走。
日军蜂拥入城
守城名将只守了四天
11月8日拂晓,日军从东、北两面猛攻城垣,在猛烈的炮火掩护下,日军再次从城东北角缺口涌入城内,他们与盘踞在小校场的日军会合后,开始在城内与守军展开巷战。傅作义得知东北角被突破,立即悬赏五万元组织反击,孙兰峰旅长率部奋勇反击,到下午四时全部收复城墙上的阵地,但城内的日军还是没有被肃清。
天黑后,傅作义见大势已去,继续困守孤城只能白白增加伤亡,只得下令撤退,守城部队涌向大南门,由于城门已被封死,城门口一片混乱,打开城门后,军民蜂拥而出,很多人被践踏而死,更多的官兵则干脆从城墙下的火炮和机枪射孔中钻出城外,最终跟随傅作义成功突围的只有3000多人。
以善守而出名的傅作义,守太原也仅仅守了四天。
11月8日,日军进占太原
日军从北门进入太原
虽然说很多人都意识到太原不可能坚守很长时间,但是以善守闻名的傅作义也只守了四天,实在有点出乎意料。最主要的原因是没有死守到底的高昂士气,从上到下,都很清楚失去屏障的太原,沦陷是迟早的事,阎锡山是舍不得自己的家当,傅作义是想发挥自己善守的特长,再建新功,有点“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特别是原来依城野战的计划告吹后,许多官兵已经失去了坚守的勇气,傅作义用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话语来激励大家,反而引起了恐慌,连曾延毅和马秉仁这样的高级将领都带头逃跑,士气之低落可想而知。而“副军长、副司令走了”的传言更是让军心彻底崩溃,局势因此一发而不可收拾。
11月10日,日军举行“入城式”,检阅士兵
文 | 光亭 本文来自资讯新媒体观察者网(id:guanchacn) 有删节 转载已获授权